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湘西之行,在蓝天碧水之间,群山掩映之中,一座座木屋依山势而居,以分散的、朦胧的、隐蔽的方式呈现在我的面前,像一曲淡雅美妙的音乐,像憨厚纯朴的汉子,像恬静害羞的女儿,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中,以和谐统一、浑然一体的内涵之美感染着我,给我留下很深的记忆。
狭义湘西是指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和苗族占了全州总人口的73%;广义湘西可扩展到同为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县的湖北的恩施,重庆的秀山、酉阳、彭水,贵州铜仁的沿河、印江,湖南怀化的麻阳等,这些州县人文根基基本类同,风俗习性亦大多相似;更宽泛的湘西为前土司们的辖地,故怀化的北部和张家界的西部也在内。石板小街、吊脚木楼、旷野山歌、傩面舞蹈是湘西的特色。
一路上社友照了许多木屋的图片,又在阿混老师家体验木屋,下面是综合网上相关论述写的一篇报告。
中国古代生活活动的院落建筑由一个主要建筑物“正房”和“侧座”,以及“回廊”、“耳房”等附属建筑物组成,追求左右均衡对称,表现一定韵律节奏的连续性。它适应了宗法的家族制度、政治制度和伦理思想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可能适应新社会的新需要,但需加以改造、创造性的加以利用。古代建筑艺术家的创造,是以突出建筑创作的主题所在的主要建筑物为目的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并产生最大的艺术力量,每个时代,各不同地域的优秀匠师积累了大量的造型手法,甚至有尺度、比例的规定。
每一单体建筑物,主要三个构造:屋顶、屋身,和台基,各自以鲜明的形象满足审美的要求。传统屋身部分是以木材作立柱和横梁,成为一付梁架,每一付梁架有两根立柱和两层以上的横梁,每两付梁架之间用枋、檩之类的横木牵搭起来,就成了“间”的主要构架,以承托上面的重量。梁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一层的梁总比下一层短;两层之间的矮柱,按照传统的办法,总是逐渐加高,而称为“举架”,屋顶的坡度随举架高低的比例而变化。屋顶有实用的目的,便于雨水下流。为了同一目的,房屋前面有“出檐”。建筑物两柱之间的墙壁不负重,门窗的位置和大小都可以自由处理。
吊脚楼是中国南方特有的传统建筑形式,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少数民族村民多以家族聚居,或七八上十户,或几十户集居在一起,形成一个自然村落,又以房族分立各建住舍,形成独具特色的吊脚楼群,它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除具有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注重龙脉,依势而建和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外,还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化观念。吊脚楼处于宇宙自然的怀抱中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在主观上使房屋、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吊角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吊角楼为半干栏式建筑。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
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肇始于环太湖地区,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这些充满了苗族艺术意象的吊脚木楼,给苗族人民艰辛的生活提供了永恒的生命激情。传说很久以前,苗人的祖先居住在山洞中或大树下,靠狩猎、捕鱼为生。天上张天王看见苗家人世代住山洞和大树下,生活很苦,他便去东海龙王那里借一座殿宇来送给苗人。张天王见到龙王就直说了,龙王心想:我的殿宇又大又重,量你也搬不动,于是就答应了。张天王来到一座吊脚三柱二骑的殿宇前,用手轻轻一提,就把殿宇提起来了。龙王一见,后悔不该答应。只好勉强地说:“用后还回来。”张天王说:“七天就还回来。”张天王提着殿宇来到苗寨,叫苗人仿造了一座三柱二骑(即三根柱子落地,两根柱子悬空)吊脚楼房。七天过去了,龙王就来找张天王还殿宇。张天王说:“你要,我还你。”提起殿宇顺手一丢,就把殿宇丢在一条河边,横搁在河的两岸。“你自己去搬吧!”龙王自知搬不动,只好气冲冲地回龙宫去了。从此以后,每逢雨水季节,龙王都要发怒涨洪水,让水将河上的殿宇冲掉。人们也在涨水季节不能从殿宇中过河。于是人们又在桥下安上斩龙刀,龙再也不敢直闯殿宇楼房了,人们不但有房住了,来去过河也方便了。
实际上苗人祖先因家乡遭了水灾才迁到湘西来,那时古木参天、荆棘丛生、豺狼虎豹遍地都是。先人们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兽袭击。人们为了安全就烧起树蔸子火,里面埋起竹子节节,火光和爆竹声吓走了来袭击的野兽,但还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胁。可能一位苗家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小伙子们利用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铺上野竹树条,再在顶上搭架子盖上顶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饭睡觉都在上面,从此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这种建造“空中住房”的办法传到了更多人的耳中,他们都按照这个办法搭建起了“空中住房”。后来,这种“空中住房”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吊脚楼。
由于历代朝廷对少数民族实行屯兵镇压政策,把苗人赶进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条件十分恶劣,《旧唐书》说:“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湘西的山地多,平整耕地少,为了多让出一分田地,便向坡地借势用木柱撑起一个楼阁。河道码头边的吊脚楼,是苗人早年进入湘西,由于武陵、雪峰山脉的阻断,货运客运都走水路,在河渡码头边会形成繁闹的河街,靠水边的商铺客栈,就势在倾斜的坡度上搭建起自己的房屋,将半边的屋面临空,用大木头撑住屋脚,从临河的窗口就可和船家商旅招呼答应。湘西雨水多,易造成地面的阴湿,撑起的楼阁,会形成一个隔断的空间,防湿防潮,蛇鼠虫豸也不易爬入。本次湘西山区出走的路边,不时见到吊脚楼,偶尔还见到了三层的干阑式大木楼,形制没有吊脚楼精致好看,估计内里空间大,居住舒适。在阿混老师家,光着脚踏着那刮着清漆的地板,屋内井井有条,一尘不染,心情非常好。木头跟人是有种天然的亲切感,能共着它呼吸触摸体温。我睡在木屋的大凉床上,徐徐微风穿屋而过,四周寂静,很快进梦乡。正如诗人汪承栋所写:
奇山秀水妙寰球,酒寨歌乡美尽收。
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作梦也风流。
从建筑规模看,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三柱二骑的进深约4米,五柱二骑的进深约6.5米,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前后两小间,前小间作火房,面积一般在十五、六平方米,在邻窗一面搭起一个比地面高出尺许的台,名叫火铺,火铺约占火房三分之一的面积。火铺里有一个用条石嵌成的方坑,这就是用来烧火取暖、烧水做饭的火坑。火坑中央架着铁“三角”, “三角”放鼎罐;火坑的头上称之为“炕”的方木架,用竹块悬在楼枕下,上面横放着几块薰黑的腊肉。“炕”下还悬着一个用丛树台枝做成的“炕钩”,钩上挂着“台锅片”和几个干辣子。火房楼枕上是用木条铺成的用来炕粮食的楼笆折。火铺正面(邻窗)是客位或老人座的位置,主人一般坐右边,小孩或晚辈一般坐加柴(柴尾巴)的一方,火铺下是女人的地方,是不会让客人坐的。既方便主妇做饭操作,又是对客人的尊重。后小间作卧室,卧室为防潮都有地楼板,父母住大里头 (左边 ), 儿媳住小里头 ( 右边 ) 。兄弟分家,兄长住大里头,小弟住小里头,父母住堂屋后部的“抢兜房”。 所有房间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木材建造。屋柱一般用大杉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房子四周还可有吊楼,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房子四壁用杉木板开槽密镶,讲究的里里外外都涂上桐油又干净又亮堂。楼上做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现以三层吊脚楼为例,各层的具体用途如下:
底层不宜住人,过去山村土匪强盗猖獗,山耗(野兽)横行,为了更好的保护好家人赖以生存的牲猪和耕牛,就把猪牛喂养在吊脚楼下,即方便又保险。现在太平盛世,有的农户把猪牛赶到了僻静之处,吊脚楼下变成了家庭加工厂或堆放农具杂物的地方,从卫生文明方面讲应该是一种进步。
第二层住人,正中间堂屋两侧的立帖要加柱,楼板加厚;因为这是家庭的主要活动空间,是宴会宾客笙歌舞蹈的场所。有少数人家在正对大门的板壁上安放有祖宗圣灵的神龛,供奉名路神主,按传统,神龛要设在二楼的中柱脚,一般家庭供奉着“家仙”,神龛下放着一张八仙桌,桌两边各摆一把古色古香的太师椅。来神圣的家庭祭祖活动就在堂屋进行,苗族人民认为在吊脚楼里有祖先的圣灵日夜庇荫,阖家方能兴旺发达,人人皆可健康平安。当然举办婚丧嫁娶重要仪式必在堂屋,尤其是每遇年老亡故的丧事,苗人都要在堂屋举行跳丧舞的悼念活动。因为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因而丧事喜办,用欢快热烈的跳丧舞悼念亡灵,活跃气氛。所以,《随书》志上说:“老人死,置尸棺舍,领里少年,各持弓箭,绕棺而歌,以箭扣弓为节,歌其生平乐事以致终卒。”这段史志,这很可能是巴楚人最早的“跳丧舞”,其意是远古的人们用弓箭驱邪防鬼,为亡者歌功颂德,相似于现在人们为死者开追悼会。
楼的板壁用刨光的杉木板封装。每间的窗棂子用木条拼成形状不同的图案。各间的房门均为独扇,惟有堂屋大门为两扇。富裕人家还在大门上刻有龙凤浮雕。大门上方,两头安装有两个门当木雕,门当的另一头成牛角,俗称“打门锤”。一般情况下,一家人围着火炕吃饭,这里宽敞方便。由于有窗,所以明亮,光线充足通风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大多数吊脚楼在二楼地基外架上悬空的走廊,作为进大门的通道。堂屋外的悬空走廊,安装有独特的s形曲栏靠椅,苗语叫“嘎息”(ghab xil),民间有一美称叫“美人靠”,这是因为姑娘们常在此挑花刺绣,向外展示风姿而得名。其实“嘎息”还用作一家人劳累过后休闲小憩、纳凉观景、讲述传承苗族神话和迁徙历史,以及演唱《苗族古歌》、“嘎百福歌”的多功能凉台。
第三层为天楼,透风干燥、十分宽敞,多用来存放粮食和种子,是一家人的仓库,分板楼、条楼两类。在卧房上面是板楼,用木板铺的楼板,放各种物件和装粮食的柜子,如果人口多,也装隔出住人的卧室;在火房上面是条楼,用竹条铺成有间隙的条楼,专放包谷棒子、瓜类,由火房燃火产生的烟可通过间隙顺利排出。
在湘西,最常见正房前面左右起厢房的吊脚楼,呈虎坐形、三合院。楼后建猪栏、厕所。有的厢房如此安排:楼下安放碓、磨、堆放柴草;中楼堆放粮食、农具等,上楼为姑娘楼,是姑娘绣花、剪纸、绩麻、做鞋、读书写字的地方。中楼、上楼外有绕楼的木栏走廊,用来远观、晾晒衣物等,在收获季节,常将玉米棒子穿成长串、或将从地里扯来的黄豆、花生等捆绑扎把吊在走廊上凉晒。为了防止盗贼,有的房屋四周用石头、泥土砌成围墙。正房前面是院坝,院坝外面左侧接围墙有个八字朝门,房屋周围大都种竹子、果树和风景树。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
如此看来,苗族建筑的空间分割组合,以祖宗圣灵神龛所在的房间为核心,再向外延伸辐射。家庭成员在这样的空间组合下生活,无形中便被祖宗圣灵所在的堂屋的空间引力所凝聚,从而为家庭的团结增强了亲和力。祖先崇拜的苗族传统宗教,在吊脚楼的民居建筑上被充分完美的体现出来了。
修建吊脚木楼的地基必须是把斜坡挖成上下两层;每层进深各为6尺多,各层面积约100平方米。上下两层相差约4尺多,层与层之间的山壁和外层山体用石头砌成保坎。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特点。吊脚楼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步要备齐木料,土家人称“伐青山”,最好选椿树或紫树,椿、紫因谐音“春”、“子”而吉祥,意为春常大,子孙旺;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称为“架大码”,在梁上还要画上八卦、太极图、荷花莲籽等图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头,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竖柱”,主人选黄道吉日,请众乡邻帮忙,上梁前要祭梁。
仪式开始时,掌墨师骑在新屋排扇架子上,从上放下绳子,把画好的梁木拉上去合榫斗好,然后与地上的贺梁人对唱。唱的一般都是“三元及第、四季发财、五子登科、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天长地久”之类的祝福颂祥内容。有的是唱梁木的来历,有的唱主人的屋场、屋柱、上梁的木梯等。如唱梯:“说此梯,唱此梯,西眉山上长的树,树上百鸟喳喳啼。李郎看树,张郎划墨,鲁班仙师造下此梯,共有十五步,高有十五级。木匠上东我上西,后院骡马叫唏唏,主家兴旺大昌吉。”有时候,掌墨师还和贺梁人互唱盘歌,比试歌才高下,你争我夺,毫不相让。
唱后举行抛梁粑粑仪式,即从屋梁上往下抛粑粑,下面众人抢之,抢的人越多,越表示主人要大富大贵,故主人要备用粑粑甚多。有的地方,上梁歌不是唱的,而是两人一问一答,像辩论赛一样,讲梁讲柱,讲主人家如何兴旺发达等等,此种仪式称“讲梁”,其辞称“讲梁辞”。土家人举行上梁仪式时,通常且唱且道幽默风趣的歌谣。内容按祭扇请师、竖屋起扇、上主梁、开梁口、搭梁布、抛梁粑等程式,渐次唱颂。由掌墨木工师傅赞唱鲁班先师、各色木料根源、屋场风水美好,并用大量溢美之词,祝福“主东”(主人)发富发贵,世代荣昌云云。如:一手执斧一手抱雄鸡的师傅所唱《起扇立屋词》云:“建起杨桥搭起台,主东请我起扇来。中柱站一对,檐柱站一双,亲戚朋友站两旁。此鸡不是平凡鸡,王母娘娘抱小鸡,头又高,尾又低,身穿五色羽毛衣。白日西山打食吃,夜晚梭罗树上梳毛衣,凡人拿起无用处,弟子拿起止煞气。东边修起文王庙,西边修起转角搂。斧子锉子叮当响,椽子檀条排成行。东边朵朵祥云起,西边朵朵紫云开。祥云起,紫云开,张郎鲁班下凡来。鲁班下凡无别事,正是弟子起扇时,一打封天忌,二打地无忌。天地阴阳百无禁忌。……奔头木马弟子无见煞,信发斯人长发斯人,供果满桌各就其位;斧子一响黄金万两!斧子二响长发其祥,斧子三响各位弟子排整齐,斧子四响弟子亲朋齐努力;振臂高呼:起!起扇立屋即毕。
接着举行隆重上梁仪式。主人在堂屋正中架一张八仙桌,将备好的酒肉菜肴及红包礼金,用红漆茶盘放好,置其上。在左右两中柱上各架一条长梯,由两位口齿伶俐、配合默契的木工手拉上套梁绳索,频频对唱《上梁词》,上一步,赞一段:“清早起,把歌唱,十里听见发锤响。走在外面打一望,正是东家起华堂,先赞盘中菜和酒,酒呀酒,越喝就越有,越饮美酒,天长地久”。再赞八仙桌,四季发财八面威风起楼阁。然后,每向上一步,唱一句赞词:“上一步,古战场,文武百官一起到,金桂月斧两面吊;上二步,二朵花,金花朵朵进东家;上三步,降三星,三星在户喜盈盈;上四步,四面稳,四季发财谢东君;上五步,红五星,五子登科强后人;上六步,达六合,东家百事六六顺……。待同时将主梁拉上中柱顶端,又同时嵌放梁口中后,他俩便骑坐梁上大加赞P昌:“坐在梁上打一望,主人有个好屋场,前方对着朝阳水,后面靠着水朝阳,朝阳水来生贵子,水朝阳点状元郎……”。也有唱:“上一步,望宝梁,一轮太极在中央,一元行始呈瑞祥。上二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两旁,日月成双永世享……”。嗣后,他们就赞唱抛撤(梁粑粑词》:“粑粑一对,荣华富贵;粑粑一双,金银满仓。主人梁粑粑白又白,我拿回家中哄堂客,堂客看见一餐噘(骂的意思),你拿东家的做么见……”。赞词亦庄亦谐,有韵有白,咏吟相间,妙趣频生。唱毕,即同步下梯,赞歌互答:“下一步,一步一停,中央有个邓小平,领导人民真英明,责任到户百业兴;下二步,成对成双,事事顺遂喜洋洋……下三步,三回圆满,祝福东家有吃又有穿”。然后众人齐心协力将一排排木扇竖起,这时,鞭炮齐鸣,左邻右舍送礼物祝贺。立屋竖柱之后便是钉椽角,早先土司王严禁土民差瓦,只许益杉皮、茅草,叫“只许买马,不准差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后才兴盖瓦,然后装板壁。富裕人家还要在屋顶上装饰向天飞檐,在廊洞下雕龙画凤,装饰阳台木栏,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之意境。
吊脚楼的形式多种多样,多依山就势而建,根据地形有半截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尺吊、临水吊、跨峡过洞吊等。钥匙头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单吊式”,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称为“双头吊”,单吊式和双吊式并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单吊式和双吊式常常共处一地。如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此为“四合水吊”。另外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支撑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此为“二屋吊”。
建吊脚木楼讲究亮脚 ( 即柱子要直要长 ) ,屋顶上讲究飞檐走角。吊脚楼窗花雕刻艺术是衡量建筑工艺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有浮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工艺,雕刻手法细腻,内涵丰富多彩。有的象征地位、有的祈求吉祥、有的表现农耕、有的反映生活、有的教育子孙、有的记录风情。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歌舞竞技、神话传说,栩栩如生,蓄意深刻。吊脚楼前后亮柱,当头挑檐,三面围成一米多宽的走廊(俗称踩栏),檐柱上刻有东瓜,挑枋上画上凤鸟,白脊青瓦,檐角上翘,工艺十分精美。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前的小木屋在上世纪80年代纷纷换成了砖瓦房,但样式没有多大变化,三间大房,中间是中堂,两边是厢房,只是把木头换成了砖。现在富裕家庭盖“楼房”成为一种时尚。典型的楼房为上下两层,各四室一厅一厨一卫,二楼上还有一个大露台,而且房间里配置现代化家具家电,楼外面围了一层密密的钢筋栏栅。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吊脚楼,因此受到冷落。交通便利的村镇,在水泥路边,一座座雨后春笋般拨地而起的现代小楼之间,总有那么几幢破陋的吊脚楼,在斜风秋雨中默默守望,隐有几分难以支撑的局促和飘摇。一栋木屋就是一道历史镌痕,一个往昔的故事!可以想象,当年它是一个温暖的家,家庭成员们相依为命,一代一代,春播秋收,艰苦度日,有多少辉煌或黯淡,平凡生命的第一个足迹就烙印在这里。屋内主人即使年老,也常常能回忆起那段艰难而温馨的生活,他们是被生活的风风雨雨剥蚀得如历经沧桑的吊脚楼一样苍老,然而,谁能否定他们那被岁月剥蚀得发黄的创业史呢?谁又能忘记那盛满泪水和欢乐的摇篮曲呢?木屋凝固着湘西人民的血脉与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