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个老男人的第一次   

  • 清热解毒 2014年5月13日
           几个月前,一次岳麓山夜游中,知道了出走社的大名。当时给我的印象,这个社里都是牛人,我这种菜鸟是不可能与它拉上关系的。

          昨天,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图图发的照片:青山绿水,雨中四十公里徒步!这种坚韧、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我震撼!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申请加入QQ群。也许是我声明是图图好友的缘故,没多久,就成功混进了革命队伍。

           以为加入QQ群,就可以参加活动了。后来才知道还要注册,于是,七七八八填了一堆表,回答了一系列啰啰嗦嗦但确有必要的问题,总算通过了政审,成为了社区夹饼。第一次知道了课题的另外一个含义,原来的知识库中,课题是与申请答辩、开题报告、实验和经费联系在一起。那些工作,虽有意义但严谨枯燥。在这里,课题居然可以和阳光、青山、溪流和负氧离子在一起。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不亦乐乎!于是乎,连夜报名分担课题。当然,只敢选难度适中的:5月11日(学士-桃花山-王家湾)。

           6点半就起床了,带着兴奋,从河东的东北角赶到了河西的西南角。还好,我和如水提前三分钟到了集合地点----中医药大学彩虹门。凭扮相,我们一眼就找到了队友虎子坨和一颗松,不一会,丰满的课题组长天天就活蹦乱跳地来了。

           走过一段嘈杂的公路,不一会就到了绿树丛中。从农家墙上的标语判断,应该是学士村的地盘。不知道这个地名,是否与大学本科有关没?长沙应该没有地方叫硕士村或者博士村吧?后来走的地方,应该就是岳麓后山,或是传说中的麓溪峪,这里虽然离城市不远,但山林独秀,青山连绵起伏,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全是天然去雕饰的原生态,了无世俗喧哗。也许是头一天下大雨的原因,天也特别的蓝,用蔚蓝一词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与当年在加拿大感受的蓝天别无二致,这对在雾霾指数排行榜当过全国老大的长沙来说,至少是半年一遇的好天。

            路线和经过在天天的结题报告中说得很清楚,在此没必要啰嗦。记下第一次出走的几个收获 :吃枇杷无数,却是第一次见到了树上未成年的枇杷;很不喜欢新化菜中山胡椒的味道,一直想看看它到底长啥模样,这次如愿了。第一次见到了山胡椒树,也感受到了它幼年的青涩;第一次吃了一种甜甜酸酸的树叶,天天告诉了我它名字却忘记了;第一次看到有人居然敢开着一辆破北京吉普从一个至少大于70°的崎岖斜坡山路往下冲,也许是土豪旁边那资深美女鼓励的结果?

           当然记忆最深的是:第一次和第一次认识的三个美女一起快乐地徒步16km!
     
     
    2014年5月17日补记:
     
    学士村地名由来:
     
    辛亥革命前,有座桥,是一郭姓家的私桥。桥是两块麻石搭起来的,年久失修,有一块麻石塌了一半。长沙浏阳门外有个姓刘的学士去莲花走亲戚,刘学士坐两人抬的马轿,走到郭家私桥,一个轿夫踩空了,脚卡在两块石板之间。刘学士下轿后,当即拿银子让人把这个桥修好了。此后这座桥就叫学士桥。
     
    村因此桥得名。
  • 如水
    教授不会一个月只看一次蓝天白云吧,6月份了,也要争取再出走看看哦。
    2014年6月04日
  • 清热解毒
    学士村的来历:
    辛亥革命前,有座桥,是一郭姓家的私桥。桥是两块麻石搭起来的,年久失修,有一块麻石塌了一半。长沙浏阳门外有个姓刘的学士。刘学士坐两人抬的马轿去莲花走亲戚,走到郭家私桥,一个轿夫踩空了,脚卡在两块石板之间。刘学士下轿后,当即拿银子让人把这个桥修好了。此后这座桥就叫学士桥。这座桥所在的村,就叫学士村。
    2014年5月16日
  • 虎子坨
    赞一个,教授记得带我们区鹅形山哦!
    2014年5月16日
  • 品位人生
    哈哈,教授终究抵挡不住出走社的诱惑,也混入革命队伍里来了,热烈欢迎!一次有机会一起走走。
    2014年5月15日
  • 天天423
    教授确实牛叉。
    2014年5月14日
  • 月中天

    说得好: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里的课题和阳光、青山、溪流和负氧离子在一起,有意思

    2014年5月14日
  • 图图
    欢迎加入出走社成为走友!加油哦!
    2014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