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隐径诗乡韵,碧水衔村古道风   

  • 品斋戒佛 5天前

    05:55的长沙火车站广场已是灯火通明,进站通道人来人往,K1376车次正在检票进站准备发车,经过一个小时的运行07:25顺利抵达益阳火车站,出站后转乘市内公交很快就来到今天的徒步起点沧水铺,时值九月,空气中已带着几分清冽,路旁的狗尾草挂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这条环线徒步路线,将带我穿越黑尖子仑的山林,经过诗意盎然的三眼塘村,最后返回沧水铺镇。


    起步处的319国道上车流渐多,但拐入乡间小道后,喧嚣即刻被隔绝在外。沿着红土小径向上攀登,脚下的网纹状红土松软而有弹性,仿佛大地在轻声呼吸。路旁的油茶树已经结果,青色的果实掩映在墨绿的叶片间,预示着秋收的临近。
    登至黑尖子仑的半山腰,回望沧水铺镇,只见屋舍俨然,炊烟袅袅。这个因黄帝南巡而闻名的古镇,在晨曦中显得格外宁静。相传黄帝登熊湘山(今碧云峰)时曾在此驻跸,留下了“沧水驿”的古老地名。如今,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去,但文化的脉络依然在这片土地上延续。
    下山途中,一片荷塘忽然映入眼帘。这就是三眼塘了——荷叶田田,虽已入秋,仍可见几枝晚荷傲然挺立。清代才女在此征联求婚的传说,为这片水域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看似普通的村庄,竟是个名副其实的“诗乡”。
    在村口遇到一位老农,正提着锄头准备下地。听说我是来徒步的,他热情地指路,并随口吟出两句诗:“山径逶迤接碧空,秋风送我上云峰。”老人笑着说这是他自己写的,村里男女老少大多能吟诗作对。果然,漫步村中,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着诗训,白墙上有村民自创的山水诗,甚至路边的指示牌也设计成卷轴形状,上面题着咏景的诗句。
    继续前行,穿过一片柑橘园。果农们正在修剪枝条,他们介绍说,这里传统种植南桔、蜜桔,现在改种了温州蜜柑、沙田柚等新品种。虽然还未到成熟季节,但青果已经挂满枝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回程的路较为平缓,沿着山脚蜿蜒前行。几处菜园用竹篱围起,里面种着时令蔬菜。村民采用“稻油模式”轮作,这个季节正值水稻抽穗,远远望去,一片青黄相间的稻田在微风中泛起波浪。
    太阳渐渐升高,我回到了沧水铺镇区。这个现代化城镇依然保留着古朴的韵味,新旧的交融在这里显得如此自然。想起李白当年在此写下的“平林漠漠烟如织”,忽然觉得,千年的时光仿佛从未远去,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在这片土地上延续。
    十五公里的徒步,不仅是一场身体的行走,更是一次文化的寻访。益阳的山水与人文,在这秋日的晨光中,展现出它最本真而动人的面貌。

42 浏览   0 回复
相关动态
扩展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