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周北京走友探路动态跟踪
1.周一,百里溪持续赤城一带山区的千米峰“遍历式打卡”计划,早自赤城县城冒雨打车到县域中部沙古墩村,向东上山打卡碓臼沟大梁、松树梁两座千米山峰,均属于全网首登,路线整体以机耕路、矿道、牛道为主,“走下来看难度不大”(六只脚9123029)。
2.周二,骨灰级墙迷“长城虫子王”(这位墙迷在“马蜂窝”旅游网中的id叫“虫子”)前往兴隆-承德-滦平-密云交界一带山区,探索明蓟镇黑谷关段、汉儿岭段长城遗迹;:上午,“虫子王”再探大西沟山山脊,发现共五处墩台遗迹,在中国长城遗产网中均无标注(六只脚9136273);下午,墙迷又来到汉儿岭口东侧的城子自然村,考察了村西荒草丛中的长城墙体遗迹,亦未收录于中国长城遗产网资料之中(六只脚9144122)。此行墙迷所发现的长城遗迹以毛石垒砌为主,推测新城子-涝洼一带在明代早期、晚期长城防线位置亦发生了较大变化。
3.周五,百里溪老师又返赤城,继续“遍历式打卡”239国道沿线诸千米山峰,老百此行借助赤城-沽源长途班车,安排紧凑周密,早上乘前往沽源的早班车到北栅子村下车,在239国道西侧依次打卡了张帽山、卧龙山两座地拔不高的千米山峰,其中“张帽山”已被“野王”预先登顶,而匍匐在独石口城堡西侧的“卧龙山”百里溪则属于全网首登(六只脚9131870);中午,老百坐上沽源回返赤城的午班车,转战至三山村,打卡了国道东侧的李家山、马家山两座千米山峰,均属于全网首登(六只脚9132239)。
4.周六,自封“京津冀十年野王”、六只脚ID:“蜜桃是个小阔耐”、千米山峰榜一小走友来到涞源北部山区,自郑漕沟向东分别打卡了牧子塔、二佔山两座千米山峰,牧子塔曾经有多名走友登顶记录,而牧子塔以东至二佔山、二佔山登顶拉抽屉、二佔山向南下后地自然村几段轨迹则属于路线中的创新部分(六只脚9135751)。周日,“野王”长驱向南,挺进武安山区,与北京相距较远,暂时不列入本次野外动态跟踪部分。
5.周六,长期活跃在保定山区的走友“岳客行”自驾至涞源甸坡自然村,计划探路牛耳尖东北至紫花尖山脊,虽然遭遇断崖未探路成功、中途折返,但在东甸子梁一带繁密的路网边缘,仍留下了大约3公里左右的“逃逸线”,供今人遐想、供后人接续(六只脚9135685)。
6.周六,北京AA野外知名开题人海运执行出走蔚县“得符取代”计划,出走社、两步路组织54人乘坐大巴前往茶山四峰徒步,其中,“水底游鱼”似乎中途脱离队伍行进,完成了自茶山以西成熟路线向东南直拔上茶山西峰一段路线,在两条粗大路网之中留下了一条神秘的“单根轨迹”(六只脚9136341)。另外,“爱山琳”另记录了矿场南侧一处溶洞遗迹,与常规停车点距离不远(两步路JqLs+NcbtQjp/R2KBg5Tzw==)。
注:标*的为非首探轨迹
------------------
(二)上周北京周边野外精品游记文章动态跟踪
A.野外
A1.出走报告
1.海运《2025年6月28日卯镇山活动前瞻》(出走社25020)
A2.出走攻略
2.百里溪《20250707沙古墩-马家沟垭口-碓臼沟大梁-松树梁-吕和堡》(360个人图书馆25/0707/20/62890751_1156958700.shtml)
3.百里溪《20250711北栅子-张帽山-西栅子-北青羊沟-卧龙山-独石口》(360个人图书馆25/0712/07/62890751_1157226047.shtml)
4.百里溪《20250711三山村-李家山-马家山-G239三山村南路口》(360个人图书馆25/0712/16/62890751_1157251877.shtml)
A3.出走游记
5.筋斗云探路《它是北京最高峰的“孪生兄弟”,但它更高、更美,可平替武功山》(微信公众平台sZr9o7A4nHJcUpd0kUnzOA)
6.我爱漂流瓶《京西徒步~~门头沟瓜草地环穿》(微信公众平台hij0G11FcraF48deZsWLlg)
7.我爱漂流瓶《徒步延庆野鸭湖~~从观鸟台到湖畔栈道的生态发现》(微信公众平台5TIJ9B9mj69ybjIVxbu3OA)
8.恬静《高山草甸金莲花&迷雾之中那道梁》(微信公众平台GDQYUkRVwYgWrWiFMZZXGg)
9.D低调《后河旧梦,应是如此》(微信公众平台TH0bMhF79jJ6dVY6hlohhg)
10.边上边《大北梁尖,特色钻林》(两步路75964842)
11.181《【徒步】330 后河寻旧忆,北梁探新林》(微信公众平台sltQ0tl70PAZIoDocetahQ)
B.古迹
B1.古迹研究
12.范学新《【长城研究】关沟古道上的急递铺——三堡》(微信公众平台ubvpEKQ_R_KinE6DrQSeuA)
13.北京日报《24个箭窗!长城上这座罕见的“异类”敌台为什么是空心的呢?》(微信公众平台pqvuLd_KeTDWLqR3jgmnaQ)
B2.古迹往事
14.[明]沈榜《山河壮帝居——沈榜笔下的明代北京山水》(微信公众平台FEhBFxK1K9HEiiIeKI-NGg)
15.胖昊《带你们重回当年镜头下的七七事变老照片——卢沟桥与宛平城》(微信公众平台AGT3rKpOriVt2UGMId0_0g)
16.zrt《鲜为人知的七七事变(五)——宛平城的沦陷》(微信公众平台MYciPEQbDsCoSEY-zbWFrA)
17.zrt《恒山上的惨烈战事——太原会战之铁角岭战斗》(微信公众平台bl8B5lWZCPTPrw03L47A8w)
18.高建军《作为一名沙河人,我应当将卢沟桥事变中日军占领沙河镇的经过告诉后人》(微信公众平台On1TqAVkfWafdjgkG1Ahzw)
19.高建军《1933年一个民国记者视角下的昌平县城》(微信公众平台Psinmbh4oq2ekvs0ziJVFw)
B3.古迹寻访
20.zrt《赵登禹将军殉国处寻访》(微信公众平台-fMfwzv6brn6TsnTM6QYoQ)
21.guoyingtingzhu《盛夏独行残长城——冯家峪,西白莲峪,朱家峪》(微信公众平台ksFyUkM70TJ4A-e0Qr8ESg)
22.筋斗云探路《河北这处丹霞地貌一柱擎天,康熙赐名,山间古刹供奉“男女双身”佛像》(微信公众平台fkGmWSzB-qy96Gl8hrjGTg)
23.我爱漂流瓶《星火摇篮~~寻访保定育德中学旧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微信公众平台jEe_d0Uall_CBAvI_50EtA)
24.我爱漂流瓶《近代法院鼻祖~~保定直隶审判厅》(微信公众平台KXzQXHOInzuqypTbEFFMpA)
25.我爱漂流瓶《徒步银山塔林~~寻找北京最禅意的景区》(微信公众平台wY7uvIERIwMVAATytxMclA)
26.我爱漂流瓶《保定光园~~中西合璧的建筑瑰宝与北洋、民国风云》(微信公众平台Dw_YTs8C88-0KeAjBgWOgA)
27.我爱漂流瓶《京西徒步~~房山石经山》(微信公众平台JIhWyeRqY8lrxlvNCo_tAg)
28.我爱漂流瓶《北京出发~~自驾易县:二日探秘燕赵古迹,漫步山水雄关》(微信公众平台CinE6shjl5QnZ-MN8T229w)
29.我爱漂流瓶《保定淮军公所~~徽派老宅里的淮军往事》(微信公众平台jMN4TKXvnyrNOmRnN21TwQ)
30.我爱漂流瓶《保定直隶总督署~~封建官邸的缩影》(微信公众平台PilJqLiiqo-kPnb7ZPgj6A)
31.我爱漂流瓶《盛世刻经~~从邢台、易县道德经幢看唐代崇道之风》(微信公众平台--y8rZkcubbrk0DiVomlIg)
------------------
(三)其他创新发现动态跟踪
1.上上周六,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公布平谷区、延庆区长城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同意文物局联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调整平谷区、延庆区长城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不知该文件对未来平谷、延庆两区的长城保护及长城旅游有何影响(链接)。
2.近期,位于北灵山(九山)北坡的怀来麻黄峪村村委会发布《关于北灵山运动基地收取卫生清洁等服务费的说明》,称麻黄峪村已委托京旅(张家口)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北灵山运动项目的经营、生态保护、收费等事宜,进山收取30元/次/人的卫生费,露营收取189/元/次/人(租用帐篷)或89元/次/人(自带帐篷)(小红书6iTLnp31mG8、小红书1XHPIqu74VH),据评论区回复,关于开发收费的观点存在一定分歧,且关于目前在执行层面是否收费尚存在不同说法。
3.周日,近期专攻赤城千米峰的百里溪老师除出走攻略以外,另已将收集到的赤城交通信息整理成文,发布在了360个人图书馆上,内容包括赤城汽车客运站发车时刻表、赤城县内班车/公交时刻表等,对于赤城一带公共交通出行爬山有较大帮助(360个人图书馆25/0713/11/62890751_1157294319.shtml)。
4.近期,小红书用户“威灵仙”继续在房山周游,考察冷门的、存在安全问题的及未被登记在册的文物古迹。周四老师发布笔记,寻访了河北镇磁家务村东北侧一处“碉堡”,修筑在上世纪50年代,实际用途是储存水源,远看如同军事地堡,当地俗称“碉堡”(小红书1saCPeR4M2E);周日老师再度发布笔记,考察了某村一处古宅,据当地人描述,古宅修建在清代、两套院子,目前已经得到保护,可能将申请为文物保护单位(小红书3qpTnDQky70)。
5.周四,小红书用户“松园”发布笔记,展示了一幅标注极其详细的十三陵野外遗址地图,其中相当一部分野外遗址并非文物保护单位或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在《北京文物地图》上没有相应标注,不知其资料来源(小红书4SSie93YnYW)。周五,该用户再度发布笔记,展示了承德-木兰围场一带的遗迹地图,同样标注相当详细(小红书6ZTulCL443X)。
------------------
(四)近期野外负面动态汇总
1.周二晚,两名平均年龄为22岁的青年(一男一女)自驾到东灵山游玩,周三凌晨1点开始上山,早晨9点下山途中突遇降雨,雾气较重,加之山中温度较低、没带雨衣,长时间攀爬导致体力不支,遂报警求助。 门头沟区斋堂消防救援站先后与清水镇小型站、政府工作人员、洪水口村负责人和当地向导会合,组成救援队上山,在中午前后找到两人,并将浑身湿透的两人顺利护送下山(微信公众平台DllbanJuib9_ehj4Nq8rTw)。提示夏季天气多变,出门爬山,雨衣为必备装备,同时出行前应及时关注当日天气,尽量避免在有较大降雨可能的天气徒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