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累谁知道   

  • 小硕007 2013年7月14日

    谁累谁知道

    还是相当向往太白山这个课题的,所以自从报了名之后,就每日里盼着这一天的到来,甚至都无心工作了,上班时时不时地研究攻略。也因为课题计划的细节老是变,我都搞不清到底要走哪条路线,所以把南北路各条路线都吃的很透;需要带的东西也是每天想起什么来就记下来,还没有的赶紧买,比如睡袋。

    盼了一个多月,启程日终于到来了。7月5日晚上,我又是踩点到达站台,差点没赶上车,下次得长长心了!虽是卧铺,我还是没怎么睡着。一夜无话,6日早8点左右到西安,见到了等候多时的秦安和撒哈拉渔夫。到城西客运站换开往太白县的大巴,趁着买票的时间我和众山赶紧去吃了点早点,每人一碗羊杂面一屉包子,说实话实在不怎么好吃。快10点了大巴才出发,在车上我才知道是从鹦鸽镇上山。12点多到了鹦鸽镇下辖的柴胡山村,沿途还经过了一个狭长的水库,叫石头河水库
     
    今天(6日)的行程是“柴胡山村-下白云-上白云-骆驼树-大殿-斗母宫”,这条线恰是太白县与眉县的分界线。
     
    柴胡山村是药王谷景区的门口,貌似还要票。一辆面包车分两次把我们往上送了一段,正式开始徒步已经12:47了,虽然这里海拔1000米左右,但一点也不凉快,日头很毒,意味着刚起步就是一个考验。我太怕热了,索性先穿着短衣短裤走吧。
     

     
    刚开始的一小段路没有树荫,没躲的地方,我只好打着伞,队伍很快就拉长了。徐老师九月枫叶断后,我棉芯石头居中,其他人前头开路。很快就意识到了徐老师和我的轻率,除了背了个大包之外,手里居然还拎着小包,我还老想打伞,幸好这次带了毛巾,挂在脖子上,走几步就得擦下汗。

    14:38抵达下白云(1565米),没进去看,不知道是个庙还是个观,但墙上贴着的“心灵鸡汤”总是“天堂、地狱”云云,让我有些困惑(之后一路都能见到这些条幅,不知道是谁的杰作)。正好有个大学教授在此休息,是带学生们来考察、实习的,好像是中医药方面的教授。秦安与之攀谈,居然还能攀上些西安的朋友关系,世界真是太小。很快徐老师和九月枫叶上来了,我们告别教授,继续上路。此后都是林间小路了,虽然还是闷热,但毕竟不暴晒了,我收了伞。

    15:33到上白云(1776米),见到几个女学生在打牌,肯定是那教授的学生了,跟他们说老师在下面等着呢。

    16:30到骆驼树(2072米),短暂歇息。

    17:30和棉芯一起到了大殿(2229米),前队已经在此等了多半个小时,草坪上都躺了半天了,真是歇够了,真是羡慕,我赶紧也铺上,卸下大包,肩膀勒得已经很疼了。躺着看了会天上的云彩,算是惬意了会。很快xulaoshi和九月枫叶也上来了。上山陆续下来了些学生,听意思是上面还有一大拨中学生,今晚要住平安寺,肯定要住满的。本来今天的计划是要到平安寺的,但既然去了也没地住,索性我们决定今晚就在大殿休息了。心情更轻松了,于是纷纷去看了要住的屋子,把行囊也都扔到了床上,跟这里的师傅们说好了下面条,就等着待会开饭啦。

    没想到,半个多小时以后,下来的学生越来越多,原来他们就是那批学生(不是中学生,是大学生),不知道怎么又不住平安寺了。秦安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继续赶路,今天还住平安寺,只不过分两对,不吃面的先走,吃面的等待会吃完了再走,反正就这一条路。


    于是不吃面的徐老师、九月枫叶、棉芯、闲逛逛、秦安先行一步;剩下我们几个先垫补点热食儿。说是面条,其实我们那儿管这叫“片儿汤”。要在山下,肯定没什么味道,但体力消耗了一下午,我们吃起来还是挺香的,都吃了两碗。又要出发了,待会十有八九要赶夜路了,我把长裤子换上,也把手里的塑料大兜子进了大包。此时是19:30,天色还亮着。


    没想到一上路我们就走错了路,想当然的上了一个孤零零的小山头,因为路很明显嘛。结果到了顶上,除了一个小山神庙啥也没有,没有往下走的路了。我们只好又下来,这个小山头还是有些隐患的,上上下下要攥住两跟铁锁链,幸好天还没黑透。很快在小山包下面重新找到了正路,继续赶时间。也不知道经过了几个上上下下之后,天色黑了下来,又经过了几个上上下下,终于赶上了前面的棉芯他们,之后重新组队,变成渔夫、秦安、闲逛逛几个开路,我们在后面了。毕竟是走夜路,还是安全第一,所以速度就慢了下来。这时石头和xulaoshi都有些体力上的不足,石头大概是磨脚的缘故,白天的时候就往脚后跟上贴过几次胶布,xulaoshi纯粹是包太多了。不知道旅游者说了几次“还有100米”,终于到了山脊上,抬头能看到满天繁星了,这时候斗母宫(2837米)到了,这时是晚上22点35分。

    斗母宫早已破败,里外看了一下,发现只有正殿可以住人,还有屋顶,其他的屋子就是露天的了,潮得很。这时发生了分歧,秦安没带睡袋,没法凑合,再说这间正殿也挤不下所有人,想继续赶路到平安寺去睡;其他大部分人就想在这儿挤一挤凑合一宿算了,一是走夜路毕竟有隐患,二是确实累了。争执了半天的决定是:秦安、撒哈拉渔夫、众山、棉芯继续赶路,到平安寺去休息,剩下人就睡这儿。

    正殿还有个小“隔间”,里面是个小炕,九月枫叶和闲逛逛就睡炕上了;剩下我们五个睡地上,铺上这里本来就有的潮乎乎的被子(省的硌),再把各自的雨衣拼起来铺上以防潮,钻进睡袋,还是挺暖和的。斗母宫供的斗母,形象有些吓人,就像女人化的妆重过了头的感觉。晚上醒过来几次,大概是高山反应的缘故,太阳穴发胀。


    7日5:30起床,把正殿收拾成原样,吃早饭,顺便吃了两片治头痛的药,在旅游者和闲逛逛的帮助下,我终于把本来用绳子绑在背包外面的睡袋塞进了背包,这下没有累赘了。6:30出发,一路五上五下,沿途见到三位“拉练”的,本打算一天一夜走到都督门,结果状态不太好,又原路返回了;还有三位采药的老师傅,我们才知道一路上看到的比羊粪要大的颗粒粪便是羚牛的。8点到达平安寺(2758米),他们四位都吃过了,我们又休息了一会,补充了水源。这里的一只狼狗叫做卡尔,很时尚的名字,我喂了它一些吃的。

    8:30重新出发。接下来的队伍基本保持了“秦安、旅游者、众山、闲逛逛、撒哈拉渔夫、ssg——我和石头——棉芯和九月枫叶——xulaoshi”这样的顺序,直到下午放羊寺再次半聚齐。10:45到达明星寺,这里有一块“摩崖”,角落里有溪水流出来,有心人放置了一口大铁锅,我也接了一瓶水。
    我发现自己一个人走时特别容易犯懒,总是想歇,后来多歇了会,就跟不上石头了。中午12点前后,肩膀勒得生疼的感觉再次明显时,书包带儿适时地断了,我只好坐下来,做起了针线活,我这破包,就预料到会出问题,针线早预备好了。正缝着呢,却见闲逛逛从后面跟了上来,我记得她在前面啊?原来她走岔了路,走了一段冤枉路,又返回来的。我继续缝包,她先走了。缝好包,接着走,12:55到达放羊寺(3101米),前队已经休息一个小时了,一个个四仰八叉很舒坦的样子。我嫌晒,进了小屋待着,吃午饭,又把书包带缝了一遍,以图保险。这个放羊寺更小,像个“羊圈”,只是多个顶棚。
    等了一会,棉芯和九月枫叶也上来了,就差xulaoshi了。

     
    又等了半个多小时,还不见xulaoshi上来,旅游者和众山回去找了一段路,还是没见到,就返回来了。Xulaoshi今天肯定是状态不佳了,考虑到后面的路还很长,时间又紧张(有四个人是买了9号晚的票),开始商量接下来的行程怎么安排。最后,旅游者主动提出返回,带xulaoshi原路下山,问还有没有愿意回去的。九月枫叶决定返回,这时候我“谁累谁知道”的心思不知怎么占了上风,又想着明天的下山路确实漫长,比这前两天还要长,一天要走人家两天的路程,还有着下雨的可能性,经过一天半的体力消耗,我预计明天跟不上这些老白干的步幅了,很可能要拖后腿。于是,我也打算返回。14:15,就此分队,各位终于把对讲拿出来用了。我们仨下山,其他人继续上山。

    没想到我们仨刚走了100米左右,就遇到了xulaoshi,把我们的打算一说,xulaoshi坚决不同意,还是要上山,至少要到大文公庙,然后再想办法下山。我们四人只好再次调头,慢慢的走。跟前队对讲联系,他们说先走着,到大文公去安排住处和次日下山的事宜。接下来我们四个就走得很慢了,因为这时确定xulaoshi是高山反应的问题了。这一路是缓慢的上升,要横切过十几片石海,有的石海下面还有哗哗流水声。后来再经过与先行到达大文公庙的前队联系,模模糊糊听到棉芯说什么什么“导游”“找工程车”“景区下山”。所以我的预期是明天可以坐车下去,省的走景区的水泥路了。还有,石头也与他们分开了,幸好他也有对讲,旅游者让他在大文公庙等着,我们到了后他俩再往大爷海方向追前队。后来九月枫叶也出现了一阵高反,幸好不太严重,喝了两片缓解头痛的药。一路走走停停,雾气时聚时散,天上也是阴晴不定。

    18:40我们四个终于抵达大文公庙(3480米左右),原来就是一片简易房。石头等了半天了,冻得够呛。原来所谓的“导游”是三位老人,都是60岁左右,山下眉县人,(是到大爷海进香的?)明天从红河谷景区下山。旅游者和石头继续赶路去追前队了,说如果太晚就不登顶了(我一度想继续跟着走算了)。我们就此歇了,吃了顿晚饭,大米粥加面条。后来得知,跟我们收的饭前和住宿钱要比那三位老爷子贵三倍。

    晚上住在这里的还有一支咸阳来的队伍,应该是亲戚关系,一家子,他们前天下午从厚畛子出发,晚上住在南天门,昨天一天时间登了顶,住在了大文公。让我稍感惊讶的是他们的“装备”,和到景区旅游的一般游客没什么区别,根本就没背那么大的包。难道我们带多了?


    8日凌晨时,外面下起了雨,我还想着明天可怎么走,他们怎么下山?结果,早晨6点起来,雨早停了。6点半出发,没研究过红河谷路线,还以为要走很多小路呢,于是抱定了跟住三位老师傅和这一对轻装队伍的心思。后来才想到没什么必要,因为这一路全是大路,想找小路而不得。

    海拔高,又是早晨,雾气很浓,能见度只有十多米。刚离开大文公庙不久,听到远处的山坡上有哗啦呼啦石头滚动的声音,老师傅们说那就是羚牛。于是我们停下来,等着雾气散开。运气不错,起风了,一群羚牛露出了真面目,虽然隔得很远,还是大概看清了它们的轮廓,正排成一队,在一大片石海上上坡呢。后来回来看叶广芩的《老县城》,才知道羚牛还是离远点好,因为它们经常袭击人,被它们顶一下子可够你受的。

    还有个细节,三位老人在休息时也没闲着,顺手把石头铺成的山路修整一下,把活动的地方重新垫上石头。可敬!

    此后就都是景区路了,和汤峪线重合。7:50小文公庙,8:23上板寺,8:30拜仙台,然后到了坐索道的地方,景区施工关闭,客运索道就成了货运索道,运建筑材料。索道之前是木板铺成的栈道,之后便是山间小路,一度也下起了雨,雨衣终于没白带,走的很小心。10:15抵达下板寺,这里有很大的游客接待中心,那一队貌似一家子的咸阳人就在此休息了,我们和三位老师傅先走。经过一个太白庙,路左去红河谷,路右通往汤峪,都是公路。我们往左。

    接下来7.248公里的公路走的太无聊,因为这段路整个是一个大工地,一路上都在修路,工程车来来往往,却没碰上合适的要下山的。本来有两辆运水泥的卡车可以捎我们,但卸了半天也没卸完,我们只好先走。走的右膝盖又有疼的感觉了,然后就没感觉了,大概是麻木了。

    12:47终于走完了这片嘈杂泥泞的“工地”,开始进入红河谷景区范围,开始还以为这景区没多大。后来才知道,走到景区大门口至少得有15公里。还好这一路有红河的哗哗水声相伴,一路走走停停,照照相。后来我们仨又分开了,九月枫叶和三位老人在前面,我在中间,xulaoshi在后面。最后我和xulaoshi分别搭了两次车,应该少走了六七公里;九月枫叶打的出租,先行到了景区大门口。

    8日这一天走的相对无聊,也费了不少体力,想想还不如从南坡跟老白干们下去呢。

    下次有机会还得来一次,登顶,到南坡去。

    9日xulaoshi又去爬终南山了,我和九月枫叶在西安市里转了转,哪不要票去哪儿。大雁塔广场东南角住宿吃饭很实惠。
     
     
    (发现写报告和上传图片比出走还累,花了我一晚上外加一上午的时间)
  • 行香子

    非常感谢太白课题各位认真的报告!yes

    感想如下wink

    每一次长线都是一场战役,不止要做好心理、生理的准备,还要有整个团队的分工协作。把一支队伍的力量调动好,就能走得像一个人前进的节奏。一个人时,要像一支队伍;一支队伍也要能像一个人啊~

    2013年7月16日
  • 南瓜叶

    谢谢闲逛逛清晰的叙述,这种经历对大家非常有用。前后没有发现队友,路况的变化,没有盲目追赶,这些都是用心走路的体现。

    还有第一次见逛逛着装如此鲜艳,醒目,非常醒目。

    2013年7月15日
  • 闲逛逛

    报告南瓜叶:我可能出来没多远就走差了,应该是一条横切路,一条走山脊,我走了上山脊的路。路况很好,只是觉得奇怪,怎么前面的秦安走这么快,上坡也不休息,我怎么都追不上。后来发现,人的痕迹越来越少,而动物的痕迹越来越多而且非常清晰。估计我一直这么走很有可能就能遭遇到羚牛了。

    后来发觉路况越来越不好了,感觉不对,就停下等了会儿,也不见石头和小硕上来,判断自己是走差了,就往回退,退了一段发现在我下面几十米处恍惚有个人影一晃,喊了一声,是棉芯和玖月,就直接冲下去,回到了正路。

    切过山头后发现,如果从山脊走也是可以走过来的,不过路应该不好走,而且当时上升实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2013年7月15日
  • 独行叟

    看了报告,更不想去外地了

    2013年7月15日
  • 小硕007

    @南瓜叶,同样这个季节再去,只要行程制定的很严密,哪天在哪儿住都定死了,吃的东西可以少拿一些,甚至睡袋也可以不拿;别的季节就不好说了,该背的还得背。这次我的书包带也太细了,显得很勒。闲逛逛只是稍微走岔了一小段,很容易原路返回找回了正路呗。

    @撒哈拉渔夫,是啊,就差一口气,想想第三天其实也是可以坚持下来的,毕竟是一直下山了。

    2013年7月14日
  • 钟山

    头一次见到小硕写这么详细的报告。至于长线短线、轻装重装应是不同的体验,各有各的乐趣

    2013年7月14日
  • 撒哈拉渔夫

    小硕老实重装经验尚缺,其实在一起走都能完成的,就缺了一口气

    2013年7月14日
  • 南瓜叶

    下次再去,小硕会带哪些东西呢?

    没有体验过负重,但是知道即使轻装,距离长的时候,肩膀也不舒服。

    闲逛逛迷路了?想知道依靠什么返回的。

    2013年7月14日
  • 穿山癸

    负重太辛苦了,一定得仔细打点,减轻分量。

    看到新闻报道的一个双盲研究说,西药布洛芬对于防治高反具有很显著的效用,推荐登高时预先服用。至于红景天,有人说纯粹是安慰剂。详情可在我的同名新浪微博里搜索“布洛芬”。

    2013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