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足迹--分队过程回忆   

  • 南瓜叶 2011年11月28日
    足迹有两种,硬化的路面是足迹,是长久踩踏叠加的足迹。落叶上的搅动、土层上留存的脚印、登山杖着力点的浅窝等等也是足迹。
    午饭之后,右尼、棉芯、住在青山和我组成了后队。青山不习惯北方山体的连续上升,棉芯感冒未愈,我和右尼协同收队。
    前队在登顶之前和后队有过一次会合,看到我们已经跟上,前队出发继续探路。棉芯当时开玩笑,我也要享受一下,坐在前队曾经休息的石头上略微歇息。
    青山感慨道,还是走快点好,还能休息一下。
    接近山脊时,沟已经发散的像一个扇面,哪都看不出路,又哪都是路。我尽量跟着留下的脚印前行,靠近山脊,听见前队在等我们。我和右尼交换了位置,右尼和棉芯前行与前队会合,我和青山向山脊缓慢移动。
    我们走的右侧,山脊左侧传来闲逛逛的声音,建议我们向左侧靠拢。当时我们已接近山脊,横向移动不是很便利,便依然沿着脚印先上的山脊。山脊和右尼棉芯会合,奇怪的是没有见到前队其他队友。此时和闲逛逛先前说话的地方隔着几块巨石,听不见声音看不见人影。
    沿山脊向左侧移动,右尼发现向下的路口,感觉我们要向左和前队会合,担心无谓下降损失高度,放弃向下的路口,继续横向移动。过程中发现前方没了脚印,未引起注意,以为在山脊左右均可通行。疑惑中我快速向前,想尽快和前队取得联系。看到沟里正在移动的闲逛逛和穿山癸,没有见到其他社友。相互通过话,确认进沟,招呼右尼、青山、棉芯下沟。错误从此开始。
    和穿山癸闲逛逛通话后,听到穿山癸招呼闲逛逛向穿山癸的方向靠拢,未解其意,以为沟里的路在穿山癸一侧。
    三人到达已经见不到前队的踪影,我也没注意穿山癸和闲逛逛移动的方向,错以为进沟后转弯消失在视野中。
    发现落叶上的脚印通向右侧山脊,但难以判断移动方向,不知道是从山脊下来还是上了山脊。我沿着脚印上到山脊,没有发现路口,山脊落叶较薄,没有脚印痕迹。我返回沟里和三人会合,还对进沟深信不疑。
    沿沟前行,发现路痕,没有脚印,疑心,看图,知道偏离规划路线。再返回右侧山脊,比上次回到山脊的位置略微偏南(当时不知道确切方向,曾以为是西,看懂了规划路线,沿西向山脊下撤,然后右转进沟)一些,发现山脊有路,也有新鲜脚印,随招呼三人返回山脊前行。此段反复不仅仅消耗了时间,浪费了青山的体力非常可惜。
    沿山脊前行一段后,一直没有右转下降的路口,发现方向错误,不是向西而是向南。当时看到山脊有路的位置,曾注意两侧情况。向右没有路口,脚印不明显或者没有看到脚印,向左路脚印均清晰可见,因此,发现方向错误之前,一直以为是前队的脚印。
    事已至此,和右尼协商后,决定将错就错,沿山脊下撤。那时不知道山脊海拔多高,也不知道山脊的路通向哪里。但山脊的路况,路标,新鲜的脚印使我们没有任何恐惧。
    悲剧再次发生,沿山脊行进过程中,错失了右转路口。其实刚刚偏离不久就发现了,没了脚印,感觉路也挺好,就没再寻找脚印的去向。5分钟后,确定我们选择了摘栗子的小路,甚至断头路。右尼果断决定停止前进,坚决不能钻灌木。这是一个及时英明的决定,否则后果难以预料。
    纠错越早损失越小,纠错越早阻力越小。
    但是这次的后果不再是损失了些时间,额外增加的爬升使青山的体力透支。我和右尼返回找路,棉芯和青山缓缓回撤。找到路口后,右尼返回接应青山,我和棉芯前方寻路。
    看到敌楼时,接到穿山癸的第二次电话。第一次,知道我们还在山脊,但不知已经偏离。这次已经明确偏离规划路线,至此我才知道我们即将返回大水峪。
    一般情况进山我的手机就设置为飞行状态了,节省电源。从沟里返回山脊后,我开通了手机,联系穿山癸未果。后信号消失,又转为飞行状态。
    不知道路口时,希望有前队留存的信息。知道偏离规划路线时,希望尽快通知前队,不要无望等候,耽搁全队的行程。
    第三个敌楼在一处高高的山尖上,我真担心再次爬升,也真希望在此有脱离山脊下降的小路。两者都没发生,小路继续横切没有进沟下降,一直沿山脊延伸。
    看到右尼和青山和我们相差不过2分钟的距离,隔空对话后,我和棉芯再次出发。过一个小山包后,我们追上了org的队伍。知道我们跟踪的脚印就是他们所留。20多人的队伍,目前尚余8人。一mm体力明显不支,前后7人陪伴。看着他们的行进速度,感觉右尼青山能赶上他们,相互作伴同行。其实青山当时的状况可能比我们看见的mm还差,只是最后看到右尼和青山时,青山的状况还没到那个程度。
    我们是在最后一个小山包和右尼青山分队的,那时看到前面有队伍登上小山包。我们登顶后,估测右尼青山和我们相差15分钟的距离。太阳已经落山,远远看到青山红色的外套正逐渐向下移动。知道每一个爬升对青山都是极大的考验,尽管从第二次纠错,右尼就已经替青山减负。但是,两个骨瘦如柴的老头别说背谁下山,搀扶一把的能力也不具备的。陪伴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精神上的支撑,体力方面确实无可替代 。
    我们没有留下继续等待,我知道多留下一个多一份选择。棉芯感冒未愈不应该承担更大的风险。我也想早点下山,当然那时候那不知道具体从哪下山,进村联系车辆,山下接应。
    其实,等我们到达植树的山坡时,知道没有办法在山下接应了,下山的小路不止一条,每一个分叉到山底都会相差甚远,想会合也只能进村了。
    我们下到山底大概五点半,西南方向一轮新月暗淡无光,最后一刻钟的下降,基本借助周边灯光的散射照明。
    过铁路,寻小路,下路基,上公路,向左还是向右?棉芯很用心,在山顶注意到右侧是村庄。在村口牌楼下,两个村民牵着两匹马迎面走来,热情为我们指路。进村,再次询问车站方向,一男性村民把我们送到路口,指明方向才去忙自己的事情。
    早晨刚刚经过的村庄,晚上回来一片陌生的感觉,直到找到车站也没能回忆起来早上是从哪条马路去的铁路道口。
    和右尼老师再次联系,看着远处山坡上缓慢向下移动的灯光,心有不甘,最终还是上公交车回城了。

  • 留留

    赞同!“希望出走社多些南瓜叶和右尼这样人,感谢你们。”另外,提议每次出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2011年12月01日
  • 棉芯

    感谢南瓜叶老师!

    2011年11月30日
  • 岳麓山人

    在岔路口,前后队员的信息联系很重要。

    2011年11月29日
  • 穿山癸
    地图标记不是关键点,他们很快就过来了。后来的下沟时,前后还有联系。
    2011年11月29日
  • 闲逛逛

    我做了不少标记。估计我挂在树枝上的课题的地图,后队没有看见,也许在那个点之前已经误入歧途了。我也赞成设计一个出走社自己的路标标识,只是最好不是随风飘扬的那种。

    2011年11月29日
  • 好友

    前队也大意了,应该多做些标记就好了。

    2011年11月29日
  • 武林阿混

    文字很详细,但要配合地图才能看懂。

    2011年11月29日
  • 不吃饭

    很悬~幸亏我没去,要不肯定也是最后下来的。

    看这前后脱节的问题比较严重

    按照那边的情况每个城楼附近都应该有个下山路吧?

    2011年11月28日
  • 右尼

    老南您已经尽全力了。

    2011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