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印象深刻的出行   

  • 南瓜叶 2008年12月29日

    看到课题计划的时候,除了配额之外感觉很普通的一个课题,强度距离甚至和开题人往常的风格相比,都太小儿科了。

    探路的课题是不靠谱的,真没指望下午四点之前能回京。房山的山脊特点去年天井之行早已领教,圣水峪周围的山形和千北沟同属一类。但怎么也没想到完成全程竟是这种感觉:疲惫不堪。实际感受超过了撮氏强度50度以上的课题,由此可见依据个人感受评估强度是多么的不靠谱。个体状况有峰有谷,不知道这次怎么赶上谷底了。直到现在两腿还在发酸,楼梯也没敢爬,还想为明年的首航储备点体力。

    回忆课题进程,两次陡降还是很消耗体力的,尤其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生怕分神导致闪失。钻灌木留下的印迹更多,两手伤痕累累,衣帽布满尘灰。山体养护的好,又见不到羊迹,灌木可劲疯长,给那可怜的路留下的空间只适合小白通行了。

    吃完午餐腿就感觉发酸了,自己还制造了一次攀岩的机会。实在没有必要的浪费,消耗体力,浪费时间,增加风险,原路退回用不了5分钟的事情,竟然闹得那么复杂。老孟在上面指引方向,前方探路的老独返回接应,花费了近20分钟才渡过难关。知错不易,知错即改也不那么简单。

    山梁上看到人工建筑最终确定大方向,那是真正的羊标高速了,稍陡的地方还修建了台阶,这是老乡打点梯田的小路。

    接近山底处路口很隐蔽,主要是因为借用天然石阶的上升太巧妙,再加上又处在沟底,流水冲刷的石阶一尘不染。从底下望去怎能想到这就是上山之路呢。

    连接进村的路口又像进入私宅,顺路而行和村道自然相接,更巧的是到达村口恰好是公交车站。

    车站等车的村民在为车的晚点着急,先下山的成员在为后队能否及时感到担忧。车进站了,后队陆陆续续到达村口,又一次圆满的结局。

    我完成了08年的第50次出走,也是印象深刻的一次出行。

     

  • 武林阿混
    看来只怕有点强度过大。
    2008年12月30日
  • Zodiac

    365/7≈52.1429。

    太崩溃了,几乎满勤,望尘莫及:)

    2008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