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出走摩天岭-白龙潭-新龙潭尖-红花寨   

  • 18122920 1 周前

    骄阳火热,杜鹃藏芳,登天岭望雪峰恍然一日冬夏;
    龙溪水寒,石泉甘冽,闻童声凌烽燧已知百里悲欢……
    ----5月11日,参加㞱㞥岁岿社海运队“易县最高峰摩天岭”活动,早自六里桥乘中巴车至易县帽子沟门,走23.7暴雨山洪新建水泥路上山,过草甸、逢杜鹃快速登顶1800+千米山峰摩天岭,见茶山、小五一系列夏日雪山,随后一路湿滑、泥泞夹杂石海,连走带跑带屁墩借温沟下山,经一段单调无聊的公路,于山神庙村回转,溯清源河向西行进,周五暴雨后溪流涨水,蹦大石头、脱鞋涉水、爬崖绕路梦回后河夏日记忆,过白龙潭拜龙王庙后,下午走高压线检修小路向南,发现一处石洞泉水,登顶千米山峰新龙潭尖,又发现一处未编号烽火台遗迹,向西下山至黄土梁,时间仍较充裕,开题人与前队协商,将加量路线从蔡家峪长城换为千米山峰红花寨,一路山脊、一路大坡,个人体能因吃坏肚子流失严重,四肢无力梦回第一次爬三峰,历经400米爬升,抵达红花寨山顶赶上合影,随后经西北侧防火隔离带下山至黄金台村,走水泥村道至蔡家峪路口上车,顺利结束本次活动。此日华北上空暖脊笼盖,受内陆干热气团影响,天空晴朗,阳光灼热,而上周五北京周边山区普降暴雨,涨水的河流、冰凉的山溪,则是成为了周边游客休闲乘凉的去处,在那白龙潭的龙王庙旁,又一次拉肚子,不幸与前队脱节,在湍急的瀑流之上,踩着一根树干,潺潺巍巍,纵身一跃,在对面的顽石以上,擦干一身的热汗、虚汗和冷汗,追随水石间的密径,旋绕至一处河滩,在这里,山势已是缓和、溪流已是平稳,几位孩子,出现在这里,不知是潜意识,还是巧合,感受者特意回头一望----瀑布上方,那座龙王庙,此时此刻,已是从视野中,完全消失……
    PS1:摩天岭位于山神庙西北、马连房东北、南岩峪东南,海拔1813.3米,为易县最高峰、易县与涞水界山,山顶没有任何标记,植被较密,北侧半圈视野开阔。摩天岭北侧有大片草甸,适合扎营,主峰附近植被为乔灌混交林,杜鹃花期可延续至五月中旬。摩天岭西侧的帽子沟、东南侧的温沟自23.7暴雨后已新建大段水泥路,登顶难度不大。
    PS2:清源河为易县蔡家峪乡主要河流,南口-北河岭一段河流比降较大,水流湍急,风貌原始,游客较多,据当地村民描述,河流沿线有新龙潭、旧龙潭之分,不知其具体位置,中间一处潭水地图标注“白龙潭”,瀑布上方有龙王庙。清源河上游处花岗岩山区,岩土层不易渗水,夏季水量较大,白龙潭一带多处需要蹦大石头、淌水过河或爬崖绕路。明代长城防线自白龙潭经过,河谷附近未见城防遗迹,仅依凭山溪之险,与昌镇黄花路西星口有异曲同工之妙。
    PS3:新龙潭尖位于南河岭西南、双棒沟东北、南口东南、大碾子台西北,海拔1057.5米,顶有明长城未编号烽火台作为标记,山顶植被低矮,视野很是开阔。白龙潭西-新龙潭尖垭口-黄土梁一线有高压线检修小道,路况良好,西北坡另有一处岩洞,洞口雨季有甘泉淌出,可供补给。
    PS4:红花寨位于榆家沟东南、南寺西南、椴树庵村北,海拔1212米,山顶没有任何标记,植被稀疏,视野极其开阔。红花寨山势总体和缓,少有断崖,周边多条山脊开辟有防火隔离带,登顶难度较小。

108 浏览   0 回复
相关动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