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足领略,何时径入深山里
独怜会心少,花经风雨亦萧疏
——2025年10月18日龙宫峡谷活动前瞻
一、主要背景
“得符取代”计划南山峪口活动。
蔚县除八大峪口外,还有若干小峪,同样值得去看。本次涉及龙宫峪口、红崖峪口、浮图峪口,南山十五峰的玉泉山、萝山。
其中,玉泉山“山半有寺,石泉飞瀑,称名胜焉”(见《蔚州志》。本文文献引自镇志、府志、州志、县志、地名志、大金国志、天下军国利病书等,为免拖沓,后不再注)。萝山“蔚州称蔚萝又称萝川,其名不见古籍,惟打探口石佛寺元石幢有蔚萝道山无碍禅师字”。
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36年,普查戏楼有802座,名副其实的“八百古堡”,至1957年704座,1983年近300座,2011年233座,据说现在只有100余座,状况堪忧。
龙宫建村于清初,位于四周环山、形似盘龙的山地沟中,取名龙宫里,1945年改为龙宫,前些年已取消行政村建置。龙宫坨山上有龙宫洞,是一座明代依山而建的深山古刹,只有寂静门出入。山崖有一连串的石塘,大大小小,30多个,气势磅礴。
大探口,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第五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建村于元末,处于红崖峪口、大探口峪河边。有的志书写作“打探口”,传说是因常有兵家来打探消息。有的志书写作“大炭口”,考虑道蔚县的煤矿基本在北山,而南面的交牙山古时多木材,可能指的是木炭吧。大探口旧村主街呈十字布局,东西设堡门、影壁,北有真武庙,南为戏楼,结构完整。石佛寺在村西南坡上一公里处,寺前有古松一棵。
小探口,建村于明末,是独门堡,东堡门和戏楼一体,是较为罕见的穿心戏楼,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街呈“丁”字布局,西堡墙有关帝庙,堡内有耶稣堂遗址。
浮图,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第五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村南即有古人类居住,遗址现为蔚县文物保护单位。元代以前玉泉山西侧建有古刹飞泉观,元代时发生佛道之争,争执到元朝统治者那里,结果佛胜道败。于是佛教占据飞泉观,道教退居山脚,建立三清观,并建石塔一座,由此村名浮图。现玉泉寺为。清时玉泉书院名声鹊起,康熙年刑部尚书魏象枢、雍正年礼部尚书李望周均曾在此读书。现有南北二堡。北堡有东西两个堡门,堡中央有鼓楼,鼓楼上有文昌阁,是蔚县文物保护单位,北堡墙上有玉皇庙(已毁),西门外有双钟寺。南堡有东西两个堡门、影壁,门楼保存完好,北墙上有真武庙,还有古戏楼、近代的察南师范办公旧址等。
蔚县南北二山都有长城,南山长城据载是赵肃侯长城,明代修了若干堡寨,其中大炭口堡是蔚州四十六堡之一。今天在红崖峪口有大探口关(北齐),关东为墙体,关系为山险。浮图峪口有浮图关(北齐)。两关均呈椭圆形。
蔚县白见坨周边山体为岩溶地貌,多沟壶、洞龛。
二、总体形势
蔚县两山夹一川,南山属恒山山脉南支,至小五台山,与太行山相会。
蔚县涞源界为南山分水岭,龙宫峪口、红崖峪口、浮图峪口均向北流,汇入壶流河。
整体山势,南缓北陡。从石门山向东,各山分别为小峪南山、灵仙山(北绫罗村有灵仙县故城)、萝山、玉泉山、龙宫坨、王兰山、翠屏山。
三、规划路线
车到小探口,可以看看古堡,然后到大探口。
先向东穿入龙宫峪口,沿峡谷行进,可能有小壶需要攀爬。经龙宫寺,登龙宫坨。
备用线由此直接回大探口。
探路向西下东岭。如直下困难,先沿山脊向北,择路西下。探路段约500—1500米。
绕山至浮图峪口,经玉泉寺,下浮图村,返大探口
如时间允许,在浮图、大探口看古堡、寺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