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峪随笔   

  • 西秦 2005年11月14日

    看出走社上有计划说社长小撮要领队走沿河城-桑峪,俺抱了名。之所以报名这个计划主要看中两点,

    一是全程距离约为15公里,比较符合咱的体力状况;二是目的地有座教堂,虽然咱是无神论者,但对

    庙宇、道观、教堂、清真寺都感兴趣,俺更愿意从文化、历史的视角看待这些事物。

    早上起来随便买了点吃的喝的,往马甲的兜里一揣,打一三轮摩的, 转眼就到了石南站。上车后邻坐

    是3个去钓鱼的鱼友,其中一个是警察,另外两个留着胡子的都是首钢工人,和几位信马由缰的胡侃了

    一路,由于大家的生活环境相似,聊的放松惬意。

    我挺喜欢对面两位的胡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俺也想把胡子留起来,就留上面的,下面的不要, 跟苏

    联电影里的的格里高利是的,那样才够爷们儿,不过留这样的胡子对密度要求比较高,密度高才有型。

    如果太疏松了就变成了<十五贯>里的娄阿鼠或者算命先生的形象,估计我就够呛。

    7115让过两列火车后,终于到达了沿河城,晚点了将近半个小时。 下车集合点名的时候左右看看很

    多熟人,小撮儿社长在首页上对这一人群特质的提炼概括很准确, 所以大家经常能够不谋而合心有灵

    犀的走到一起来。

    沿河城来过两次了,略过不表。

    上升俺总是感到比较吃力,记得有一回跟BIGM走灵山,最后的大爬升这个家伙还能边走边唱,唱的是

    〈骏马奔驰保边疆 〉,他看见我嫉妒的看着他,就对我说,其实他也很吃力,也是咬牙坚持。所谓猛

    驴就是咬牙的能力耐久一点。

    杨树地是个小村,没几户人家,估计是缺水的缘故,没什么人气。一个老乡对着正爬坡的帆布帐篷喊,

    “别从那里走,小心套着你啊!”,看来他在山坡上下了许多铁丝套子。

    走上山粱的时候感到了硬硬的风吹过来,大家开始穿衣服。俺喜欢这个季节出来,秋风瑟瑟衰草连天,

    古道西风的惆怅感顿生。再次俯瞰到了沿河城,队伍好象没走出多远,一直在山坡上弯弯绕了。

    在山坡上歇脚的工夫, 看见探路去的小撮远远的在前面山坡招呼大家前行。 西游里的悟空也经常去

    探路,不过是驾云飞着去,社长是靠腿和嘴,比孙猴原始。

    对面犬牙交错的山是碣石岭,山下的碣石村据说有72眼井,水质清澈甘甜。村中古槐参天,庭院古朴,

    周围植被茂盛。这个古山村中有大量的古文化遗风,很多明清时期的三合院、四合院还保存完好。 看

    看周围的地势,好象所传不虚,周边高山的水似乎都汇集到了碣石村所在的小盆地。 可惜我们今天不

    会经过那里了,以后有机会一定去村里转转。


    从山顶下到沟里的时候道路变的越来越不明显,碣石村到后桑峪的山路好象多年没人走过了, 大家手

    脚并用,双手挥舞不停拨开枝条,象在旱地里游泳。

    小路把我们引向右侧的小山梁,众人长出一口气,这里视野开阔, 对面的山是大家都熟悉的抓髻山和

    清水尖。相传七七事变后,国军第14集团军兼14军军长卫立煌部从石家庄北上,在河北易县下车,步

    行经房山去南口增援, 在付家台-千军台一线和日军第6师展开攻坚战, 其中国军85师的子弟都来自

    黔北,是第一次和日军作战,表现勇猛顽强,但由于敌我装备悬殊,加上日军有空中支援, 并运用了

    毒气战,国军伤亡很大。整个南口张家口战役历时半月,中国军队伤亡26736人,日军伤亡据日方公

    布为2600余人。

    据说卫立煌部的指挥部先是设在东胡林,后来转到我们今天要去的后桑峪天主堂里。 后桑峪村是个四

    面环山的小盆地村, 在这样一个小盆地村里设大兵团作战指挥部, 日本人的飞机很难进行空袭破坏。

    高空投弹,炸弹撞在四外的山上,投不到村里去;低空投弹扫射又怕飞机撞山。

    下悬崖的时候费了点周折,俺离开众人走在了最前面。四野无人,沟里的草黄的暖融融的, 不时有野

    鸟的鸣叫声,越发显的山谷里幽静空灵。看来村里的人很少上北山了,估计当年后桑峪村的老乡为了躲

    避战乱,很多次经过我们脚下的路到山里去避难,逃难的心情是现在的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

    后面的队伍追上来了,社长的歌声再次响起来,这次唱的是一首圣歌,曲调高亢庄严,借着落日的余辉,

    露德圣母山在望,山上的十字架也清晰可见。

    我们披荆斩棘、历经磨难、满脸风尘,怀着谦卑景仰之心向你奔来,希望我们的心灵得到你的救赎,希

    望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

    查资料看到门头沟有两处教堂,另外一处在离此不远的清水张家铺,现在只有遗址了。据传早在元朝时

    期,就有国外传教士来此传教;到1334年(元大都城建立为1285年),后桑峪村就建立了教堂,后命

    名为耶稣圣心堂。现在的教堂是后来修建的,为哥特式建筑,高高的尖顶成为北方山村中一处别样的风景。


    教堂里的气氛很温暖,众人在神父的引导下正在做弥撒,我们在后边找了空位跪了下来,膝盖下边的垫子

    很软和,支撑手臂的支架也很舒适,俺不知道人们在唱什么,只感受到大家非常的虔诚,歌声动听而且悠

    扬,我一直对赞美诗的曲作者非常敬佩,要做出这样能够经历时光考验的优美曲式应该很不容易,看来信

    仰的原动力是无穷的。坐上卡车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大家迎着寒风在109国道上奔驰,我背靠着

    驾驶室看到在黑傀傀的山影衬托下一张张快乐的冻人的脸。


    生命的执著

    有一种爱像那夏虫永长鸣
    春蚕吐丝吐不尽
    有一个声音催促我要勇敢前行
    圣灵在前引导我的心
    迈开步伐想耶路撒冷
    风霜雪雨意志更坚定
    我要传扬传扬主的名
    誓要得胜在神的国度里
    我带着使命向前走
    要看到宣教的中国
    将福音传遍世界每个角落

  • 叶晓泠
    才发现是九年前的旧文 难怪没看见过
    2024年3月06日
  • 叶晓泠
    “虽然咱是无神论者,但对庙宇、道观、教堂、清真寺都感兴趣,俺更愿意从文化、历史的视角看待这些事物。” 深有同感!
    “秋风瑟瑟”?! 我只知道:“春风拂拂横秋水”
    很喜欢这段话:“我们披荆斩棘、历经磨难、满脸风尘,怀着谦卑景仰之心向你奔来,希望我们的心灵得到你的救赎,希望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
    分享一段:
    “愿你能听见光在虚空中流过所发出来的声音,愿你能看见声音在虚空中流过所发出来的光。”
    2024年3月06日
  • 老孟
    黑山也有一教堂,叫天主教门头沟堂。
    2024年3月06日
  • 京都水怪
    我要慢慢欣赏
    2011年3月20日
  • 大狮
    高亢的歌声,山风吹过黄草,小村的教堂,文如画动,令人羡慕!
    2005年11月15日
  • 地下偏上
    名曰随笔,其实写得很严谨,资料也很翔实,把枯燥的历史、静态的大山写得很生动。期待着继续看到你的游记。
    2005年11月15日
  • 一笑

    好文。随意、流畅,飘着炊烟袅袅般的情致。

    2005年11月14日
  • 小撮

    与我心有戚戚焉。每一次出走,不论目的地是否教堂,我都当作是一次朝圣,满怀敬畏和感恩。过程中的磨难与挫折越多,得到上帝的眷顾就越多,心就越发虔敬。

    关于胡子的问题,稀疏一点也未必变成娄阿鼠或算命先生,没准一不小心就成了张学友。

    另外,我们经过的第二个村子不是杨树地,而是东岭,本打算经过杨树地的,一打听有近路通桑峪,就没去杨树地,这一点赖我,没给大伙交代清楚。


    该回复已在[2005-11-14 15:28:58]被小撮重新编辑。
    2005年11月14日
3983 浏览   8 回复
相关动态
  • 2024年3月06日 叶晓泠 回复了话题
  • 2024年3月06日 叶晓泠 回复了话题
  • 2024年3月06日 老孟 回复了话题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