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昌33又是满员,只是没有正常时期那么拥挤而已,所以只有从始发站昌北上车的闲逛逛有座,在昌平西关上车的soso0、相伟和我,只能站着了——直到长峪城路口,一大帮背包的下了车,他们下车后继续沿禾子涧路前行,我们猜测他们是要向南翻越去往溜石港或了思台。
天是晴天,但雾霾较重,能见度较差。不过昌33沿着高芹路翻过北齐岭后,能见度一下子好了很多,天空也亮堂起来。禾子涧路口,车停了下来,所有乘客一律下车扫描健康码,然后再上车,才能进入马刨泉、长峪城、老峪沟、禾子涧等村。稍后我们发现,这些村子就再没有新冠病毒防疫检查了。判断禾子涧村白羊沟的出口有一个类似的防疫检查,我们没走那段路,具体位置不得而知。
近十点,车到终点禾子涧,我们的徒步起点。微风拂面,激凌凌打了个冷颤,这山里果然与山外不一个气候。简单整理了下,向北进发。下车的时候,看见对面聚集了不少村里人,貌似在等这趟车返回昌平。今天正月十六,年彻底过完了,到了出门的时候。民谚曰:三六九,往外走。
路左边坡上有座小庙,之前不曾见过,以为是山神庙;近前观看,却发现并不是。庙名“地藏祈福小庙”,除了正面的本尊金像,更有当方土地、龙王神、中华万姓祖先、灵众护法和本地城隍、三霄娘娘、文武关圣帝君、坚牢地神等八尊牌位分立左右,真的是“庙小涵天地,像小愿深广”。
仙人洞在规划路线旁边一条山沟里,知道其大致所在的话,找到它并不难,进出两条小道旁都挂满了经幡,尽管经过风吹日晒霜打雨淋,经幡很是破烂不堪,其上的经文也已难以辨读。洞口很大,入洞是一块平地,很早就有人安置了神像香案,眼下又多了一座与刚才所见祈福小庙几乎完全一样的小庙,只是在靠近地藏金像前,左边多了伏羲女娲共享的牌位,右边加了药王独占的牌位,这十二神祗齐聚一堂,应是少见的盛会。
仙人洞是个天然岩洞,很难见人工凿挖的痕迹,洞内岩石看材质像是石灰岩,但一点没有溶洞的钟乳石特征。网上能找到的资料很少,只说其原名仙家洞,来历、年代均无从考证。从洞口进去后,一直是斜坡向下,时而狭窄,时而高阔,洞内漆黑而干燥,地上尘土很厚,不过比我以前几次进洞感觉少些。或云早年洞中有蝙蝠聚居,盛产夜明砂,未得实证。我们的照明不行,更无绳索等探洞器具,到了一个高阔处便折返了。洞再往下看不到底。
进入仙人洞岔道时,曾经惊动了主路前方不远处的一群护林值班人,高声嘱咐我们不要在山里用火,我们也高声答应。仙人洞出来,本来还要经过那群防火员,结果发现了翻梁近道,也就绕过了他们。回到计划的硬化路上后,很快就能看见站梁废村了,那一片台地上的高大树木,跟周遭相比,的确是鹤立鸡群。最近的时候,我们离站梁也就几百米距离,但隔着一条鸿沟,我们必须绕行,肉身到那里是俩钟头以后了。
硬化路上缓升,海拔已是千米之上,右边朝阳的山坡满目灰黄,左边背阴的山坡则是皑皑残雪。硬化路上也有为化尽的薄雪,踩在上边嘎吱作响,甚是悦耳。正午时到站梁岔口,本是午餐时间,征求同伴同意,延后到计划的地点站梁,那边清净,而这里偶有车辆穿行。去站梁的一段山间小道,最近一场雪后应该没人走过,残雪处有鸟兽留下的脚印,还能映射出山地摩托的车辙。
十来年前站梁村还有人居住耕耘,如今冬日里一片萧瑟,别有一番凄美。我们惬意地用了午餐,享受着冬日山色,停留了相当长时间,直到感觉冷了(虽然有阳光沐浴),才收拾行当,走路程较短的小道离开。出村沟里的冰河,阳光照到之处正在融化,阳光未及之处则仍然坚硬,被残雪覆盖着,上边有清新的几双脚印去往沟深处,大约是沿着昔时车道去站梁了。
近14时到主沟,计划的21公里形成刚完成9公里,还有十几公里,启动暴走模式。接近白羊沟路口时,还小跑了几步。停下来,还没来得及问明白白羊城的所在,昌11路公交就来了,课题结束时间比计划晚了整整半小时。
当然可以不晚的,不过那得不去仙人洞。那一段没延长多少里程,但增加了爬升。
必须的补白:去年10月走这边时,白羊沟里正在架设电路,现在已经完工了。水泥电线杆时而在北禾路左,时而在北禾路右。我们走在北禾路上从内侧看,左边电线杆上的名牌是马刨泉,右边的是长峪城,都有编号,但相邻两根电线杆,马刨泉的跟长峪城的不连续,差值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