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半的阳光依然炽烈。站在深长村的古樟树下,树影婆娑,将暑气筛成细碎的光斑。树旁古寺正在紧张的忙碌着不知村里有什么重大活动,村里的老人摇着蒲扇,用浓重的方言叮嘱我们早些回来,"山里的天,说黑就黑"。
穿过村后的菜畦,便开始攀爬三台坡。这个时辰的山路格外寂静,只有蝉鸣在松林间此起彼伏。陡峭的石阶被晒得发烫,隔着鞋底都能感受到那份灼热。行至半山腰,忽见一泓清泉从石缝渗出,在岩壁上绘出深色的水痕。掬一捧洗面,清凉直透心底。
登上者磨山时已近黄昏。夕阳将福星闪水库染成金红色,微风拂过,水面碎金荡漾。水库边的芦苇丛中,几只白鹭优雅地踱步,时而低头啄食,时而振翅掠过水面。我们坐在观景台的木栏杆上,看光影在山峦间流动,仿佛整座山都在呼吸。
下山时选了条野趣横生的小径。傍晚的山林开始苏醒:松鼠抱着松果在枝头张望,山雀在灌木丛中扑腾。最惊喜的是遇见一株野梨树,青涩的果实挂满枝头,摘一颗咬下,酸涩中带着回甘。
行至佛塔寺时,暮鼓正好敲响。朱红的山门半掩着,隐约可见殿内摇曳的烛光。我们没有进去,只在寺外的石阶上小坐。晚风送来阵阵诵经声,与归巢的鸟鸣交织在一起。天边的云霞渐渐褪去颜色,我们起身返程,身后的古寺渐渐隐入暮色,唯有檐角的风铃还在叮当作响。
回望走过的山路,已笼罩在靛蓝的雾霭中。这一程虽短,却装下了泉水的清凉、水库的波光、野果的酸涩和古寺的钟声。山行的妙处,大约就在这些不经意间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