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于1937年,拆毁于1945年的锦古铁路之滦平—古北口段(姑且称为滦古线),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已经72年了。
中国官方史料上,这条铁路被定义为日本侵华战争的产物,为了从东北向华北战场输送战争物资而修建。
国粉书写的野史披露了它被拆毁的原因:1945年日本投降,共匪为了阻止国军接收东北,封锁陆路交通线,卑鄙地拆毁了滦平——古北口铁路。
在满洲复国主义者(如李硕大帝)眼中,则是另一个版本,这条铁路遗迹必须是满洲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日满亲善经济提携的伟大建设成就。
这段讳莫如深的历史,在意识形态不再那么敏感的今天,重新浮出水面,以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义,甚至未来可能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我在做功课的时候,只查到了两次探访记录:
2013年第一个探访者是摄影记者王嵬,留下了若干照片、一张地图和简略的文字记载。
2014年第二个是来自北航沙河校区的魏泽华(可能是老师),他主要根据王嵬的记录去做实地探访,但没有把整段铁路走通,也没有搞明白,但一个有价值的信息是,他从老乡那里打听到穿越拉海岭的1号隧道北出口在西沟,虽然他没有找到。
我就是根据这条情报设计了这次考察的路线。
岔道口村,下车徒步的起点。离火车站5.5公里,7:32从融和广场乘3路车,20分钟就下车了。
本来可以提前半小时开始徒步。我们起床很早,在街上吃完早点,时间足够搭上6:30发车的那一趟车。
这是滦平3路车的站牌。我现场拍的。出发前一天,我做了一番功课,在滦平贴吧查到一张模糊的站牌照片,依稀辨认出融和时代字样,认为应该在此候车,而实际上离我们下榻处最近的车站是西街大桥。于是我们晚了一分钟,与3路车失之交臂。
另有两个原因耽误了时间:一是我吃完饭又回到酒店大堂蹭wifi下载地图(不靠谱吧),二是3路车走沿河的宜兴路,我们去车站走了跟它平行的华兴路(这不赖我,地图上没收录滦平3路的数据)。
滦平有4条公交路线,1235,没有4,因为不吉利,一起等车的大哥说。4层写成3A;105号房间写成8105。可笑,把4禁了,就不死了?前面加个8,就发了?高大上的学问没有长进,破JB玩意儿一学就会。粤式迷信居然传播到了遥远的热河,可叹。
岔道口到孙营,地图上标了一条130县道,课题前1/3是沿这条县道行进。上图是县道北侧的五彩山(逛姐的命名,因为剖面呈交替的颜色变幻)。虽然规划路线是要沿县道走到孙营,但我的如意算盘是在西沟村附近找到1号隧道的入口,直接穿过去。
果然,过了西沟村,当硬化的水泥路面消失之后不久,路边出现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
乖乖,16条隧道,我们这次能找到几条呢?
可惜这个牌子并没有指示1号隧道的具体位置,它树立在县道开始较大坡度爬升且转弯的部位,不大可能是铁路的路基。我们在牌子周边一通搜索,一无所获,于是继续沿县道上升。
这段设施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曙光,这是沿着坡根修筑的引水槽,用来保护路基免遭流水冲刷。
我注意到县道右下方5米处的农田非常平坦,由此回望,一直望向沟口,连绵不绝,没有任何陡坎。看来这应该是当年的路基。那么,隧道口应该在下面。
我沿一条小路下降到正在耕种中的农田,那对夫妇对我入侵他们的领地表达了轻度的不满,因为他们花钱请人拉水灌溉打药,很是花费了一些钱财。我表示了歉意和谢意。然后回过头。
对,我一回头就看见了它,1号隧道北口,海拔611.5米。有个近期树立的标牌,写着它的长度——530米。
农妇说,隧道是可以通行的,但很黑。
我们打着手电或手机走了好长一段时间,才看见出口的微光。
其实不是因为太长,而是因为,隧道是弯的。事后我画路线图时才意识到。洞里没有GPS信号,所以轨迹是一条直线,但火车不可能一出隧道突然来一个90度拐弯。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它在隧道里已经行驶了一段弯道。
1号隧道B口,海拔605.5米,这段隧道落差3米,铁道在利用一切机会完成拉海岭近100米的落差。
2号隧道A口,与1号隧道B口很近。
2号隧道内部。
2号隧道B口,洞长300米。
紧接着就是3号隧道,这个更短,可以直接看穿。
3号B口,洞长50米,洞里的茅草应该不是风吹进去的,怀疑有人在里面睡过。
3号与4号距离较远,这段路基较开阔,回过头看得见远处的1号。
4号A口被塌方的土石堵塞了。
我们顺沟下降,绕过坡脚,在顺隔壁的沟上升,回到路基。
4号B口,一下一上花了14分钟。
4号洞不长,走进去马上就看到了塌方体。
5号很短,很通透。
5号B口,洞长70米。
6号又堵了。
这次,我不想下去再上来,觉得麻烦,企图从翻过“屋顶”到隧道另一边。
很快,我就放弃了努力,灌木太多。
我沿着沟下降,又不甘心,没下到底,看到一条向左横切的小路就开始横切。
然后,又是灌木,然后,又上升,然后,又放弃了,原路下降,继续横切,然后,乖乖下降 ,跟老早就下降到底再顺着好路上来的小硕会合。
清晰的路基
在6号洞上方回望,近处的是5号,远处是1号,下方沟脑还有一个洞口,那是我们没有涉足的8号。
这是6号洞南侧路基下的涵洞,已经淤积成这样了。
完美的路基
6号洞口
里面已经被“开发”成居室
尽头的塌方体
这个路基旁的小屋,是当初铁道员的值班室吗?
7号,貌似堵了
且慢,翻过洞口这堆石头,原来可以进去。
出7号洞,长60米。
回望7号
7号B口之后是一个折返终点,火车穿过隧道展放,然后反向先进,车头在小屋南侧道岔处驶入较低的另一岔道,岔道通往8号隧道,作为折返点,再重复一遍刚才的过程。8号隧道我们只远远看了一眼。当时,这一段复杂的折返让我彻底懵圈了。回来以后也没闹明白,自作聪明地画了一张路线图,直到写这篇报告,再仔细研究王嵬的地图,才顿悟。
又见水槽
当时以为脚下这条路是路基,但前面高处那道坝显然也是路基,两者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根本解释不通。
远处看到了9A。
走近才发现,它也堵了。9号北侧地形开阔,可以看见下一层路基,再往下就是村庄。
我又犯了前面的老毛病,试图翻过“屋顶”,这次依然是挫败。
这是从9B上方向南俯视,能比较清楚地看到折返的走向。
9号B口。
我们是从9号上口沿小路下降到12号洞,穿过12号,然后沿小路上升到9号下口的。
9号和12号打穿的是同一道侧脊,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10A
10B,洞长30米
11A,这是折返线的终点,作用是延长铁路,火车并不穿越,而是调转方向。
12A
12B
路基掠过村子边缘。
原来的折路基,现在是水泥路。
我们沿着路基一路向北,又进了农田,田边小院的主人很友好,老两口正在安装自制的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在他们指点下,我们找到了那块碑,是水泥制作的日式纪念碑,四面都有碑文,但只有正面的“拉海梁隧道殉职者纪念碑”可以识别,其他的脑补也脑补不出来了,既没有“昭和”,也没有“康德”。
这是原来的站台,现在是农田。老乡说,这里发生过一次严重的火灾,村庄因此整体南移,车站的建筑也烧毁了。
我们到老乡的小院里骚扰了一下,本来想讨点水喝,不料老太太给我们一人拿来一瓶瓶装水。我们婉拒了。
后来到村里美美地吃了冰棍,开小卖部的大爷没有经历过铁路,但转述了关于铁路的一些传说,比如修铁路的工人主要来自满洲和朝鲜,没有用本地人,比如那时有用木柴作为动车的列车,我严重怀疑后面这个说法的真实性,但列车在这一段多次折返,速度奇慢是肯定的。
阳光太强烈,我果断地顺应民意,砍掉了规划路线的后一半,直接顺公路走到孙营。
孙营村边的文物保护碑,连承古铁路这个名字都没写,大概是用这种方式表示轻蔑吧,毕竟是满洲国旧迹,既要保持保护,又要避免“纪念”。
这是实际行走轨迹,可以看到很多次反复上升下降。
这是以徒步轨迹作为依据,抹掉探路的重复绕行部分,再加上合理推导,补充没有实地踏访的部分,其中1号洞内的弯曲为推测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