2013.4.6出走二记——塔林顶上的雕塑有翅膀哎   

  • 蓝云 2013年4月07日
     

    2013.4.6出走二记——塔林顶上的雕塑有翅膀哎

    大四下学期除了论文没什么事,从老家回来之后就把扣扣签名改成了“宅毛宅,再不玩起就滚粗北京了!!!”——于是,盼望着盼望着,天气来了,出走的脚步近了~终于赶上了横秋从海子村出发的课题。

    其实在家的时候就在出走网站签到,不得不说刷PV成绩数字什么真是中二少年的痼疾啊。到京后本来以为出走的课题会很多,因为毕竟春天毕竟清明节假毕竟出走,结果比预期的少了些,尤其是一查集合地点之后自己还能赶得上的——后来上了路才明白部分少的原因(这个时候温差大,山间冻土化了很不好走),所幸赶上了一个,算是拉开了最后一年春出城的序幕。

    开始看到海子村还有点激动,以为跟诗人海子有什么关系,特地谷歌渊源,自然没关系。后来想想,地名什么的都是世代沿袭的,很少为了一个突发人事而改变,变的顶多成了故居。西子还是横秋说,海子村又名海字村(?),是以前朝代屯兵的后方,还跟水长城差多少距离的。

    为了准备这次出走闹钟开了7点,结果3点多就醒了,再睡到6点半,一开寝室门太阳已经亮得晃眼——可以说亮瞎我的狗眼有那么几秒。选择了靠谱的地铁,到南邵,再上了昌31。西子上车的时候,打了个招呼,因为之前同行过一次,隐约有些印象,但还不确定,也没想起称呼,所以没打招呼,还望见谅——开始以为招呼是对我的,后来看他径直坐后排聊起来了——原来横秋已经在后面了。

    横秋(该称呼伯伯吧)让我想起我的一个远方亲戚,感觉挺斯文白净,挺慈祥的,直觉像个工程师,后来还真验证了。不过没想到他之前几乎每周都会外出,这次隔了20天,算是很久了。

    西子见过,这会让我想起来个作家名——土家野夫,想想经常跑在外面也是自然,上车前已经走了挺长的路了。老喂在我们的后一班车,我们仨下车时才9点20多——原来顺利的话,从五道口到海子村,2个小时都可能,老喂9点55到,也不算迟到。

    上了路感觉就我一个小屁孩,还拿着昨天刚买的登山杖,挺不好意思,所幸后来给膝盖有伤的老喂派上用场了。本来也没有用的习惯,看着挺实惠20块钱买来装逼。哈哈,上下坡时实用。

    在海子村就碰到了喜事,见识了山村人家结婚的规模,比我们乡下小了很多,篷子都没有,倒是有红地毯,看到了新郎的脸,新娘正好一直背对,没有凑齐拍照略表遗憾。不过厨师泥砌的灶头、烧水的炉子,还有满车的馒头主食都挺开眼。我们拍照也不介意,不过也是应该吧,如果在我们那,应该还要发糖啊甘蔗橘子什么的,谓之喜符,见者有份,对远道而来的人热情的主家还要留吃饭。后来我们也开玩笑中午回来蹭饭,大概不会拒绝,这点民风好,算是中华传统美德吧。

    上去没多久就又看到了件新奇的事情——驴拉磨,碾玉米粒,这边叫做棒子面。看到驴的眼睛只遮了一只,有点意外,头前自然也没有挂萝卜,不知道它会不会转晕。这个磨坊是露天公共的,据说驴子也是借来的。老喂还问了棒子面的价钱,2块5一斤(?),说如果家里没买就在这办了。

    后来到了银山塔林,也就是法华寺遗址,很是气派。旧为金代名刹,1429年太监吴亮出资重建,1437年英宗赐名“法华禅寺”,1484年重修。中轴线上有正殿三重,左右分建伽蓝、祖师二堂及廊庑、僧房。寺内有7塔,两座为喇嘛塔,在最后面,其余五塔系密檐式砖塔,塔主佛觉、懿行、晦堂、圆通、虚静,均为金代名僧。(摘自公告牌)

    停下来拍了好多照片,其实地方很小,一看塔楼距离就感觉这里建筑密度好高,大抵因为依山而建吧。说明上没写是因为什么原因毁坏,看着那些被破坏的精致的雕刻,深感遗憾,稍微往上点还好,那些檐上的人像,以及人像后面的猛兽都还清晰可见——倘若是五百年前流传下来,不得不让人叹服古人精雕细琢的工艺,又是怎样虔诚的心才能做出这么巧夺天工的设计。

    在塔林经常能听到一阵阵钟鸣,悠远厚重,后来上行时候更是伴随一路,直到到达钟亭。在下面的时候猜测是不是有人管着花多少钱敲多少下,上了平台才看到一个亭子下面就孤零零吊着一口钟,很普通的那种大钟,敲钟的锤子还容易松掉黄澄澄的金属箍。当然每个人都上去敲了下,算是不虚此行了。离得越近耳膜越痛,还是少敲得好,远远地听到就很舒服。

    看到说明上还有个“撞钟颂”:钟声闻,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炕,愿成佛,度众生”,感觉不够优美,大概不是祖宗的东西。

    下山的路有点黏,泥土都湿了,这里晚上还是零下,白天太阳一晒化了冰就湿润,虽然看起来好像是粗制的黄土。横秋说这里有麦饭石,可能和下面的村子长寿有关系,村民喝这里的水。这里还有板栗很出名,日本鬼子到过这里回去之后点名要进口这里的板栗。沿路所见,地上最多的就是像刺猬壳一样的板栗果皮(应该是),沟渠里塞满了板栗叶子,踩下去没脚,其声松脆可闻。

    下来之后到了望宝川长寿村,西子另外去探路,先告别了。我们三个想找个背风的地方吃午饭,这会快12点半了,结果往前越走风越大,就在半路挨着棵树简单解决了。个人对吃的不怎么讲究,昨天玉渊潭回来路上买了点芝麻饼什么就懒得去超市了,横秋也是,鸡蛋加西红柿,总感觉越专业的需求越简单——当然我是因为懒。不过老喂就不一样了,带了面包、香肠和自己做的牛舌饼,是用高压锅做的,放了内蒙奶油、芝麻和麻椒等,本来是不喜欢麻椒的,但吃着这个号称山寨稻香村的手工牛舌饼,感觉特别香脆。也许这算是男女差别吧,女人总是在这些细节上比男人懂得享受。

    吃的时候谈到野外的危险,我挺担心的蛇似乎北京不多见。老喂说到一种旱蚂蝗,横秋则提到亲身经历的一种芝麻大小的虫子(叫啥来着?),透明,原始宿主是羊,钻进皮肤就红豆大的点,后来感觉它在皮下钻动,为此提心吊胆。所幸后来用药膏(又忘了)熏出来了。听着立马让我想起了异形,一阵恶心,虽然很小,但是透明。所以绑腿很重要么。

    后来去东水峪,两次都没成功,大抵因为走的人少,路不是很明显,有点像钻野林子了,所幸穿了冲锋衣裤。看到了村人砍倒的油松,笔直的一根,已经削掉树皮待运送。用来造房子。横秋说这树在这长成这样起码得四五十年,这样是盗砍盗伐。不过这种地方谁管,村委估计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每次经过看到都甚是惋惜。我总感觉去到的山村都是在建房子,也许准备发展旅游业吧,但说实话这里的农民有点穷。

    两次穿越都没顺利,横秋说他的GPS接收器(与手机蓝牙连接,长姿势了~)出了问题要修,回来路上还一直和老喂讨论这个垭口那条路的,对没能到达东水峪很是遗憾。我对路线不是很熟,也一直不会学,虽然一直佩服对高度、距离、方向敏感的人,比如这些出走老男人。经验,也许自己经验不够吧。

    时间关系我们在望宝川转了下就出去了,村子里走动的果然都以老年人为主,和一个只剩一颗牙齿的老人同行阵,老头出去窜门,挺精神。横秋问了关于长寿泉水的传说,得知其实没有,这里喝的水也都是自己打的机井。横秋告诉我,走下来最好喝的水在凉水坝(在哪来着?),凤凰岭也有泉水。

    出了村子门可以看到介绍,路对面的台阶就可以等公交,西子竟然也在那儿。运气好,没站多久昌32就来了。环山公路上有看到漫山早开的桃花,各种车子停下来赏花,让公交司机很恼火,喇叭按个不停,而我则隔着不慎干净的窗玻璃拍不慎漂亮的照片。

    路上才得知32不到南邵,和大家一块在长陵下了,又在长陵车站上了那个走高速的公交(?)——司机说铁定堵车。入座就自恃两块手机电板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车上很快看完了《美丽新世界》的尾巴,又打开了久闻大名的《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没想到是个短篇。更没想到百度地图建议的西环南路在上高速前,于是下了车,短篇都没看完。本来是打算坐公交的,后来等那881(?)等得不耐烦,就直接上了去南邵的公交,还是地铁靠谱。小说不错,卡佛的成名之作,对得起这个标题诗了,虽然我直到晚上爬上床才看完最后两页。

    感觉写着有点老气横秋,还是取这个年轻人的标题吧。虽然这次强度没有达到预期,但对几个月没去野外的我却是很好的过渡锻炼,希望他们堵车没多久,期待下次出走。

     

    2013.4.7. 12:57



     
     






     




     


     
     
     


     
    鉴于人人的不共享,特地在Thumbsnap上传了些,没传完,出了问题,回头再好好研究

    全部图片请移步



     

  • 荷包

    没看到图片。

    2013年4月07日
  • 蓝云

    噢,以为设置了图片可以共享就能看到的~下次考虑换一个吧~

    2013年4月07日
  • 穿山癸

    不记得我这台电脑何时打开过人人网了,但文章照片是看见了的,倒是点击链接跳转到了人人的登录页面,啥图片都没有。

    2013年4月07日
  • 小撮

    事实是人人不支持外链。楼主能看见是因为打开人人的时候缓存到了本地,我们自然是看不到的。

    2013年4月07日
  • 独行叟

    好照片,好文字

    2013年4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