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三十六位徒步者已在赵家箐村集结。五彩的登山服映着初升的朝阳,宛如一条流动的彩虹,向着雕翎山深处蜿蜒而去。
开题人清点人数后,大手一挥,队伍便浩浩荡荡出发了。脚步声惊醒了林间的宿鸟,扑棱棱飞向天际。初段山路平缓,队员们有说有笑,互相分享着往日的徒步趣闻。
随着海拔攀升,队伍渐渐拉长了。老队员自然地放慢脚步,照顾着新手。“注意呼吸节奏”“跟着我的脚印走”,经验在队伍中无声地传递。汗水开始浸湿衣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转过第一个山弯,惊喜出现了。松林下的落叶丛中,几朵黄褐色的牛肝菌探出了头。“快看!”一声惊呼让整个队伍沸腾了。三十六人纷纷弯腰,像寻找宝藏的探险家,在林间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寻菌游戏。
“我找到一窝青头菌!” “这边的奶浆菌真新鲜!” 欢声笑语在林间回荡。有经验的队员当起了临时教官,教大家辨认菌种:“颜色太艳的不能要,有虫眼的才是好菌子。”不一会儿,每个人的菌袋都渐渐鼓胀起来。
正午时分,队伍抵达土匪窝遗址。三十六人站在残垣断壁间,听老队员讲述那段峥嵘岁月。阳光透过树隙,斑驳地洒在青苔覆盖的石缸上,恍如时光倒流。大家轻轻触摸着冰凉的残墙,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
“来张合影!”摄影师喊道。三十六张笑脸在古遗址前定格,现代人的活力与往昔的历史在这一刻奇妙交融。
继续向上攀登,眼前豁然开朗。百草坪像一幅绿色的巨毯铺展在山顶,野菊花星星点点,随风摇曳。队员们卸下行囊,分享着干粮和收获的喜悦。山风吹来,拂去疲惫,只留下满心的畅快。
下山时,队伍依然保持着完整的阵型。尽管每个人都疲惫不堪,但无人掉队。夕阳西下,三十六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菌袋在腰间轻轻晃动,里面装着的不仅是山珍,更是一天的欢笑与情谊。
当最后一位队员踏上山脚的平地,繁星已经开始闪烁。三十六双沾满泥土的登山鞋,不仅丈量了山的高度,更收获了这个秋天最珍贵的记忆。山林重归寂静,唯有菌丝还在悄悄生长,等待下一批寻梦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