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出走中心村-石片梁(黄崖关)-红石门结题报告   

  • 斜阳 2011年3月13日

        按照地图上的标记,原打算是从中心村翻梁到水厂,龙门,大官塘,牛筋沟翻梁再到葫芦峪,上石片梁顺山脊往南至黄崖关西侧大垭口下景区出墩台黄土梁再翻梁至红石门,但社友穿山葵告知红石门的末车要比我查到的四点半早得多,这样又要多走几公里公路到彰作坐车,不仅如此,还得知返回红石门的路毫无悬念可言,这样多多少少让我对原路线产生了动摇,而我规划路线的本意是希望活动的强度适中,既能达到拉练身体的目的,又不至于出现拉垮身体的反作用,最好还能够有一定的新鲜感和未知性,不至于产生审美疲劳。然而几次活动下来,我发现这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今年入春三次出行爬山有两次和原计划的路线相差甚多,尤其密云的那一次可以说毫无关联,这其中虽然有交通的原因——使得某些线路的规划不得不因此做出某些妥协——临时改线或对线路规划之初就产生影响。因此不得已这次在出行前又对线路做了临时更改,而未能及时通知,在此向参与此次出走的朋友道歉。
        然而,通过今天的出走,通常情况下交通所造成对规划路线的影响到还在其次,我觉得最主要还是线路本身规划就存在问题,究其原因,即便在规划本意没有明显偏差的情况下,由于太依托于本意而忽略了当地的特定地势地形,在排除可行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也未必能达到规划的期待效果,甚至是相反的体验。这次出走就是一个教训。原本打算少走公路,而改走并未充分了解的山脊而导致在距鹰阁涧支线距离不到300米的垭口附近遇到了一个类似蒙古包的大石礅,不得不下撤至里出山更远的安家庄方向,而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不但需要放弃登顶鹰阁涧,还要更多的距离来弥补损失的高度重新回到鹰阁涧后面的山脊,因为在只能选择右下垭口的情况下想要回到公交车站只能这样走,经过短暂上升终于重回山脊,而此次山脊前后方出现的情形也不必先前好多少,依然是类似于房山那样接近山脊的顶部时不时扣上一个不规则的礼帽。这也坚定了我们下沟的选择,因为我们别我选择。下沟以后,我们仍需面对在此时看起来很高的一道南北向的山脊,这才是最靠近公路的山脊,在经历了一个很陡的下降之后,我们对是否翻越此道山脊产生了一点犹豫,一方面担心是否还会出现不可预知的情况,一方面又很难接受二十多里(老乡告知)到彰作的水泥柏油路暴走。在起初路过岔沟路口时还有些犹豫,后来大家达成共识碰碰运气看能否搭车下山。在走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水泥路之后,遇到一位师傅,以30元价格成交把我们拉到彰作。结束了又一次和画圈有关的活动。
        现在一提起画圈,我总是在感慨现如今通水泥路的山沟总是那么长那么多,即便尽量躲避它们规划的路线实际行走仍常常无法避免。或许正是无视它们的存在,而刻意几上几下,才会最终让我们老老实实的受限于它们。其实没有必要为此而规划既折腾又复杂的几上几下,在不充分了解当地地势地貌的情况下,这样做的后果只能适得其反,让我们在到处碰壁的情况下反而走比计划路线更多的水泥路。或许一次上升下降的模式更适合那些少走公路及尝试新路的路线,而由于公路的存在而造成的几上几下似乎可以在一日以上的活动尝试,才能有充分的时间来让我们合理的逃避它们的存在。最后像同行的朋友表示感谢,此次活动存在诸多不足,欢迎批评指教。

  • 小撮
    水泥路的前身是村道,村道是千百年来历代居民因地制宜理性选择的最合理路线。回避水泥路,必然会牺牲路线规划的合理性。
    2011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