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洲浮墨文光漾,古塔沉檐剑气横   

  • 品斋戒佛 4天前

    我站在井冈山大桥东侧,看赣江把吉安城切成两幅长卷。北岸是霓虹初上的现代楼宇,南岸则堆积着青灰色的历史剪影。江风裹挟着潮湿的水汽扑面而来,竟带着些许古籍扉页的霉香——这或许就是庐陵千年文脉的呼吸。
    白鹭洲静卧在江心,像一锭被时光磨淡的徽墨。走过廊桥时,惊起数只夜鹭,它们翅膀划出的弧线,恰好连接起洲头阳明书院与洲尾风月楼。书院门槛石上的凹痕深如砚池,据说每逢汛期,赣江水会漫进来与墨痕交融。而此刻,某个教室里亮着的灯火下,少年正用钢笔临摹《正气歌》,笔尖沙沙声与江涛声叠成二重奏。
    古南塔在城南高地上举着七层剪影,塔檐风铃摇晃着北宋的余韵。登塔时触摸到的砖石,每道裂缝都像用刻刀留下的编年史——绍兴年间的战火、嘉靖年的洪水、抗战时的弹痕,最后都沉淀成青苔的养料。在顶层西望,神冈山如卧龙盘踞,山腰的吴氏宗祠飞檐挑起半轮新月,而山脚下新建的商业街正流淌着金色光河。
    前往神冈山的路上,邂逅一棵标记为“唐槐”的古树。树洞裡塞满祈愿红绸,枝干却依然迸发新绿。这种生死同体的景象,在吉洲窑遗址得到更震撼的呈现:宋代龙窑遗址被玻璃罩精心保护,而窑口堆积的碎瓷片里,野菊正从青白釉裂缝中探出头来。最动人的是某块压花瓷片,八百年前的匠人指纹还凝在缠枝莲纹上,旁边却粘着今晨刚落下的桂花。
    当神冈山观景台亮起灯时,整座城市变成星空倒影。赣江成了一条缀满星光的绸带,白鹭洲是带上的玉扣,古南塔如竖起的玉簪。对岸吉洲窑考古现场亮着考古队的孤灯,那点微光与江面游船彩灯、桥上车河流光相互致意,仿佛不同时空的文明正在隔空对话。
    下山时特意绕行一段古城墙。残缺的墙砖被霓虹灯染成绯红,某块明代砖石上刻着的“庐陵县制”忽然变得透明——我分明看见文天祥在此眺望故土,解缙踏月吟诗,欧阳修折柳赠别……所有身影最终都汇入江雾,凝结成我衣领上的露水。
    回到大桥时已夜深,最后一个印象是江心捕鱼的乌篷船。老渔人撒网的姿势,与收藏在省博的《赣江渔乐图》里的古人如出一辙。原来所谓历史,从来不是棺中枯骨,而是这般在每盏灯火、每张面容、每道水纹中生生不息的脉动。

29 浏览   0 回复
相关动态
扩展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