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漫卷千里路,天地归心是吾乡   

  • 品斋戒佛 13 小时前

    稀土集团与章贡区政府机关进出同一个大院,据说新的办公大楼正在抓紧建设中,午后的秋阳正暖洋洋地照着,不甚刺眼,却给这微凉的天气添了几分恰到好处的温存。我骑着单车轻快地滑入章江路,车轮碾过路面,发出沙沙的、富有韵律的声响,像是一首骑行序曲的前奏。路旁的樟树依旧苍翠,只是枝叶间已透出几分疏朗的秋意。风过处,并不觉得萧瑟,反有一种天高云淡的清爽。
    不多时,赣州市博物馆那宏伟而现代的轮廓便映入眼帘。它静卧在章江新区,像一座巨大的文化方舟,承载着这片土地的千年文脉与红色记忆。我没有停留,只是放缓了车速,目光掠过它沉稳的墙体,心中不免遥想起屋内那些沉睡的瓷器、古籍与革命往事。它们静默着,却比任何喧嚣都更有力量。
    拐上橙香大道,这名字起得实在美妙。虽不见橙黄橘绿的景象,但空气中仿佛真的浮动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清甜气息,或许是心理作用,也或许是道旁某种植物的馈赠。车轮滚滚,很快便上了武陵大桥。桥总是能给人开阔的视野。凭栏暂歇,但见章江如一条素练,蜿蜒着穿城而过。江水在下午的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银光,从容不迫地向东流去。对岸的城市天际线,参差错落,勾勒出赣州这座古城在现代浪潮中的崭新面貌。风从江上吹来,带着水汽的润泽,拂在脸上,精神为之一振。
    下了桥,在健康主题公园的绿道上骑行了一段,并西切到音乐喷泉广场打卡新世纪网红大桥🌉。这里是市民们休闲的乐园,有慢跑的年轻人,有散步的老夫妇,还有嬉笑追逐的孩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平和的、属于日常生活的幸福。这种气息感染了我,脚下的蹬踏也仿佛更轻快了。接着连续经过黄金大桥与蟠龙大桥,每一座桥都姿态各异,连接着两岸的交通与生活,也让我从不同角度,一次次领略着章江的风姿。


    沿着滨江南路前行,江景始终在侧。路的走向,渐渐将我从水光潋滟的闲适,引向了现代交通的枢纽地带。赣州西站与黄金机场路口,呈现的是另一种节奏。高铁站建筑线条流畅,充满未来感;通往机场的道路宽阔笔直。这里,速度是主题,人们行色匆匆,奔赴各自的远方。这与我在江畔感受到的悠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一首交响乐中,舒缓的慢板与激昂的快板交替奏响。
    穿过凤岗大道,转入客家大道,周遭愈发繁华起来。当“万达广场”那几个熟悉的字出现在视野里时,城市的喧嚣与活力达到了一个高潮。人流如织,车流如梭,商业中心的霓虹虽未点亮,但那份蓬勃的消费气息已扑面而来。附近的锦江国际酒店高耸入云,与兰亭半岛这样的住宅区,共同构成了城市生活的典型图景。行至水西小学附近,正逢放学时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如同清脆的铃铛,给这条忙碌的街道注入了最纯粹的生机。
    转入东江源大道,道路愈发宽敞。远远望见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那些色彩明丽、造型奇特的建筑群,像一座童话城堡,可以想见其中充满了多少欢声笑语。但我并未趋近,而是沿着狮子岩大道,向着一段尘封的岁月骑去。
    寻找虎岗儿童新村旧址,费了些周折。它静默地藏在一片寻常的街巷之后,几排老旧的平房,斑驳的墙壁,荒芜的院落,与不远处现代化的楼群恍如隔世。这里曾是抗战时期难童的庇护所,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在秋日的斜阳下,诉说着无声的往事。我推着车,走在空寂的院子里,脚下是枯黄的落叶。时光仿佛在这里凝固了,那股历史的沉重感,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从那些破损的门窗望进去,似乎还能听到七八十年前,那些失去家园的孩子们稚嫩而坚韧的读书声。这是一次与历史的直面,让整个骑行的调子,瞬间深沉了许多。
    带着这份沉重,我继续前行。水东村和老浮桥人文艺术村落,则展现了一种“老树开新花”的生机。尤其是老浮桥村落,古老的榕树,虬枝盘曲,守护着江岸。江上那座由舟船连成的古浮桥,在暮色初临中显得格外古朴。而岸边的老房子里,却入驻了许多现代的艺术工作室、咖啡馆和书店。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奇妙地交融,历史的沧桑化作了文艺的底蕴。一些年轻的游客和本地居民在江边漫步,在咖啡馆外闲坐,氛围悠闲而雅致。这景象,稍稍冲淡了虎岗旧址带来的压抑。
    路过七里古窑遗址,只是匆匆一瞥。那片曾经窑火兴旺的土地,如今也只余下供人凭吊的土堆与遗迹了。宋时这里的瓷器,想必也曾随着赣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吧?而今,一切都归于尘土,唯有“景德镇”的盛名,还记得它曾经的荣光。
    踏上客家大桥时,夕阳已将西边的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江面一半是流动的火焰,一半是沉静的靛青。下了桥,沿着青峰大道、和谐大道骑行,经过赣州火车站,最后拐上长征大道。华灯初上,路灯、车灯、店铺的霓虹灯,交织成一条流光溢彩的河流。我在这光的河流中穿行,经过赣州中学,想象着白日里传来的琅琅书声。
    当“兴国路口”的路牌在暮色中清晰起来时,我停下了车轮。近六个小时的骑行,六十多公里的路程,至此戛然而止。我停下车,回望这漫长得仿佛经历了一整天的旅途。
    这一路,我仿佛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穿梭。从现代企业的起点,到博物馆的历史积淀;从章江的自然风光,到桥梁的现代工程;从商业中心的喧嚣繁华,到儿童新村旧址的沉重寂静;从人文艺术村落的古今交融,再到古窑遗址的千年慨叹。我看到了城市的扩张,感受了历史的层叠,也体味了寻常生活的烟火气。赣州,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它的底蕴与活力,它的伤痛与新生,都浓缩在了这短短半日的车轮之下。
    终点也是起点。我站在兴国路口,感觉双腿有些酸软,但心胸却格外开阔。那些沿途的风景、声音与气息,都已沉淀为我记忆的一部分。这或许就是骑行的意义,不在于征服了多长的距离,而在于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如此真切地,丈量并拥抱了脚下这片土地的全部丰富性。夜色温柔,我推着车,融入人群,结束了这次充实而漫长的漫游。

8 浏览   0 回复
相关动态
扩展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