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常驻,好人常随—10月17日出走桐木-黄毛岭-桐木结题报告   

  • 天马 2013年10月17日

     红线为计划线路,黄线为改变线路。

    【进程】

    9点,桐木,现名为大华村;

    10点,石视冲水库;

    11点,黄毛岭下,未发现登顶路,开始横切;

    12点,善山岭农家用餐;

    14点,餐后再越小岭,下山;

    15点30,大华村桐木。结束课题。

    【附录】

        我常将坪塘、桃花山作为出走的后花园,稍有空隙,便去徒步、夜行、登山、游泳或是闲逛。至于莲花,稍远些,但也就40分钟车程,亦是拉练、闲逛之所。

        周四是正常上班的日子,开题之后便是期待个把两个好人跟随,免却一番寂寥。意想不到的是竞然有七个好人随行,当是出乎意料。七人还算不算好人,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但内心总是感谢他们,陪我度过愉快美好的一天。我清晰地记住他们的ID:图图、品斋戒佛、凌子、一笑、巧笑、山雀、乱七八糟大魔头。

         桐木开走之际,小雨淅沥地下起来,大家撑开五颜六色的雨伞,行走在乡间的田野里,轻松而惬意。难堪的是我的雨伞是坏的,山雀借了一件雨衣给我,再次感谢一下好人。下车时的微寒很快就消失在行走中和愉快的心境中。

         到达山脚石视冲水库时,风停雨住,山顶白雾茫茫。在愉快的气氛和适宜的气温中,我们轻松的开始登山。稍上,碰到一山人携刀而行,细观,是上次登山碰到的故人。仍很清晰地记得,上次爬山时,就是他带我们寻小径挖竹笋、采椿尖的好人,令人感叹世间人品好而缘分到。我们请求他为我们砍几根竹子登山杖,欣然应允,除我自恃外,人手一根。后想起来,在后来的打刺行程中,幸亏有此登山杖,否则,难以通行,感谢山人好人。

         上到八分山高时,因柴草疯长,未能发现直通山顶的小径。于是我们便沿着山路开始横切,一路清新,一路水珠,有些鞋子有些湿了,便无关紧要。因始终未能找到登顶小径,当我们走出这条横切山路时,回望有铁塔的山顶,已在一公里开外,便放弃登顶计划,继续前行。为补齐未登顶的高差,途中,我改变计划,沿山脊而行,山脊有几个起伏。从地图上开,应为开阔的防火道,初登是齐腰茅草,上升较为顺利,下至山凹时,除遍山茅草吐絮外,杂铺荆棘,间有權木,行走困难。再上一尖,尖葬两墓,四面环低。再无下山路痕,无奈之下,挥舞竹杆登山杖,扫开荆棘,强行下山。路陡险峻,几为悬崖,石松路滑,人人自危而股颤,一身冷汗。再次感谢为我们制作登山杖的山人。幸而绝径不长,下20米,坡缓而刺疏,再下50米,已至计划中的大道。

        至故农家,探寻用餐事宜,主家欣然应允。主家为一对老人夫妇,儿孙外出就业学习,而独居山中,面容清瘦而精神,山居老旧而清净,正是用餐好地方。走友协力,自菜园采得红薯、扁豆、白菜、空心菜、青椒,自已动手,全力协作,一起用餐,苦乐融融,度过了美好的中午时光。感谢主家与人为善,热情待人,否则,此处上不着店下不着村,只能喝喝山里的清风了,好人啊。

        餐后,复向越一小岭,沿林中羊道蹒跚而下。羊道清晰可见而偶有刺藤横亘,俱撩拨开来,并无惧色。一路穿林而下,皆是荫蘙蔽日,无尽惬意。

        出山而步村村通,田野稻收而穗余,草绿而油油,老妪弓而拾掇,间杂鸡飞而鸭跳,秋色无边,炊烟袅袅升起,笼罩四野,  路尽而韵味无穷。

    【开销】

        交通费20元,中餐费20元,共计40元。

  • 图图
    谢谢开题人,辛苦了。
    2013年10月18日
  • 永如
    好人啊。。
    2013年10月18日
  • 经典抠门女魔头
    我才不要做好人呢,哼
    2013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