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日申时,日影西斜,我自金山镇独往头渡镇。十一公里湖山径,竟如行走在巨幅青绿画卷之中。
初时湖面开阔,夕阳碎金般洒在碧波上。对岸群峰衔着薄云,倒影入水成双,山与水在此失了界限。野渡无人,唯见一叶扁舟系于老柳下,随波轻漾,仿佛还在等待某个不归的摆渡人。水鸟忽从芦苇丛中惊起,翅尖掠过水面,划破满湖霞光。
行至响水村段,木栈道在崖壁间蜿蜒。此处观湖最妙,水平如镜时可见云影徘徊,微风过处则泛起细碎银光。岩隙间山泉淙淙,与湖涛相应和,奏着千年不变的清音。采药人新踩的小径旁,野菊绽出金黄,暗香浮动。
过古渡口石碑,路径忽转幽深。枫香树林遮天蔽日,满地落叶踏上去沙沙作响。林隙间忽现湖光一瞥,碧玉似的湖心岛上,白鹭独立残桩,宛如水墨画中点睛之笔。山腰茶田里传来采茶女的歌声,吴侬软语拌着茶香,悠悠荡过水面。
最惊艳是在转过分水岭时。夕照恰好穿透云层,将整个湖面染成金红。对岸头渡镇的白墙青瓦亮了起来,炊烟袅袅升起,似在召唤归人。渔舟正收网而归,橹声欸乃,网起时带起串串明珠般的浪花。
暮色渐浓时抵达头渡镇,回望来路,金山湖已隐入青霭。十一公里路途虽短,却饱览了山水四时之变。独行之趣,在于能与天地全然交融,听山语,观水纹,悟得万物皆有其时。湖山依旧,而此心已非来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