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掉队的大雁   

  • 问道 2009年6月09日
     
    6:33分到达北新桥地铁站,上下车的人很少,电梯的上方就是今天活动的集合地点。出站口站了十几个中年男人,没有发现开题人和其他社友,虽然课题组成员多数我都不认识,但那几个大都是女性,而这里没有一个女性。面前的一切让我非常迷惑,原因是出走社历来活动都非常准时,提前到达才正常,我到达地面的时间离集合时间不到5分钟了,按理说应当都到齐了,没有看到社友们,我第一反应是难道记错了集合的时间,仔细回忆了一下,没有记错时间呀,继而又想到,难道是记错了集合的出口?于是先向西再向北绕到出口北侧,并仔细瞭望其他各个出口,仍然没有发现他们。我明白了,一定是他们都是掐时间的高手,我提前到了五分钟,没见到他们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到。十分钟后我又绕了回去,希望这个时候可以在出站口见到他们,结果令我失望还是没有见到他们。可能是他们在我绕到后面找他们的时候已经集合出发了吧?!
     
    此时的我,一下子懵了,既没有开题人的联系方式,也没有带课题行进路线,胡同里的买卖店铺还都关着门,想借个电话都没有。此时的我迷茫之中,就像一只掉队的大雁,开始了自己独行之路。
    北新桥地铁C出口,向东几十米就是一个丁字口,丁字口向南是船板胡同,向东是石雀胡同,前行,石雀胡同的东口是一个十字路口,路口西侧是石雀胡同,南为新太仓胡同,东为大菊胡同,向北通到东直门内大街(鬼街),沿着大菊胡同前行,很多的老房子正在施工,大多是拆旧盖新,有些已经施工完毕,有的正在进行。大菊胡同东口胡同向南拐就是北沟沿胡同,北沟沿胡同南北方向。沿着北沟沿向南行,发现的仍然是众多的新房,里外全新的房屋,样式依然是老式样,北沟沿胡同的中段,一条向西的胡同是新太仓南二巷,由新太仓南二巷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胡同,这条胡同的西口与新太仓胡同的中段相交。
     
    相交的路口西侧就是九道弯南巷,就在我举起相机给九道湾南巷留个照的时刻,两个正在“闲逛”的中年男人的背影正好出现在我的取景范围里,我举着相机瞄准并等待他们离开我的取景范围。这时两个男人同时回过头来,一个胖些,比我还胖,另一个中等胖瘦但高些,其中胖些的那个见过,就刚才在地铁口,我还向他问过时间。他们发现了我,朝我走来。
    “转转?”
    “对,转转。你们呢?”
    “也是转转。你跟那几个人是一起的吗?”
    我一愣,他咋么知道还有别人,或许他们看到了什么,或许他们知道薛淡他们怎么情况。
    “是”
    接下来没有再说什么,两个男人继续向西走,一路东瞧西看,不时还点点头,看样子也是胡同游的。我觉得,他们可能看到了薛淡他们,或许他们知道薛淡它们出现了什么情况,不妨向他们打听一下。
    我赶上前去,问道:
    “哥们,你知道那几个人怎么了吗?”
    “你跟他们是一起的?” 他们第2次问我这个问题,
    “对呀,是一起的,可是我没见到他们,你们知道他们怎么了”
    |“他们没事儿,你带身份证了吗”,这时,胖子的挎包里面传出了异常的声音,那时手台的声音,里面正在联络着。这时我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两个不是闲逛的,他们是便衣。
    “那你就跟我们走一趟吧,核实一下你的身份证就没事了”
    于是我被带到了,C出口西侧胡同口的位置,他们用电话查询了我的身份证件,并将我的名字和身份证件号码记录在笔记本里面。
    我问到“出走社其他的人怎么了?”“那几个人没有带身份证,公民有义务随身携带身份证。不过核实完他们的身份就没事了”。
    我又问道:平时咱们大街小巷的也没见到警察查身份证呀,怎么最近这么紧,还要查身份证。
    他们说,最近新太仓附近正在进行改造,施工点比较多,人员比较复杂,经常丢东西,那些建筑装修材料都比较贵,所以加大了巡查力度。
    我疑惑着,就算有个别没带身份证的,不会巧到全都没带身份证吧。一个都看不到。
    …………
    一番核实和盘问之后,他们把我放了。
     
    顺着船板胡同向南,西仓门胡同与船板胡同相接,再往南是东四十四条,东四十四条也是一条不很宽的胡同,沿十四条东行,胡同中部,与新太仓胡同南口相接,再往东就是北沟沿胡同的南口。
     
    北沟沿胡同的南口,往北十几米就是梁启超先生的故居。故居在胡同西侧门朝东,门内门外,各有一座影壁,门外侧的影壁又称为照壁,梁宅的照壁建在胡同的另一侧,显示着主人非同一般的身份。在胡同里建照壁势必占用胡同的公共用地建,寻常百姓人家是不敢建的?所以,现在在北京城里所能见到的门外建有“一字影壁”的宅院,当年或是王府、或是衙署、或是官邸,总而言之,是“官”姓人家,不是平民住宅。而梁启超任过北洋政府的司法总长和财政总长,其政府大员的身份与这座宅院的规格相称。昔日政府要员的豪宅已经没有当年的威风。这里先是作为职工宿舍,那时院内的主要建筑尚存,只是残破不堪而已,后来这里又办了幼儿园,最后由于为解决职工住房而进行的改、扩建工程和住户见缝插针地自建了许多房屋,已经无法寻觅梁宅的原貌了。大门内侧右转既是垂花门,门内是住宅和西花厅两个院落以及后花园。大门北侧是一溜东房共计11间,据说是当年回事房,其中距门第3间的后墙开有临街券门,是当年“车库门”,车库内侧是一个连廊,通向内宅,可惜连廊现在也被改建成了住宅。大门对面的照壁右边,也是一宅院,新装修过,门边镶嵌了一块汉白玉,上书“梁启超书斋”,起初我还真以为那是梁启超读书的地方,只是觉得书斋建在胡同的对面有些古怪,后来和这里的街坊聊天得知,是那家现在的主人为了抬高房价,自己刻了镶上去的。
     
    沿着北沟沿胡同向北达到北沟沿胡同北口,至此新太仓完全绕了一遍。
     
    新太仓是明宣德年间在此设立的皇家粮仓,为别于元朝设立的老太仓而取名新太仓,入清后被废弃,逐渐改为民居。新太仓东西宽450米左右,南北长330米左右,东界为北沟沿胡同,西界是板桥胡同,南届东四十四条,北界为石雀胡同和大菊胡同。新太仓中间部为一条南北通道,这就是新太仓胡同。九道弯胡同,新太仓一巷,新太仓二巷等与新太仓胡同相接。
     
    手里没带行走计划,也找不到同伴,不记得剩下的胡同了,于是信马由缰,开始瞎转。
     
    北京著名的皇家粮仓现在还有痕迹的有好几个,并且都在这一带。比如北新仓、海运仓、南新仓、禄米仓、白米仓。
    新太仓东面隔着朝内小街的就是北新仓,北新仓胡同有几株古老的槐树,槐树南侧就是中医科学院,据说有廒房在北新仓甲16号,可惜没有找到。北新仓胡同东口,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被称为仓夹道,南行。东西方向的胡同就是海运仓胡同,海运仓胡同路北一座十几米长的影壁,有差不多4米高,不知道这是北新仓的建筑还是海运仓的建筑。海运仓已被改造成了楼房小区,只剩下几颗老槐树。
    南新仓位于朝阳门内,现有廒房9座,北数第3座对外开放,其他廒房已经出租给商家,南侧的几家改造成了饭店,据说一夜的营业额有几十万之多。唯一开放的廒房正在办免费展览。里面的立柱都被装修一新。避雨的时候与一位治安员小伙子谈起来,他土生土长在朝阳门内,对这里非常熟悉,也比较关心这一带的历史,他认为这里的粮食当年不是水运过来的,是陆路运输,因为南小街是一条极小的河沟不能漕运,而元朝修建的水系在南池子和什刹海方向,不在朝阳门这里,所以说这里的粮食靠船运来不靠谱。从他那里得知,北京目前有一位手工古法做弓的师傅,做的弓特别好,就在九条附近。真想过去见识见识,只可惜雨越下越大,浑身都被淋湿了,于是提前结束了行程。
  • lesliesnow
    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连胡同也不能逛?也不是什么机密的地方
    2009年6月10日
  • 鬼道

    “那几个人没有带身份证,公民有义务随身携带身份证。不过核实完他们的身份就没事了”。

    我印象里这个义务已经没有了,找找相关文件。

    2009年6月10日
  • 小撮
    呵呵,那天没听清楚,还以为你也被带进所里盘查了呢,原来只是胡同口啊,看来经过对5个好公民的调查之后,警戒等级已经下降了。
    2009年6月09日
  • 问道

    感觉还算修旧如旧,比破破烂烂的时候漂亮多了。不过如果是文物这么全部拆除连地基都从新砌就可惜了。

    to老独 提醒的对,还好没去。弓上的那根线也是紧的,碰不得。

    2009年6月09日
  • 不吃饭

    下次去溜达溜达,改造确实有段时间了。

    上次去还误闯进一个小院,碰到个艺术学校的大美女。

     

    2009年6月09日
  • 独行叟

    从他那里得知,北京目前有一位手工古法做弓的师傅,做的弓特别好,就在九条附近。真想过去见识见识,只可惜雨越下越大,浑身都被淋湿了,于是提前结束了行程

    幸亏你没去见识,否则定你个购买武器扰乱治安罪

    2009年6月09日
  • 算你运气,能主动的找到组织,

    下次带胸卡噢,

    2009年6月09日
  • 瑶侠

    哈哈,我们只比你早到5分钟,错过了。

    不过孤雁也有自己的行程,自己的收获。

    2009年6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