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那边的邻居,不可轻视 [作者:十年砍柴]   

  • 小撮 2008年1月17日
     日本首相福田刚走,印度总理辛格来了。
     2008年才过了两周,有了太多的新闻值得关注,而一个人口仅次于中国、正在蓬勃发展的大国总理来到中国,舆论没能予以必要的重视,许多报章仅仅是一笔带过。
    印度没有美国的强大,没有俄罗斯的幅员辽阔,和中国也没有日本那样历史关系复杂,没有德国、法国那样科技发达在欧盟一言九鼎。辛格来访被民间舆论的忽视,似乎理由很充足。尽管这些年有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还是印度的世纪争论,尽管两国之间有着漫长的国境线,尽管两国人民有着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但这些,并不能让更多的中国人将目光投向印度这个喜马拉雅山那边的大国。
     印度相对于其十亿人口,在这个世界的动静实在太小。如果她特别富裕或者特别贫穷,特别动乱或者特别稳定,也许会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更多国人对她如果还有点兴趣的话,要么是她进入核大国序列,要么是媒体介绍她的软件业发达,要么是其庞大的贫困人口。
     很多人习惯于与别国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军队武器装备这类“硬”指标,这多多少少是一种势利的眼光。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实力不仅仅是靠这些“硬”指标支撑的。福田康夫首相去曲阜拜谒孔庙,写了“温故创新”几个汉字,舆论给予了充分的阐释,似乎从中国对日本的文化影响上找到一种自豪感。钱文忠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讲玄奘西去求法的课题和出版的书很火爆,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对此深思一下,印度的文化曾对中华民族的巨大影响呢?没有佛教从南亚次大陆传入中国,中国魏晋以后的思想史、文化史乃至政治史恐怕要改写。印度这个民族是有恩惠于中华民族的,我们既要承认自己有恩于别人,也要敢承认别人有恩于自己,否则就是妄自尊大。
    当然,今天的印度无论是宗教还是文化状况和古印度很不一样。但印度这个民族,印度这个国家一些精神气质,一些价值观值得我们借鉴。譬如这个国家的穷人很多,但政府不会因为追求城市的整洁路面的宽阔而限制穷人的种种权利。穷人再穷有最后的救济手段:用选票决定谁当家。辛格上台的前的人民党执政期间,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应当说执政成绩不错,但忽视了穷人的利益,而被国大党取代。再譬如印度尽管有教派的冲突,但印度教占多数的国民能接受一个锡克教的总理。中国媒体有过不少关于印度女性地位低下的报道,但这个国家早就有了女总理。
    网路上流传一些中国人去印度观光写下的文章,很多内容是描写印度城市交通的拥挤,贫民窟里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也许多数印度人的衣食住行水准确实不如中国人,但一个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不能简单以衣食住行的水准来衡量。当彼处一个穷人的茅棚不能随便被拆除,而此地一个人的别墅顷刻间灰飞烟灭,你说谁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如果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物质水平比较,我们就难以理解那块土地为什么能诞生伟大的泰戈尔,也难理解甘地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干瘦老头能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让统治印度几百年、有着强大军队和优秀文官队伍的英国离开这块土地。
    如果因为自家刚解决温饱问题,就看不起比自己穷的邻居,这是一种没教养的暴发户嘴脸。安知邻居将来就不如自己?对山那边的邻居,我们应抱以充分的敬意。当年印度还没有独立的时候,泰戈尔访华成为中国舆论界关注的盛事。中国人对山那边来的贵客尊崇有加,还在英国统治下的印度,有泰戈尔这样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就足以让任何人不能轻视。今天中国人难道还没有八十年前的眼光和心胸?
  • 劳伦斯

    有意思,都快出现印度热了。这是一片新鲜出炉的记者报告:

    http://news.sina.com.cn/w/2008-02-12/113214925818.shtml

    2008年2月13日
  • 劳伦斯

    补充几句关于印度及印度人的话题。事先声明纯属盲人摸象似的间接感受。2006年碰巧接触过两位印度人,其中一位是美籍印人但根还在印度;另外我的两位同学也在06-07年出差去过几趟印度,回来也给我讲了不少见闻。

    第一,自然环境方面,现在印度比较类似于中国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情况:自然环境和资源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开发”,或曰尚未惨遭“开发”,因此,从新德里到加尔格达到孟买,除了大城市里少量“现代化”外,总体而言,印度在自然环境方面还处于比较自然、比较传统的状态,因此也被国人称作落后或者贫穷状态。这一点不像中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举国突变了:都现代化了、都开发区了、都创造GDP了。因此可以说,印度与中国在这个方面确实大相径庭,他们很少以牺牲自然、环境、资源甚至传统来求所谓的“发展”,他们不太讲究“发展才是硬道理”。有一件事可以佐证:印度迄今为止尚无高速公路,不是没有钱,原因据说在于修高速公路会引起征地、拆迁等一系列难题,印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度是资本主义,但政府又不是那么强大,所以不是没人想修,但一直拖延修不成,2007年听说好不容易快要上马了。所以,在印度你想搞点“开发”,一个字:难!当然相关的另外一个例证是,如果不涉及牺牲环境和资源代价,印度人行事还是让人刮目相看的:软件业!

    第二,印度与中国差别巨大的一点是: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印度教和伊斯兰教、锡克教还有基督教比较普及(但信仰佛教的人特别少)。恕我直言,这些信教的印度人对于经济发展和开发之类的事情比较而言,不太感兴趣(这是总体而言,不排除特定时空的例外)。我们笑他们穷,他们还瞧我们俗呢。可以这么说,印度人的物质欲望好像比我们弱很多。印度社会贫富悬殊,但是各个阶层却又很稳定,我的同学回来讲,印度的出租司机、饭店服务员等非常敬业,同时极端的本份:他们几乎不会奢望自己某一天会飞黄腾达,会成为“人上人”。印度很普遍的现象在我们看来就是:修得苦中乐,不为人上人。

    第三,印度国民的自我感觉相当好:他们大多数人其实挺满足的,尽管孟买和德里的大街上晚上睡着很多很多人!火车汽车也挤满了很多很多人!行乞者一个接着一个!但是,他们还能够歌舞升平,他们出自内心地唱着、跳着,不以为苦、自得其乐。这一点上我常比较咱们这些汉人,确实累得出汗累得半死,但是却连个唱歌跳舞都扔得干干净净(除了职业歌手职业舞者以为谋生手段外),最多也只是K歌几首流行歌罢了。

    第四,不得不提的是印度人对待可口可乐的事件:大约2003年到2006年间,印度一直调查可口可乐在印度销售的产品,据称有农药超标问题,又是禁售、又是要求公开配方,可口可乐财大气粗也毫不退却,坚称自己的产品符合全球一致国际标准,官司一直打到印度最高法院,全印度都看着这事,甚至全球人民都关注这事,结果印度最高法院判令可口可乐还有百事可乐必须公布其已经保密120年的产品“秘方”,以验证是否会在产品中混有杀虫剂,否则将予禁售(部分邦已经禁售)!消息一出,美国国内跟砸了锅似的,可口可乐恼火之极,危机公关也不甚凑效,最后不断请求美国政府予以干预,美国政府又对印度政府施加压力,辛格总理顶不住了,才让印度卫生部出面向公众解释,公布了一份可口可乐产品合格的检验报告,危机才得以化解。这个例子说明,印度人对可口可乐这个全印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丝毫没有客气!你可口可乐爱来不来,我可不稀罕你的投资!实际上不光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IBM和通用等国际超级巨头,在印度均屡屡碰壁,灰头土脸的没好看相。这一点与他们在中国的情形实属天壤之别。

    第五,我们其实也很难得出印度与中国在发展问题上孰优孰劣的答案,两者的传统和国民生活方式几乎没有优劣的可比性,而且见仁见智,甚至在印度国内也有不少人羡慕中国“发展”之快。但是我个人以为,在发展中解决社会问题、污染问题、生态问题,甚至解决所谓精神文明问题,听起来很美,可实际操作起来效果太差,乐观讲是杯水车薪,不乐观讲,简直是南辕北撤。我们太小看了上述诸问题的严重复杂性,又太高估了所谓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推动作用,现在所谓的发展没有那么神奇,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第六,或许一个民族的智慧并不在于她自己溢于言表的那些东西,至少印度社会在我看来、揣测起来,比我们更温和、更传统、曲线更平滑,而我们太像一只睡醒的野兽,太过折腾了。印度人普遍较贫穷,但是满足并自得其乐,我们逐渐富裕起来,却浮躁不安,欲壑难填。

    第七,可以问每个人一个问题:你愿意生活在今天的印度吗?你能真正接受并顺应那样的贫穷和不发达、慢慢腾腾的“发展”吗?此外,信仰状况能改变你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吗?

     

     

    我会在出走夜话中贴出来一篇印度朋友的文章《财富如何导致贫困》,作者是印度的一位女博士,原来是教物理的大学教师(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后来从事环境保护尤其是水资源保护工作,并研究印度的社会问题,在印度国内颇有影响,我认为她的见解值得思考。

     

    2008年1月28日
  • 小撮
    123123 发送于 2008-1-18 8:58:29

    我的想法是:很多人都在匆忙的向前,却不知道去往何方?即使停留下来,也仅仅是无谓的消耗,而不是思索----因为就没有思想。我真真切切的不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昨天4:00起床,为了送一位患病多年,并不熟悉,仅仅39岁的同事上路…………

    2008年1月22日
  • 武林阿混

    我个人是从来没有轻视她的,我对她一直很敬佩,我也不相信国人旅游回来所发布的信息。

    只是我手头能找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少,可以说,对她一无所知,我做得太不够了,但我也没办法。

    2008年1月20日
  • patch

    看过关于印度的两本书,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还有河童的印度画本。
    前一本,作为印裔诺贝尔奖得主,三次访问他心灵上的祖国。他的视角,带着远隔时空的关切。他看到的大多是失落、幽黯,当然也有希望。

    “一个对许多事情都满腔激愤的记者,谈到了身份认同的话题。他说,他三十多岁,是独立后一代人,已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他也不再认识印度教神祗。他的祖母参观卡杰拉赫(Khajuraho)或其他一些著名寺庙,能够立即融入她所见到的景象,她不需要别人告诉她雕像的意义。记者则像个游客,他看到的仅仅是一座建筑博物馆。他失去了开启信仰与感受的整个世界的钥匙,他与他的传统之间被切断了。”

    任何地方的生活,都有光明与黑暗的一面。能够看到更多的东西,才能够有更多有价值的见解。
    而有些人,即便到了一个地方,也把自己包裹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不能看见那里的生活,那真是太可惜了。很多“游客”都是这样吧。

    有机会,希望能去山那边的邻居看看。

    2008年1月18日
  • 大狮

    好久没看到砍柴的东东了!

    但砍柴的东东不仅没什么长进,反而退步了——硬伤累累。不要用文学语言评论国际事务,或者说,散文的内容不宜以国际事务做主题内容。还是写些法制评论吧,最少这方面熟。

    2008年1月18日
  • 咚颜
    一直以来都想去印度,可是。。。。。
    2008年1月18日
  • 薛淡

    好文,学习了

    现在的中国,我们这样的小老百姓都被不安和浮躁所困扰,古中国文化在60年前被破坏殆尽,共产主义文化终于还是体现出了水土不服,这是一个信仰缺失、道德缺失的时代

    2008年1月18日
  • 老喂
    2008年1月18日
2178 浏览   9 回复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