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为主,顺便抽风--4月29日至4月30日出走龙宝山-老虎背-大鞍-官厅结题报告   

  • 小撮 2013年5月03日

    本来设计的是另一条路线,28号晚上火车出发,不料计划发布之日车票已经售磬,无奈之下推倒重来,日期和路线都i变了,不变的是区域和怀旧的情绪,97年到07年,那里是我厮混了10年的地方,6年过去了,该回去瞧瞧。

    出发前夜癸哥告诉我880很顺,到东花园可以无缝衔接小公共,他上次9:00就到了水库大坝。 然而,癸哥的经验在节日的贵国是靠不住的,提前20分钟到德胜门的我差点没挤上车,多亏旅游者替我和史努比占了座位否则一路站到东花园,八达岭高速照例堵成一团,小南辛堡下车时已接近10点。

    我们10个人挤上一辆面包车晃晃悠悠开往龙宝山,上车时没合理统筹,无意中把老独和糖耳朵排挤到副驾,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安排。

    一下车满眼是荒凉的枯黄色,光秃秃的山,山脚下的沙地,沙地上仿古的城堡夹杂在战国时代的烽火台之间,很有星球大战的质感。风呼啸着从右后方吹来,飞沙走石,风力能有七八级。一句话不说也灌进一嘴沙子。这一带多风我是知道的,官厅水库南岸一排排的风力发电站掩映在一汪碧水之间,素来是此地一景,但今天这样强劲的风力还是首次遇到,我心里暗暗叫苦,但一看伙伴们既来之则安之的神色,尤其是特意从杭州赶来分担课题的予以同学神采飞扬的样子,俺只好假作淡定,把抱怨和沮丧深埋心底,硬着头皮在风沙中奋勇前行。

    穿过天漠抵达山脚,沿着烽火台那段不间断上升真的很坑爹,这是谁踩出来的路啊,好歹您也迂回一下,不代这么直率的,一口气上升200米这谁受得了,更别说还有大风在侧面刮着,站都站不稳。

    这段大风中的艰难上升之后是一段横切,我们找了个避风处把午饭提前解决了。此时行程才完成不到1/5。

    然后我们来到通往老虎背的那道南北向狭窄山脊东北角,此时有两个选择,要么按原计划爬上山脊沿山脊向南,要么沿山脊东侧缓坡横切,然后绕过山脊南端直达老虎背,考虑到大风的因素,我们决定采用第二方案。

    不料由于山脊东坡岔路众多,起步不久我们就兵分两路,我和旅游者、树影被一条路引向了山脊,而其他人在南瓜叶独行叟指挥下继续寻路横切,我们渐行渐远,终于消失于彼此的视野,再次看见他们时我已在山脊上,黄土和白石交错的山脊,没有什么灌木,干干净净坦坦荡荡,目之所及一览无余,走这样的山路,很容易生出一种君临天下不知天高地厚的妄念,须戒之慎之。踏上山脊俯瞰山势我才发现刚才给他们设计的路线并不成立,他们在东坡上横切的结果是向左偏离了目标,最终还需要沿一条侧脊向右横切矫正回到我所走的主脊。

    我们三个人毫无悬念的率先到达那条侧脊与主脊交汇的部位,旅游者和树影坐在草地上休息,我匆匆沿侧脊向东接应他们。我先是横切,然后攀上一座石峰,那里可以将他们的动向一览无余,我看到他们正在灌木中艰难挣扎,而一条驮道离最前锋的南瓜叶不过10米,于是我做了一番人肉导航。我们会师了。

    下一段山脊已没那么陡峭,风力也不再强劲。山势渐趋平缓,路也越发宽阔平缓。

    一群山羊进入视野,随后是牧羊人,但我们不需要他指路,他给我们提供的信息主要有两条,一是我们刚才翻过的山头叫哑巴山,一是化庄的村长早已由董怀海换成李学明。老虎背虽然是计划的目标,但我和旅游者对登顶都无追求,只想横切绕过主峰,最终只有南瓜叶老独和树影登上了老虎背,其他女士则纯粹被我和旅游者裹挟着被动放弃了登顶。

    老虎背到大鞍,那段在峭壁侧面的横切,路窄得难以置信,纯粹是羊的作品,叹为观止。大鞍是山顶上的黄土台地,有化庄村民在此耕作、放牧,没有水源。

    我们由大鞍开始下沟,下降的部位拉着铁丝网,那条沟是铁丝网保护的目标之一,遍植松柏、桃李,松柏苍翠,山花怒放,一路上我们少不了假扮摄影爱好者。

    刚下沟就被枫叶问:走多久能出沟,在走多久到官厅。我回答,一小时出沟,半小时到官厅。实际上沟走了一个半小时、而由施庄到官厅,确实是半小时,但是乘的卡车,不是徒步。

    6年没来,官厅镇面目全非,我们在镇里的探路纯属意外,所幸集贤酒家还在,蒋俊杰大叔还是那么憨厚,不过已经学会了开玩笑,给我们分配住房时问我要结婚证。

  • 荷包

    树影唯一的图片,很有沙漠白杨的感觉、、、

    2013年5月15日
  • 蓝云

    哈哈~让我想起来美国还是哪的之前有个团体也是说要搞独立,还有自己的国歌、国旗、军队——好像是充气狼牙棒什么的~挺好玩~

    2013年5月03日
  • 小撮

    哈,我的国籍是出走社。

    2013年5月03日
  • 京都水怪

    应该顺便排风,随意抽水。

    2013年5月03日
  • 蓝云

    小撮换国籍了?怎么用 贵国 ?

    2013年5月03日
  • 看景

    去年721那天,我从东花园坐小巴到官厅水库的路上,感觉就像塞外,不过那天路上间歇小雨,也没风,所以只是视觉上的塞外。

     

    2013年5月03日
  • 南瓜叶

    想偷懒的付出更多,想节省体力的可没少绕远。当然没有那能把人刮走的大风,也就不会有这么多冤枉事了。

    2013年5月03日
  • 树影

    第一次跟沙漠亲密接触,攀登在狂风里;

    第一次跟出走社在外过夜,那晚好像回到了大学的寝室;

    第一次跟出走社一起坐火车,风(丰)-沙-大的铁路线不是虚名,和谐号的车头拉着绿皮车厢,五一期间的公共交通,大概只有这个最宽松了吧;

    感谢小撮在山脊上的帮助,感谢予以帮我修好了相机,还有老独的热情,还有你们所有人,都这么好!

    相机只照了一点点,可惜一路上的精彩无限

    http://shadeofatree.diandian.com/post/2013-05-03/40050205853

     

    2013年5月03日
  • 独行叟

    搜了一下,互动百科: 山麓地带有一座座夯土烽燧,由西向东排列着,那就是战国时期的燕长城遗迹了。当地沙漠确切的成因没有一个定论,对于沙漠成因仍是不解之谜。http://www.baike.com/wiki/%E6%80%80%E6%9D%A5%E5%A4%A9%E6%BC%A0

    2013年5月03日
3021 浏览   11 回复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