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夜行宋城》
赣南秋夜步从容,月朦胧,巷灯重。 十里长街,何处不遗踪? 东阳山前风渐起,穿市井,过城墉。
郁孤台下忆辛翁,水朝东,恨无穷。 四贤坊外,谁与话峥嵘? 却看千年烟火处,人似旧,岁如虹。
9月3日的夜晚,晚饭后我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城市探索之旅。从东阳山出发,穿越千年宋城的脉络,最终回归起点,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步行,更是一次与历史对话的课题。
夜幕低垂,东阳山的静谧被城市的灯火温柔打破。起步于此,仿佛预示着旅程的深邃。沿着古老的路径向南门口行进,街巷间弥漫着宋韵遗风,现代喧嚣与历史沉淀在此交织。南门口的熙攘人群,映照着赣州自古以来的繁华。
途经步步高新天地与中联商场,现代商业的活力扑面而来。霓虹闪烁中,我思考着城市的变迁:这里曾是商贾云集的古码头,而今已是购物休闲的时尚地标。新旧交替间,宋城的灵魂从未褪色。
转入文清路,书香气息隐隐可嗅。据说宋代文人常聚于此,吟诗作对。路灯下的青石板路,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谈笑风生。北京路的标准钟敲响整点,钟声悠扬,提醒着人们时光的流逝,却也凝固了某个时代的记忆。
阳明路与建国路延续着老城的脉络,街边小吃摊飘散着诱人香气,为夜行增添了几分烟火气。行至四贤坊,牌坊下驻足,赵抃、周敦颐等宋代贤臣的故事如影随形,他们的精神依旧激励着后人。
郁孤台是此行的高潮。登台远眺,赣江夜色尽收眼底。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的词句蓦然涌上心头,八百年的愁思与壮丽似乎在此刻重现。江水东流,岁月如斯,而台阁巍然,默然见证着一切。
最终,回到东阳山。一圈行走,仿佛历经千年轮回。这座宋城不仅以砖瓦木石留存历史,更以文化血脉延续着生命。夜行课题虽止步于此,但对这座城市的探寻,却永远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