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签
  • 常凯申也是伟人,但同样因败为岛夷,多少功绩尽为抹杀,且被描绘成流氓与蠹国之贼。
    2016年9月29日
  • 另话:“我们”作为全称代词,其实却未必特指我们,作为一种主观表达习惯,在语言表述中,只是代表了与“我”立场同类的人较多而已,这个不必须要逻辑证明。同理,在说“你们”的时候,也不一定是指你们,也可能是指你所在的机构而已,并不指向某些单个具体的人。因而,需要根据语境来看。
    2016年9月29日
  • 哈哈,发个小疯癫吧。腊肉是伟人,但也不是什么好鸟。当年始皇帝是伟人却也残暴,刘季是伟人依然是一个流氓,隋二代是一个伟人为国鞠躬尽瘁,但至今被批荒淫之主,朱开国也是伟人同样无法掩饰其鄙陋残忍之气。
    2016年9月29日
  • @鬼道 我觉得这是个技术问题,没那么严重吧,类似软件设置,默认打开,但可以关闭。或者一个楼门口发调查问卷的,你不想填,告诉他,以后就不会再问你了。目前还是有人想用这个问卷的结果来确定自己的出走安排,就是它存在的一点意义。如果每个人都关掉了它,也就不存在骚扰了
    2016年9月29日
  • @patch 同学好厉害,我来提个问题。如果一个违法行为在行为过程中对违法造成的损失进行了补偿,那么这是一个违法行为吗?
    2016年9月28日
  • @闲逛逛 不是说要去厦门吗?我也想去厦门。
    2016年9月28日
  • @闲逛逛 不是说要去厦门吗?我也想去厦门。
    2016年9月28日
  • 年底最后两周挥霍年假,打算登玉山,如果进山证申请不下来就徒步南横,还去哪儿依据时间再定。厦门中远之星往返,有想搭伴的吗?
    2016年9月28日
  • @patch 也没说不能提意见和建议呀!可以注意方式方法吗?一定要以自己的学识打击到別人才能显得自己很厉害么?
    2016年9月28日
  • 为了避免因为误解吵架伤感情而吵架,避免了什么?
    2016年9月28日
  • 被代表惯了的人,总是在被代表的语境里生活的人,容易养成动不动就代表别人的语言习惯。语言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注意避免语言表达上的谬误,更容易避免思维谬误。
    2016年9月28日
  • @安之若 这不是语法的问题,是语言表达是否清楚的问题,不然会造成很多误解。那么是造成误解好呢?还是表达清楚些好呢?为了避免因为误解吵架伤感情,我觉得值得较真
    2016年9月28日
  • @安之若 "我觉得她是我们出走社的骄傲"这个表达很棒啊,因为是“我觉得”,所以我(patch)没有被包括进去。如果说“我觉得毛泽X是我们出走社民的骄傲”,我绝不会有前面那些唐僧式白扯的,因为那是一己之见,与我无关。
    2016年9月28日
  • 比如我我没见过的风铃,我觉得她是我们出走社的骄傲!那因为有某些人不认同。。。我就不能用我们俩字么。。。还要投票做个统计?人活得累不累呀。。。我就用我们,谁不认同谁去统计去。
    2016年9月28日
  • 看后不知道说什么。。。为一点小事朋友间互相伤害真的好吗。。。争论赢了又怎样呢。。。一定要互相P K到最后只剩孤家寡人么。。。每个人都在错误中成长,可谁愿意在挑刺中成长?只有这一种沟通方式么?
    2016年9月28日
  • @patch 人是要不断成长的,所以,不是完人的人,在知道自己的问题后会不断改进。如果认为自己不是完人就把一切批评置于脑后,那就不是一个想成长的人了。,,,
    ‘人是要不断成长的’是指俺的脚丫子吗。哈哈,
    2016年9月28日
  • @patch 完全可以私下跟叶依沟通的语法问题,真没必要在这里来回纠结。
    2016年9月28日
  • @patch 完全可以私下跟叶依沟通的语法问题,真没必要在这里来回纠结。
    2016年9月28日
  • @叶依 人是要不断成长的,所以,不是完人的人,在知道自己的问题后会不断改进。如果认为自己不是完人就把一切批评置于脑后,那就不是一个想成长的人了。孔子曰,朝闻道夕可死也。所以,我觉得,“知道”以后应该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事,只有完人知道自己有问题才会烦恼。
    2016年9月28日
  • @patch 这么揪着字眼也太累了吧!那以后大家要天天挑刺才高兴啊!
    2016年9月28日
扩展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