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原计划去庄户南大尖、窟窿山钻林穿越,因研究生学校临时安排的新生体检取消,早晨5点50左右从家骑车出发去学校,刚出门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足百米,到永丰雾气消散,跟阳台山上应该能看见不错的云海。
体检结束,风来了,天晴了,空气清新宜人,遂临时起意骑车瞎逛,大致思路沿着清河、温榆河走,走到哪算哪,看看风景,累了就回来。
可能是“北京野外大本营”对野外人的吸引力太强,左拐拐右转转,第一站还是来到了奥森,以前没骑车来过,这次注意到,中轴线大道可以骑车,奥森里面不让进去。车放外面,小兜一圈,昨天爬山回来就睡三个多小时,走着走着有些犯困,遂斜倚在一个长椅上,开始时候觉得不雅,后来还是躺平了,眯瞪差不多半个钟头,不错,中午跟自动售货机买了一瓶可乐、一瓶脉动,找块石头,解决午餐,公园里还有直饮水水龙头,可以接水,但水瓶只能躺着放斜着放,永远接不满。
出奥森,五环辅路接北苑路、立通路,接上清河滨河路,入口不好找,路边的配套设施挺好,还有自动售货机,沿途还有装备比较专业的自行车爱好者。
舒服骑行一段,临近清河-温榆河口处,前方道路封闭,左侧有一条导行路,没多想,骑过去,发现自己到了火沙路,离温榆河下游有些远了,遂再次起意,准备沿着火沙路往东、上首都机场那边看看,下午吹起了强劲的西北风,往东骑顺风,没怎么发力就嗖嗖起来了。
骑到天竺,跟奥森买的脉动和接的一瓶水已经全部喝光,在T3航站楼南边的一个不知名商场买了点水,继续骑行。T3航站楼的交通系统对骑行极不友好,先试了试三经路,尽头是内部员工停车场,难以接近航站楼,且无法停自行车,再试了试环状公路,有非机动车禁入标志,骑到了航站楼旁边的落客区,没人管。
探索目标完成,之后往回走,南岗路接李天路,未及多远,后轮越走越不对劲,下车一看,胎里没气,想必是被扎了,完蛋,立马跟地图上搜“自行车”仨字。最近的是一家“自行车装备保养”店,距离五公里左右,慢慢推车过去,周边是高档别墅区,找到店,没开门。
继续搜地图,找到一家捷安特专卖店,181这自行车就是捷安特的,不错,又推了2.2公里过去,店在国展附近,规模挺大。开始把自行车停在门口,进店询问,对方是一个中年人,看小腿的肌肉,是相当有水平的自行车爱好者,爽快地说:“把车推进来吧”,181推进来车,说:“后带子瘪了,您给看看”,对面打量打量后轮,指着一处变形了的金属构件,说:“轮组崩了,光换带子没用,得换整个后轮”,又说:“你这辆车是假的捷安特,店里没有匹配的轮子,建议你把整车给换了吧”,路过一个人,不知道是实习生还是临时工,也说:“假的捷安特”,扫了一眼边上自行车的标牌,都是大几千,问道:“那还挺不好办的,轮组这玩意就没有通用的吗?”对方答道:“没有,我们这里修不了,建议你上周边的修车铺看看”。
悻悻出来,太阳已经接近落山了,没办法,继续搜地图,跟后沙峪附近看到一家“修自行车电动车”,听名字挺接地气的,还有一线希望,距离不到5公里,这周末走了这么多也不差这些了。推车走路过新国展,一方面欣赏着太阳落山,一边也在想,如果这家还修不了该怎么办,想出来三个方案:方案一,把车推到后沙峪地铁站,坐地铁回去,过一两天再推到顺义城区试试机会;方案二,把车原地一放,刚开学时间还不算太紧,能周中分两天、推32公里到家里,之后网上买匹配的轮组自己换;方案三,不知道怎么着,突然想起了出走社,想起了今年春天曾经去过的耕园,后沙峪到耕园66公里,推车四五次能过去,如果开一个“耕园之假捷安特”出走系列,是否也是一个选择呢?
想着想着,已经走到了,地图上标注的“修自行车电动车”店铺位置,天差不多黑了,路口这边往那边看,没看到房子,还以为已经拆迁了,到了对面,发现修车铺近在眼前,没有房子,是一个用三蹦子、快递车临时拼凑起来的小铺,感觉希望大增。跟店主说明损坏情况,店主同样说要换整个轮组,光补胎换胎没用,轮组已经变形了,对面看了看,说是26寸的,得看有没有能匹配的,于是走到了改装快递车后边,掀开苫布,里面放了几辆自行车,不知道是不是回收的,店主打量了一会,说:“尺寸匹配的倒是有,但没有你那样白色的”,181回复说:“没事,我就平常骑车溜达溜达,不在意颜色”,对面又说:“你这车看着有年头了,要不要考虑换一辆,换轮组120,换车150”,181稍微思索的一下,说:“您这几辆车是新车还是二手的?”对面答:“就150怎么可能买到新车,这几辆都是别人找我代卖的”,181遂说:“嗯,那还是换轮组吧”。对面一边手脚利落拆掉两辆车的后轮,一边念叨:“今天给你换了,过后还得找人去定一个轮组”,181连忙道歉:“抱歉麻烦您了,今天没您我们这还真不知道明天得怎么上学”,对面问:“还在上学?”181回答:“还在上高中,平常骑自行车两点一线,今天周末,天好,想着上机场这边转转,没成想半道轮组就崩了”。对面装上车轮,又说:“你这个变速也已经使不了了吧”,181回答:“四五年前就没法用了,不过没大事,换挡听说是只在山路有用,这车名义上是辆山地车,但从来不往山上骑,城里边骑一会,也用不着变速”。对面配置好链条,调了调螺丝,确保链条和轮子不会接触,又给检查了一下车闸,说:“你这辆车后闸有点不灵了,前闸还行,平时尽量用前闸,后闸少用”,181点了点头。装好车,平地上轱辘转得挺顺,交了120块钱,骑一圈试试,发现后轮一带有“嘎嘎”的响声,于是回来询问店主,是不是这个轮组还没调试好,店主把车放倒,转了几圈停下,说:“不用修”,又把坏了的旧轮组拿来,指着变速齿轮说:“看看你这个旧的齿轮都被磨成什么样了,我这个齿轮是新的,磨合几天就好了,不影响骑车”。
终于解决了天大的麻烦,骑上车准备回城,现在时间已经七点多了,得先吃顿晚饭。后沙峪这边是新区,有烟火气的地方不多,推车过来的时候注意到南侧街边有个好想来(一看到好想来就想起艾山……),旁边有些底商,骑车过去,找了家川渝家常菜米线馆,点了个娃娃菜配蟹棒米线,微辣,端上来,发现怎么是BT的辣,辣气熏得嗓子冒烟,立马小跑出去,上蜜雪冰城买了杯冰柠檬水,冷热中和,完美。
晚饭过后,借裕丰路、香江北路、来广营西路、北五环辅路骑车回去,一路顺利。今天骑行+步行运动时间统共10个钟头左右,116.6公里,强度和平常爬山差不了多少,体验感也是一点不差,运气也挺不错的,正好碰见了这家修车铺有合适的轮组,否则恐怕还真得一直推到耕园去了。回到学校,不知道怎么,写日记的意愿很强,本来没在出走社上开题,因为181的拖延症,之前怀安活动的出走报告没完成,也没法在出走社上开题,不过思来想去,日记还是更像是个出走报告,还是放在出走报告里“非本社发起的活动”这一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