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老独的足迹—11月26日出走车厂-北窖-英水-口儿-河北庄结题报告   

  • 南瓜叶 2011年11月28日

     2009年2月14日我在做什么已经无可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我没有开题没有分担课题,这在出走社的个人档案有明确记录。是否进山了呢,这倒不好回忆。我没有记日志的习惯。还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天我没有分担课题和那个节日没有关系。我知道的节日太少,而且主要是农历的节日,节日情结非常淡漠。那天是正月二十,从老独开题回复里查到我在忙家务,在家我几乎不用操心,包括日常家务。这里的家务估计是来客人了,只是回想不起来具体所指了。

    终归我没能赶上老独在情人节那天 ,当今年轻人这个特殊的日子所开的课题。自然也错失了一路的风景,壮观的冰瀑与那神奇的苍柳。

    老独报告《情人节里觅所爱—2月14日出走车厂-北窖-英水-口儿-河北庄结题报告 》里提及的“走到一个废村,那是老的北窖村,如今已是陋室空堂,蛛丝儿结满房梁,唯见一对河北徐水的夫妇在此牧羊。废弃的田野中有大片无人问津的果树,有柿子、花椒、山楂、杏、核桃等树,看到那些挂满枝头的核桃被风雨侵蚀,看到那些被鸟儿啄剩下的柿子皮泛着橙黄色,勾起了我秋收春采的欲望。”也是我非常向往的地方。

    重走这条线路也是想念老独开题的日子了。

    【进程】课题组成员尚未到齐,就提前出发了。没有征得社友北潞冠的同意,只是通告了一声。并不是因为天冷,候车室温度合适还有座椅,主要考虑金陵一带如同房山人民的后花园,家居此地的北潞冠也经常享用当地人民的后花园,如同自家的后花园一般。我们也想尝试一下探路的乐趣,自然想把北潞冠这个认路的甩掉。大家就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样,都提前半小时到达集合地点,北潞冠不用转车,自然时间最好掌控,被甩无疑。

    金陵我路过了几次也没真正看过,这次几名首次抵达此处的社友自然很容易被忽悠,大名鼎鼎的金陵岂容错过。看了其实还不如留存一份念想,这座在明末就遭劫难的皇陵,地面建筑地下宫殿早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任人想象的空间。

    这里或许真的是风水宝地,几百年后在此建厂的燕山石化,大企业为国家做了大贡献,当朝还真出了几位上至朝廷下至帝都,官至顶级的大人物呢。

     “这里,将来很有可能成为房山人民的香山、八大处,成为房山人民闲暇时休闲、踏青、旅游、度假、锻炼以及谈情说爱的最佳去处。”

    老独当年的预言已经被现实所证实,呜呜泱泱的人群似乎山顶开办了集市一般。我们也是其中的一员,只是我们更像闲逛。溜溜达达,既无统一装备,也无前呼后应。一字排开,步调一致,晃晃悠悠,直达山脊。

    山脊不同于盘山小道,开阔的很,百十号人马微不足道。休整、找路,进到沟里就是另一番天地。似乎以山脊为界,一侧熙熙攘攘,欢声笑语;另一侧完全是一种自然状态,人迹罕至,空阔恬静。

    当年米宽的的村道也回归了自然,人在自然面前渺小的很,只是很多人不认可而已。与天斗与地斗还什么其乐无穷,老天跟没听见一样,最终败下阵来的会是谁。

    苍柳依从了自然的旨意,没有摇身变为当下时髦的银杏,依然在那里惬意的生长,欣赏着周边的变故。我们欣赏着苍柳补充了能量。

    进村又回到人间,不同于现实社会的原生态村落,生活在这里的村民还那么质朴纯真,与世无争,在他们眼里净是善良。我们也尽量留存一些不招乡亲们厌烦的过客形象,来去匆匆。

    沿途密集的村落,村里密集的院落,显示了这里曾经的繁荣。气候的变化,资源的耗竭,人们只能背井离乡到处谋生。祖祖辈辈留存的梯田,果树孤独的守候着留在墓地里的祖先的遗骸。

    英水或许沾了银狐洞的光,漏进了一些现代气息。庄园、寺院、农庄,人气更旺些。口儿那条沟离着镇里最近,沟口还是正常的村落,里面山坡上残垣断壁一片片废墟。

    【附录】这条路线爬升1000米打不住,估计有1200米,有碎石灌木(没找到老独当年下沟的路口),实际强度要大一些。按20公里7小时,1200升高,灌木碎石均取中,撮氏强度56度,二锅头级别。

    【开销】901六里桥东-燕化北庄3.6元,837燕化北庄-胜利桥0.8元;房13河北镇-良乡西门2.4元,616良乡西潞园-岳各庄桥东1.0元

    合计7.8元

  • 岳麓山人

    从地形上看,是条爽朗的线路。

    2011年11月29日
  • 南瓜叶

    爬山虎因为单位加班没能成行,确实非常遗憾,很久没见了。

    2011年11月29日
  • 独行叟

    老友爬山虎没能出走很遗憾。

    2011年11月29日
  • 胡子

    我常去金陵附近,那里作为锻炼的地方还行,就是燕化的味道太大了!

    2011年11月28日
  • 京都水怪

    需要老独的点评呀

    2011年11月28日
  • 北潞冠

    我一路狂奔,劳累不已呀。

    2011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