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   

  • 王山而 2016年1月24日

           从西子的文章中,我学到了“人艰不拆”这个曾经的网络热词。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了。

           联想起了刚看过的一篇微小说《你的第二身份是什么?》,替别人着想.顾及和尊重别人,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修养,而修养正是体现在小事上。如果说学位.职位代表一个人的身份的话,那么习惯和修养,就是人的第二身份,人们同样会以此去判断一个人。

           与西子的接触不多,有点印象的正如他的叙述一样,是在一次耕园聚会中。这次耕园聚会,西子未参加,但被细心的社友叶依在社微博里发现了他的踪迹,并善意的劝慰了“心艰”的西子。非常赞成叶依的观点,但我这个一贯马大哈哈的人有一个印象,西子太敏感!

           因最近工作繁忙,上网浏览也是注重“标题党”的文章(纯是个人想法,切莫对号入座,莫喷我!)。西子的文章标题《拆人艰众筹建》吸引了我,但说实话确实是一直关注的“众筹”吸引了我的眼球。按约定时间到达见面后,怀疑已跑步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我赶紧把口袋里装着给西子的手信,一路被手捂着还温乎乎的几颗厦门特产牛轧糖递给了他,可西子在我的恳求下执意只拿了两颗,一定要我留给还未到达的云手,这才有了云手和一路他乡都能分享到我这马大哈的手信;我被西子的善良温暖了!

           见到匆匆赶来,脸被冻得通红的云手,我被热心肠的社友温暖了,我已不惧怕黑夜!

           当经过辗转周折,见到一路他乡时,他说的一句话 :“咱们出走社还是很温暖的!”让我深有同感。

          若我们每个人在感觉到“人艰”或“心艰”时,能感受到温暖;让温暖在我们之间顺畅的流动;那该有多好呀!!

          

  • 王山而
    @叶依 你那属于来得早不如碰得巧。
    2016年1月28日
  • 叶依
    我也收到过山姐的手信
    2016年1月28日
  • 王山而
    @fortune O(∩_∩)O谢谢!
    2016年1月28日
  • fortune
    分享"手信","众筹"温暖,互联网+核心价值理念尽在其中,点赞。
    2016年1月27日
  • 王山而
    @西子 好的,以后有机会再聊。
    2016年1月25日
  • 铺路去了
    昨晚(2016年1月24日)史努比前往认筹现场时,见面后就嘱咐我今天上网时一定要读一读王山而大姐的《温暖》文档。
    读了王山而大姐的文档之后,西子想到了以下补充,该补充在《拆人艰 众筹建》回复中也有陈述,为便于您的浏览,在此以回复的方式复制如下:
    浏览了王山而大姐发布的《温暖》(https://cuzo.sanzhi.org.cn/index.php?m=topic&a=detail&tid=17005)文档后,我想将文档中提及的“手信”当晚(2016年1月21日)的一些花絮补充在此,给温暖增添一些细节和骨肉:王山而解释了“手信”一词在闽南地区(包含厦门)和广东(主要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别:前一地区的“手信”一定是食品;后一地区的“手信”则不限于食品,更多的指向了随手送出的小礼物,该礼物有着“礼轻情义重”的含义。另外,当王山而将其从厦门捎来的牛轧糖分给一路他乡时,一路他乡一开始还把“手信”误听为诚实守信的“守信”了。就西子而言,“分享”这样高大上或阳春白雪的词,其实可以有接地气或下里巴人的另一种表述,那就是“见者有份”。当晚,王山而大姐的“手信”之分享做到了见者有份。在此,感谢王山而大姐对分享精神的良好实践。谢谢。
    此外,从文档中也得知王山而大姐是被“众筹”吸引了眼球,就西子的理解,对“众筹”的实践可以永无止境的。此前,您的交谈中其实并没有涉及到“众筹”这方面的话题。如果有机会,在后续的交谈中可以就“众筹”这个话题展开一下。不知意下如何?
    2016年1月25日
  • 王山而
    @登高 那确实!!
    2016年1月25日
  • 登高
    出走的时候所有的人艰和心艰就没有了,感受的都是满满正能量。
    2016年1月25日
  • 王山而
    @钟山 哈哈,我觉得在网络的世界里无所谓年龄大小,感觉到真实的温暖就好!
    2016年1月25日
2620 浏览   12 回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