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龙华山   

  • 琳梓 2 周前

      早上7:30龙华地铁口出发,8:30与大家路口汽车站汇合,9:30龙华山村委会下车。沿路往左边走几分钟,到龙潭寺。香灰满鼎在前面水塘边,顶上似浑厚滴水音乐声,像谭盾音乐单音符,吸引我和Sunny在那里看了又看,听了再听,擦拭耳朵洁净内心,以致寺庙都未进去。

      四周村民房子基本都是小两层,热情跟路过的我们打招呼。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扯梗辣椒,肥藤红薯,桃树绿禾,不像有些地方金黄一片。这里此时绿色倒抽穗更多,长势喜人。从龙潭寺出来过马路,穿过田园村庄水泥路,就到了龙华山脚下。仙气飘飘,绿树环绕,分不清是雨雾还是毛毛雨,身在云雾缭绕中,不一会大家全身湿透,有汗水有雨雾,朦胧分不清。

    沿山谷小路,伴溪水而行,青石板碎断桥,一会左一会右,之字形上升,雨雾中穿梭。走走停停,左左右右,大小不知过了多少小桥,仙境一般,只缘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下面小路边是茂密灌木丛,半山腰开始上升时,路面松软宽阔,树木高大成型,菌子冒出,茶果掉落,要不是偶有塑料瓶和垃圾袋,真以为误入仙境,远离了凡间。

    9:58在山脚下,10:58半山坡歇脚,吃梨发糖,短暂停留再上升,几分钟后就有惊喜,开题人看到了掉落地上的八月瓜,抬头寻找,合而不开。有人不得不罢休,有人站立劝阻,有人爬树仰望,竹棍戳戳,各行其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七嘴八舌,穷追不舍,热闹非凡的场面,让人开心愉悦!大约11:10就到了龙华山山顶庙宇处,但不能上去,几辆大车在工作,搅拌水泥,搭建房屋,幸好雨雾压尘。站在北边是平江,东边是浏阳,西边是金井,三地交界点,往哪个方向都空气清新,哪天路都可以走一走。稻草人带我们我浏阳方向,准备探寻小路,先路餐,11:35最早的路餐,没在山顶,是在下山路边平地上。非常美的菌菇道场,一片片不同的菌子,粉紫的,土黄的,白灰的,搭台唱戏的,一群群聚集的,横在路中间,没有挡路,那里是它们的家园,我们是外来打扰者。

    最美的是路边树桩上的平菇,像菌裙,肤白貌美,娇嫩欲滴,让人小心翼翼。肺形侧耳、高大环柄菇、栗粒皮马勃、花脸、云芝、蓝鳞粉褶伞、榛蘑、红菇……这些美丽动人的菌名,让人不敢凑近,远詹最好。山坡紫色野花,垂帘幽梦,回望龙华山侧峰,半坡清晰半坡朦胧,美不胜收。

    前面人在跑,后面人忍不住随拍,和静水走在最后面,被美景拖住了腿。路边菌子野花,酸枣板栗,你不得不为之停留,下坡打滑,刺扎手,还是要悄悄拨开,见到最美丽的风景。

    下到山谷,他们买下守山大叔今日所有板栗。随后快速沿山谷下行到龙华山路口一道观,看到照片里的“力可回天”,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像闻到当归熬药香,台阶口树上挂着霹雳果,一切顺其自然。往前走再向右进到只有两户人家的山坳,前面一户好像准备大修房屋,挖掘机在热闹工作,里面一户人家只有一位阿姨守家,门口几只黑母鸡在洋姜花下啄食大南瓜。坐在屋檐下石板上,看着前面芭蕉开花结果,杜仲高不可攀,里面南瓜冬瓜堆成小山,后面灶台水瓢都跟七十岁的主人一样,历经沧桑,饱含岁月洗礼,岁月静好,幸福绵长。

    从她家右边上山,过垭口,走牵手命名的拐枣谷,两边杂草丛生,蓝紫小花列队欢迎,溪谷落差大,水清见底。几只大猫在二楼窗户上,吸引我们走进去,有黑板在墙壁上,廖静文题字的双江小学,现在成了农家小院,酿酒养羊,黄精九蒸九晒,散装饼干喂猪,都让我们觉得特别美味,连吃带拿,约定下次再来。出来路边梨子掉一地,味道不错,没人要。横过对面养羊木屋,上爬到大路,最近距离到达廖静文故居。

    他们里面参观,我站在后面池塘边看风景。短暂停留,继续赶路,右边小叉路羊肠小道,再汇合到水泥路。山顶平地往左边上防火道,16:19开始上升下行,太阳出来,汗又光临,双手撑在膝盖上,腿脚稳住,紧跟步伐,17:35下山到金井龙塘湾,18:39到路口,天黑了才到家。美味平菇黄精汤,绿色藤蔬是嘉奖,感谢大家一路陪伴,风景如画,仙境穿梭!

  • 稻草人
    张老师的文字有一种韵律感或者节奏感,读起来很畅快。
    2 周前
113 浏览   1 回复
相关动态
扩展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