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寻访有标语的老屋   

  • xulaoshi 1天前

    以下大部分内容为网络生成。2025年8月14日,骄阳似火,我踏上了大田的土地,只为追寻那些散落在老屋墙面上的土地革命记忆-标语。
    第一站是建设镇的光裕堂。这座1923年建成的老屋,在岁月的冲刷下已添了几分沧桑,却依然透着当年的气派。站在堂前,仿佛能听见1934年罗炳辉率领的红9军团在此驻扎时的脚步声——那是革命年代里,坚定而有力的回响。老屋的15幅标语,都像是历史的见证者,默默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
    离开光裕堂,便赶往均溪镇寻找昼锦堂。作为原红9军团政治部旧址,它在我心中分量不轻,可记载中的西门外120号门牌早已无迹可寻。炎炎烈日下,我穿梭在街巷里,打听、寻觅,一个半小时悄然过去,昼锦堂终究没能出现在视线里。虽有失落,但转角处却遇惊喜——洋中土楼赫然在目。这座土楼清咸丰年间建造,至今生活着几十户人家,其独特的建筑结构让人惊叹,也算给这段小插曲添了份意外之喜。
    午后两点,热浪未减,我来到第二集美学堂旧址。这里曾是传播革命思想的阵地,站在旧址群新修的嘉庚广场,仿佛能看到当年进步青年们在此慷慨激昂、探讨救国救民之道的场景,那份热血与理想,跨越时空依然能感受到。西面老屋中,挂着十多幅大田标语的相片,其中一幅显示洋中土楼竟也藏着标语。
    下午四点过后,我抵达湖美乡的七星湖畔,种德堂就静立在湖畔。史料记载,红七军团离开大田县城后,曾分三路北上,最终在此会合。湖面波光粼粼,映照着重逢的喜悦与革命的希望。站在堂前,望着远方的湖光山色,心中感慨万千,正是这些老屋承载的记忆,串联起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一天的寻访结束,虽有遗憾,却更觉这些红色印记的珍贵。它们藏在大田的街巷乡野间,等待着每一个追寻者去读懂其中的故事。

19 浏览   0 回复
相关动态
扩展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