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儿时的山,却是当下的梅   

  • 谢引 2025年2月17日

    2025年新春过后的第一场野外活动,是飞翔哥两口子邀请我去北山徒步。北山,对我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座山。熟悉,是因为我母亲的父辈都生活在这山脚下;陌生,却是因为我一个野外小白爱好者却从未登过这座山,想想是不是既荒唐又滑稽。

    这也是缘于父辈们的一些经历与情节,因为正这座大山阻碍了交通发展,限制了经济的进步,儿时的我经常听说的一句是“山穷出麻石”,曾经这山脚下有很多的麻石厂,后来对山体的保护也禁止采石了。因此,我除了对大自然的敬畏,还有些许对这座山的抱怨与不屑。

    当飞翔哥向我推荐这条线路时,出于对野外的向往,对拥抱大自然的渴望,以及对儿时记忆的探索,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只要去野外,我便满心躁动与欣喜。于是,平日里爱睡懒觉的我,今天起了个大早。几经倒腾,换乘了四趟地铁和公交,我才抵达山脚下。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同行的队友们。一对母子吸引了我的目光,儿子是在读研究生,带着妈妈一同徒步爬山。他们亲密的关系让我既感动又羡慕。后来得知,儿子所学专业是园林规划,他需要通过野外徒步,了解徒步爱好者常走的线路,借助“两步路”APP收集相关数据,再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开展园林规划工作,这也是工作和热爱的有机结合。而妈妈在儿子身旁,就是娇羞可爱的小女孩,实在令人羡慕。

    接着说说我们的开题人于姐,听队友们可能比我年长几岁,可那活力与干劲,丝毫不逊于年轻小伙,让人难以估量她的年龄与阅历。

    一开始,队友亚萍姐就跟我说,咱们开题人是个“没苦硬吃”的人,带队经常不走寻常路。所以,对于接下来可能遇到的难以接受或面对的困难,我便有了些心理准备。

    可当我们刚走到水库旁,看到一排花团锦簇的青梅树时,瞬间就被吸引住了。清晨薄雾中,淡淡花香里,一朵朵娇艳盛开的青梅,宛如一双双温柔的小手,轻轻抚过心灵,让人倍感温暖与治愈。

    出发时,我因没带好充电宝,又怕掉队,便叮嘱自己少拍照、少用手机。但眼前这般美景,谁能忍住不掏出手机拍拍拍呢?可无论怎么拍,都无法拍出那种心灵被轻抚与沉醉的感觉。心想,掉队就掉队吧,我不需要做赶路人,也不需要做好学生,我只管尽情享受此刻大自然的馈赠。

    走过水库的堤坝,我们开启了爬山之旅。说起于姐,她真可谓是一位“乘风破浪的姐姐”。当我用这个词来形容她时,队友们觉得用“披荆斩棘”来描绘她更为贴切。她就像一位无畏的勇士,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所向披靡,永远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实在让人佩服不已。

    我跟在后面,也仿佛变成了一个勇敢的小学生。我们翻过一座又一座山,也折返了好几回。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丝毫压力,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任务需要去完成,只是单纯地跟在队伍里,尽情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一路上,花鸟、家禽、牛羊尽收眼底。最让我难忘的是,我看到一幅有趣的画面:左边的狗汪汪直叫,右边的鹅嘎嘎欢鸣,热闹非凡。我一会儿学着狗叫,一会儿又伸长脖子学鹅叫,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 曾经那些让我特别害怕的狗,此刻在我眼中宛如欢快的小孩。我突然觉得自己能与它们对话,便和它们应声附和,仿佛共同谱写着一曲美妙的乐章。它们对我没有丝毫敌意,只是欢快地和我打招呼,我也欢快地回应着,感觉就像和多年未见的好友一同歌唱,有趣极了。

    然而,在另一个山头,我却被一头挂着铃铛的牛吓得不轻。或许是因为我身边的队友穿了一件红色衣裳,牛变得异常兴奋,不断地向我们靠近。我害怕极了,恨不得长出四只手来爬山,只想赶紧逃离这头牛。实际上,这头牛只是兴奋地想要回家,而我们以为它是要与我们亲密接触。

    一切尽在我们开题人于姐的掌控之中,时间掐得刚刚好,我们在3:40顺利下了山。此次徒步,全程共计16公里,我的累计步数达到了3万步。一天下来,身体难免有些许疲倦,可内心却格外充盈。

    尤其这一次,我对父辈曾生长的这座大山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儿时的记忆在脑海中也有了重构。倘若山中还有我未曾克服的恐惧,那也定藏着值得我去探索的故事与资源。

    我热爱野外,钟情自然。唯有它,是我力量的源泉,是我心灵的归宿。


  • 京都水怪
    山有山怪,水有水妖。
    2025年2月17日
  • 月中天
    好文章。
    但看到“于姐”,想了半天,应该是自在鱼,即“鱼姐”
    2025年2月17日
  • 飞翔168
    好文,庆幸发展一名文笔优美、体能不错的下线,继续加油。
    2025年2月17日
  • 雨爱秧田草
    好文,读来酣畅淋漓,感觉是一气呵成,而且没发现错别字,点赞。
    2025年2月17日
590 浏览   4 回复
相关动态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