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缥缈飘峰山   

  • 品位人生 2011年3月08日
          风雨无阻!这是我惯有的风格!
          清晨,在瓢泼大雨中,汽车向目的地驰去。这雨会停吗?心里多少有些忐忑。用手在沾满雾气的车窗上抹出一个太阳,透过这雾朦朦的小太阳往外看,窗外大雨依旧。假如这轮太阳现在就挂到天上,那多好!
           车子摇摇晃晃走了近2个小时,到了向家镇,下得车来,雨停了!虽然没有艳阳高照,但还有烟雾缥缈。看来,老天爷还真眷顾我们!
    走吧,一行12人的身影倒映在水田里,沙沙的脚步声犹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开始奏响在初春的原野上。环顾四周,农舍、田野、远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犹如海市蜃楼,给人如梦似幻般的感觉!深吸一口气,清新的空气里混杂着初春泥土浓浓的芬芳!
          眺望前方,烟雾中一座宝塔跃入眼帘。走近仔细观看,宝塔应该是近些年翻修的,塔身还看不到多少岁月雕琢的痕迹。在广阔的田野里,这座七层宝塔显得有些孤独,与它作伴的是四周冰冷的石质围栏与丛丛杂草。感觉这里有点冷,有点野,甚至有些许的萧瑟。
    继续前行,走过一座水库,方才看到披着一层缥缈轻纱的飘峰山,矗立在大家眼前。据《山水洲城——长沙》书中记载:“飘峰山为影珠山的一支,位于长沙县的开慧乡向家镇与汨罗县沙溪镇相交之处,层峦叠嶂,高耸入云,如飘霄汉,故名飘峰。”“明代诗人袁准《飘峰山》诗云:秋底峰如玉女开,青鬟累累对前来。岚生古洞千山雨,瀑逐深溪万壑雷。定后远神栖岛岳,醉中清梦到天台。痴情自负多奇癖,聘得青山作酒杯。”
          站立在这座享有盛名的山峰面前,迷幻中似乎看到了在远处的山石上,一个身材瘦削、面容安详,长衫飘飘的身影正眺望远方。可是袁准?只见他环顾四周迷雾笼罩的翠林,目光恬然而平静,随后又转过身来,微笑着向我们挥手致意。随后,那身影又消失在浓浓的迷雾中。清风拂过,层叠的树枝在摇曳抖动,水珠跌落在我脸上,我又一点一点地找回了自己。如今诗人的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但是那支滑过飘峰山的毛笔留下的诗文,却镌刻在了这青山绿水间,永不漫漶。双脚踩踏在布满落叶和碎石的小道上,蹲下身来触摸一块碎石,触碰一颗小草,只想找到一处先人留下的足迹,怎奈岁月的风雨已将过往的一切湮没在了山道上。
          沿着小道上行,雨后的山道铺盖着飘落的枝叶。脚踩踏在坚实的地面,虽然有些陡峭,但并没有感到湿滑与泥泞,一行人就这样,呼吸着山上的仙气与雾气,顺利到达了山巅。看看时间,正好是中午12点。
          浓雾中,眼前出现了一座寺庙,此寺名为湘峰寺。原本以为这寺庙的每一片砖瓦都会饱含着古韵,怎想到此处早已没了古寺的沧桑,地上还散落着后人修缮遗留下来的残砖断瓦。面对这翻修的寺庙,一丝淡淡的怅然从心底慢慢升起。
          入得寺庙,只听见自己嗒嗒的脚步声显得更加空廓而响亮。几尊小小的神像,黯然地驻守着这里的空寂。没有火光的零星香烛,无力地插举着这里的败落。立在供台上的摇签筒,披着灰蒙蒙的外衣默默地忍受着这里的清冷。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只剩下残缺不全的寥寥字迹。寺庙前面,立着一座翻修过的亭子,抬头往上看,亭子的顶端画着一个呈旋转型的太极图案,这一阴一阳的图案犹如一个神秘的洞口,将曾到过飘峰山的先人们的身影,全旋进了历史的幽深黑洞里。出得亭子,前面一颗古藤缠绕的大树上固执地悬挂着一座大古钟,古钟那块断落的缺口袒露着可凭吊的无奈。捡起地上一根木桩,用力撞击着这座残钟,幽怨的声音在山野里回荡,钟声里透露着无尽的怅然!此地晨钟暮鼓的雄浑声响何时已经悄然?此处僧人此起彼伏的诵经声何时已经隐没?
          与寺庙的颓败鲜明对比的,有我们这拨现代人的欢声笑语,还有寺庙前的空地上,三个正在进行野炊的小姑娘。她们用红砖搭成的简易炉灶上,早已燃起了袅袅炊烟,这炊烟也勾起了我们的饥饿。大家纷纷拿出自带的午餐,在一个石台上分享着各种各样的美味。有谁会料想,在这座不食人家烟火的寺庙前,没有飘飘扬扬的香烛,没有琳琅满目的供果,有的是我们这拨凡夫俗子的粗茶淡饭。心里有些惶恐,有些不敬,有些不安!
          下山了,走的是另一条小道。不少挂满金黄色小花的树枝摇曳在山道两旁,绿茸茸的小草也在山坡上开始弥漫,几处废弃的农舍将它们的残墙断壁点缀在山林间。溪水执着哼着欢快的曲调一路送我们下行。一层层厚厚的苇草,在荒废的梯田里婆娑着妙曼的身姿。天空开始洒落起毛毛细雨,穿行在烟雾飘渺的飘峰山,感觉自己的心里溢满了悠然和空灵。我用21世纪的脚步,匆匆抚摩过飘峰山袒露的风骨,下得山来,已是下午2点。
          回头看看身后,云遮雾障的仙气依旧悬浮在飘峰山的上空,还是留下一片宁静给这里的神灵吧!
  • wbell
    哈哈,又想起我们的茅台同学曾经带领一群疯子在寺庙前以各国方言朗诵“我的奋斗”
    2011年3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