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行—5月7日出走化庄-老虎背-华侨农场结题报告   

  • 龙棒 2011年5月09日

    【进程】

    一:车窗外的印象。

    从外井沟到化庄这一段路很窄,只有一辆车的宽度,如果对面来车,错车确实是件麻烦事,还好一路顺利。

    山的颜色以土黄色为主,植被稀疏,裸露着干燥的土层,感觉贫瘠而又荒凉。

    有家在山西和陕西交界位置的同事曾说他们那里管“沟”叫“川”,那是土壤缺乏植被的保护,被洪水冲刷的结果。

    这里的“川”没有黄土高原那么大的气势,不过对居住在城市中的我们仍然是难得一见,可以把它当作微缩版的黄土高原。

    这一段路感觉像是在地面下行走。

    辛庄是个很大的村子,而化庄相对较小。

    二:老虎背。

    出租车司机把我放在了村子最热闹的地方。左边是村委会,右边是一口水井。

    陌生人的到来引起了水井边几个妇女的注意,后来从村委会里,还有不知什么位置神奇的出现了很多人。同时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让我挺不自在,这是当草根落下的毛病。大家七嘴八舌的问我这哪,我老实交代。“一个人爬山胆够大的”一位大姐说,俺苦笑,其实......情非得已。

    从水井旁的路口上山,沿着像地道般的小路逐渐上升,两侧不时的有岔路拐向高处,那是通到地里的路。回退到小时候,这里肯定是捉迷藏的好地方。跃上高点后眼前豁然开朗,也看清化庄全貌,一个被山,黄土,梯田围绕的小村庄。

    山上面是大片田地,开阔又平缓,《白鹿原》里常提到的一种地势叫“原”,是否就是这样?

    可能是这里气温低的缘故,化庄的海棠树还没完全盛开,“原”上的风相对大些,感觉有点冷。

    从这里看老虎背就是若干小山包中稍高的一个,它所在的山脊颜色是暗绿色,山上主要的植被是矮小而稀疏的野草,连最讨厌的灌木都没有,真有点不适应。

    老虎背上视野非常好,能看到官厅水库,它就像是若干块镶嵌在远处大地上的碎玉,吸引人眼球的还有水库边上的那些大风车。近处的山的颜色是土黄中带一些淡淡的绿,像彩色的速写画。

    老虎背下面的山脊上有两匹马在悠闲的吃草,走近了才看见右侧的山坡上有四五个采药人,那种闲庭信步的样子让我羡慕不已。

    三:第二次上升,里井沟的“原”。

    从老虎背下到沟底向外走了不久,就看到了大片的海棠树,“原”上,“原”下两个气候,海棠花开的正艳,鼻孔里都是花的香味。

    第二次上升所在的沟一头通向龙宝山村,一头奔化庄方向,沟里遍布白色的石头,更像个狭窄的河道,寂静又荒凉。

    下一个目标是松蓬寺旧村,去松蓬寺旧村可以不翻山,朝龙宝山方向顺沟走拐个弯也能到。规划线路是要翻梁,感觉上近些。上升的高度不是很高,上面地势平缓很像是“原”,很好奇的想去看看。一直很变态的想去松蓬寺的原因,一个是觉得地名莫名其妙的牛逼,兴许有个古庙之类的东西。另一个是木美的二姨就曾经生活在那里,有亲戚的地方得去看看。

    第二次上升的起点有两条路,紧挨着,分别在山梁的两侧。左侧的路相稍小些路的上升也比较直接,另一条是大路应该是驮道,起初不敢断定它的走向,试探的沿路向沟里走了一段后,看到路开始向“原”上攀升,才放下心来。上面果然是“原”。有铁丝网,入口是铁丝网的一个豁口,不知道为何要安铁丝网,是村的分界?南北两侧山脊上都有一个小庙。

    “原”上是成片的果园和耕地,有农人在耕种,果园里有不少果树树龄都在百年左右,粉红的花骨朵含苞待放,起初以为海棠,后经当地人纠正说那叫“宾(音)子”,一种苹果树但不是彩苹果,个小口感涩但气味芬芳,当地常用来摆在房间里,车里,作用类似菠萝。海棠花盛开的时候槟子树花还只是花骨朵。

    这“原”地属于里井沟村,这一带出产的海棠果是怀来县的上品了,口感好,保鲜期长。

    这么多花俺也不能免俗,一路用相机咔嚓了不少。

    在沟壑纵横的“原”上行走,最重要的是找到正路。到处都是路,选择不正确只能望沟兴叹,强来的话那就看你的体力和意志力了。

    还好“下意识的”左拐右转,都蒙上了,远处能看到松蓬寺老村,隔着一道大沟,依偎在赭红色和青白色掺杂的山的怀抱里,顺着沟的走势上大下小,像个倒三角。

    下“原”的路好像在电影里似曾相识,踩着厚实的黄土小道,在沟的一侧左右盘旋有点像响马下山。沟底,与去松蓬寺的村道衔接,顺利的让我觉得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四:松蓬寺。

    松蓬寺老村已经整体搬迁,新村建在石洞村附近。据小面司机讲这里被人买下,用来做影视基地。

    老村里大部分房屋保存完好,村中某处,遇到一村民。见到我他一愣,嘴里说到:“我没做什么,只是砍了点柴火”。

    我想他把我当作政府的人了,误会是随着我的搭讪解除的,提到木美的二姨,老哥居然知道,并说出了木美二姨夫的名字,又是让屋里坐,又是询问缺不缺水,温暖。

    五:很多时候努力一下结果是不同地。

    告别老哥,沿村里的路上升,出村就是垭口。时间是15:21,还有8公里左右的路要走,要赶5点的末班车还是很紧张的。一刻也不敢停留,下山经过一个采石场出沟到达南窑村,然后一路向村外暴走,走到水泥路上的时候还差5分钟5点,也不知道路口出去是什么地方,一直以为出去是去沙城的公路。看来今天要在东花园住了,最好的情况也就是拦辆小面追车。一名妇女骑着摩托车从身边驶过,当时特想拦车,但是没好意思伸手,羞涩,太羞涩。真佩服搭车去新疆那哥们,得什么心理素质啊。“跑一跑吧,看能不能到公路上拦一辆小面”,心里想着腿开始跑起来。从水泥路冲出来的时候,定睛一看,这不华侨农场吗?

    远远的看到一辆919驶出来,顾不了那许多了,迎着车猛跑,边跑边挥手,后来感觉态度不够诚恳又敬个礼。

    车停了。

     

     

     

    【照片】

    http://www.bababian.com/set/3/2C509A3A0E4C3527C1DE0AC477FEE245DS

    【开销】

  • 西秦
    贫瘠的土地任水切割
    温顺的毛驴任人驱使
    恭良的人民............
    2011年5月11日
  • 龙棒
    @瑞草 照片用光影魔术手调整过大小和加签名。
    2011年5月11日
  • 穿山癸
    蒋老板的面条好吃得很哪!找机会也去吃一碗。
    2011年5月10日
  • 瑞草
    羡慕嫉妒恨---谁天才的把他们连在一块的?PP没有经过修饰的吧?向往啊!
    2011年5月10日
  • 小撮
    董怀海的事迹早于出走社网站创建,蒋俊杰则是有记载的,以“蒋老板”的称谓出现在某篇报告里。
    2011年5月10日
  • 穿山癸
    @ 小撮:幽州的杜海龙大弟找到了,但化庄的董怀海大叔和官厅的蒋俊杰大叔网站里没有下落。
    2011年5月09日
  • 龙棒
    @南瓜叶 爬山并不是为了逃避劳动,身体有点不舒服纠结着是否去出走,决定要出走了又担心能否有个伴,后来心一横决定出去走走,爱咋咋地。说到劳动,如果赶不上车住在东花园第二天大强度的劳动是逃不掉的,五一三天就在东花园过的,翻地一席(不知和多少亩),反正挺长,手上起了四个大泡,腰也疼了 ,血压也高了。
    @小撮  我估计要一个人出走了,把你的那篇报告看了两遍心里才算有点底,现在这个季节真的挺不错,建议你带着老婆故地重游一回。
    @穿山癸  谢哥夸奖,我知道您这是鼓励,呵呵。
    2011年5月09日
  • 穿山癸
    哈哈。
    被美文里的美景吸引住了。
    2011年5月09日
  • 小撮
    俺战斗过的地方,久违了。怀念化庄的董怀海大叔,官厅的蒋俊杰大叔,幽州的杜海龙大弟。。。。
    2011年5月09日
4175 浏览   10 回复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