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头酒旆招云饮,渡口碑文带月读   

  • 品斋戒佛 3 周前

    九月廿日晨,薄雾如醴,我自太平古镇临河吊脚楼启程。赤水河在晨光中泛起琥珀光泽,对岸贵州山峦宛如酒坛陈列。这座因盐兴镇、因酒留名的千年古镇刚刚苏醒,青石板上已响起送酒车的轱辘声,空气里弥漫着高粱发酵的甜香——那是跨越八十余年的芬芳,自红军长征时设立的酿酒作坊飘散至今。
    行至九溪口渡,见赤水河与九条溪涧在此交汇。明代石拱桥下,当年红军工兵连架设的浮桥桩基犹存。放筏人撑着满载酒坛的竹筏掠过水面,哼唱的船歌与1935年在此渡河的红军宣传队快板词惊人相似:“赤水河呀九道弯,一杯酒暖一身胆...”岸边的红军渡江纪念碑前,摆着当地酒坊每日供奉的三盏白酒,清冽酒液里沉淀着鱼水情深的岁月醇香。
    溯流北上至二郎滩,河床陡然陡峭。巨礁群如醉卧的酒坛散落河中,涛声震耳处,“二郎滩渡口”五个摩崖大字隐约可见。这里是红军四渡赤水的重要渡口,如今滩畔仍保留着1935年群众帮红军舀酒洗伤的木酒甑。当地老人指着崖壁上的弹痕:“那年红军过河,用酒给伤员消毒,整条河都飘着酒香哟。”而今滩头排列着百家酒坊的取水口,青石井栏被汲水的绳索磨出深痕。
    途经杨家湾时,忽见赤水河在此神奇转折。两岸赭色崖壁在阳光下宛如巨型酒坛,天然形成的“酒甑岩”蒸腾着山间云雾。村民在岩下祭祀酒神杜康的神位旁,并排供奉着红军卫生员雕像——当年在此疗伤的伤员们曾用土酒抵御伤痛,留下“一碗壮行酒,三千英雄胆”的传说。
    终抵美酒河镇已暮色苍茫。镇口巨型酒爵雕塑高擎苍穹,街道两侧酒旗林立。在“红军酿酒纪念馆”内,1935年红军与百姓共酿的“拥军酒”配方依然飘香;老酒坊的窖池边,深陷的地面铭刻着“红军背酒踩曲处”字样。醉意微醺时登临观景台,但见赤水河两岸万家灯火倒映河中,恍若陈年酒浆中浮动的星光。
    是夜宿于河畔客栈,听得涛声里交织着酒浆入坛的叮咚、昔日艄公的号子、以及四渡赤水的传奇。赤水河这条流淌着酒精与热血的长河,将苦难与辉煌都酿成了永不变质的甘醇。

60 浏览   0 回复
相关动态
扩展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