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讲谈1:一个你所不知道的石景山(讲稿)   

  • 木头奇奇 2005年12月14日
    一个你所不知道的石景山
     
     
    • 大河:永定河
    • 名山:西山八大处
    • 古道:青龙山-慈善寺古香道
    • 老街:京西文物街
    • 钢城:首钢
     
    引子
    悠远的介绍:
    简单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悠远,去年5月在绿野注册,到去年秋天开始参加绿野的户外活动。最喜欢山水秀丽,又有历史人文特点的地方。到了绿野后,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就有木头奇奇。
    可能在座的不少人认识木头的时间比我还长,也可能只是听说其人,并不了解,我还是做个介绍吧。木头从小生长在北京的石景山,这里就是他的家乡,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这里的山水,热爱这里的历史文化,在外出游玩的同时,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相关材料。为了能和大家分享他自己的心得,他策划了今天的这个活动,并把选题定为《一个你所不知道的石景山》。
    实际上北京有两个石景山,一个大的石景山是指行政区划上的石景山区,一个小的石景山是位于石景山的一座小山。对于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的人来讲,这座海拔183米的小山简直不值一提,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座现在已经很不起眼的小山在北京的历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才会用石景山来命名京西这一片地区。到底是怎样的情况,请今天活动的策划和主讲木头来给大家讲讲。
     
    木头发言
    石景山历史文化及重要的地理位置
    我的家住在西山脚下的石景山。京西石景山因境内有石景山而得名,石景山又叫梁山、骆驼山、石井山、湿经山,就在现在的首钢厂区里面,历史悠久,被古人赞为“燕都第一仙山”。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宗教名山,山上留存了大量的文物遗迹,明代正德、万历两位皇帝先后都登上过石景山,万历皇帝还留下了“灵根古柏”的石刻。石景山在北京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单纯因为它是宗教名山,更为重要的是历史上的石景山曾经对北京的安危起到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讲,这就要提到北京市内最大的一条河——永定河,讲到这里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个了解永定河文化的网站:“永定河文化”网,同时介绍两位今天的特邀佳宾刘德泉老师、侯秀丽老师。
    刘德泉老师是原门头沟区教工委书记,退休后担任永定河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侯秀丽老师,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老师,协助研究工作,同时是一位永定河文化爱好者。有关永定河的内容请二位老师讲解。

    两位老师讲话

    悠远接球:
    听了两位老师讲的永定河的情况,我们了解了石景山区中一条大河的情况。其实在石景山区不仅有大河,还有名山,名山之中更有大量的名胜。在这之中,最有名的当属八大处。一提起八大处,大家都很熟悉。有没有谁知道,八大处坐落在京西哪三座山上?
    老三山说法:西山余脉翠微山、平坡山和卢师山,来历
    新三山提法:虎头山、翠微山、青龙山,
    作为石景山人,木头享受到地理上的便利,下面请他给大家讲一讲八大处。
     
     
    木头发言:
    西山八大处
     
    京西之山统称西山。由西山余脉翠微山、平坡山和卢师山所环抱的八大处是北方佛教胜地,可谓人家喻户晓。位于二处灵光寺内的佛牙舍利塔自然也是名誉海内外的。
    大多数人只知道凝重庄严的新塔,却不知道毁于八国联军之手、建于辽代的灵光寺招仙塔吧。
    佛牙舍利原奉藏于辽都燕京灵光寺中的招仙塔下,即灵光寺院内的旧塔基下。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灵光寺招仙塔被炮火击中,塌成一片瓦砾。寺内僧人在清理塔基时,才重新发现了盛放佛牙舍利的石函及舍利佛牙。函内套放一沉香木盒。佛牙即在其中,木盒上有“释迦牟尼佛灵牙舍利”字样及北汉天会七年四月题记。
    1964年,由中国佛教界发起,在灵光寺故址重建新塔,用来珍藏佛牙舍利。新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砖塔,挺拔秀丽。有人说他风格简洁朴实,也有人说他足够现代化!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就有八万四千佛舍利。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涅盘后遗留下来的两颗灵牙中的一颗,另一颗被保存在斯里兰卡,堪称佛教圣物。我国境内各地的舍利塔还有很多,像陕西法门寺舍利塔存放的是指舍利。千百年来,舍利塔作为一个象征,寄托着中国的佛教徒们对释尊与佛法的虔(读:前)心尊崇。
     
        舍利塔北侧的“心经壁”和“罗汉墙”是近年来新修的,舍利塔、心经壁和罗汉墙三者珠联璧合,成就了佛、法、僧一体的“圆满”。
     
    “不知雍和宫,却晓灵光寺”的故事。我曾有缘在山西五台山结实了两位来自西藏哲蚌寺的小喇嘛“更登扎花”和“家样”。他们在五台山朝台期间随房山云居寺的居士来到北京,除了专程来看我之外,另一个目的就是想让我带他们去灵光寺看舍利。而他们并不知道舍利塔地宫只有八月十五前后的两周才开放,但我还是带他们去看了舍利塔。那在地宫门入口处皱眉头的佛弟子的表情真有些执着。在西藏喇嘛教中不知雍和宫(北京最大的喇嘛庙),却晓灵光寺,足见舍利塔在佛弟子心中的地位。我也曾因种种因由两度未能看到佛牙舍利,再盼佛缘吧。
     
        大悲寺是八大处的第四处寺院,原名隐寂寺,创建于宋辽时代。(文物保护的小故事)大悲寺大雄宝殿中的十八罗汉端坐于云石之上,谛听释尊讲经说法,传递出各有所悟的神态,或慈、或悲、或愁、或怒;或有所思,或舞器作法,个个活灵活现,堪称旷世之作。“文革”伊始,红卫兵造反派涌入八大处“破四旧”,神像被粉碎、石碑被拉倒、经书被焚毁,就在十八罗汉也将面临粉身碎骨之际,北京文物工作队闻讯赶来,把十八罗汉平安地“请”上卡车,连夜护送到了广化寺藏经楼。文革后几经辗转,才把他请回了大悲寺。
     
        六处香界寺:创建于唐代,初名“平坡大觉寺”,元代为“平坡寺”,明代为“大圆通寺”,清康乾两朝先后更名为“圣感寺”和“香界寺”。平坡寺,是香界寺元代的称谓。香界寺夹在平坡山和翠微山之间。
        香界寺的香岩初地殿前西侧是一方青石碑,石碑阳面为“大悲菩萨自传真像”,石碑阴面为康熙御笔“敬佛”二字。“大悲菩萨自传真像”是典型的明代佛教雕塑艺术珍品,其艺术风格与法海寺的明代壁画一脉相承。
     
    证果寺:又称秘摩崖,藏于密林掩映的卢师山腰,历经沧桑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是京城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院之一。
     
     除一处长安寺(不开放)、八处证果寺外,其他各处均在一线上。
     
     
    悠远接球:
    刚才木头为大家讲了石景山区最负盛名的八大寺庙,其实在北京的整个西山地区,寺庙众多,石景山也不止这八个寺庙。这是因为辽以后,因为政治上的原因,北京地区基本成为全国的佛教中心,许多寺院是在皇家的直接支持下兴建、兴盛起来的。到了明清时期更有不少得势的太监在北京建庙。自古名山寺占多,不少庙宇就建筑在了西山这一地区。人们为了祈福求愿往往要不辞辛苦地前往寺庙去进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香道。因为石景山地处京西的交通要冲上,自然也会存留下香道。
     

     

    青龙山-慈善寺古香道
     
    现在我们把这条进香的古道,叫做古香道,当年它是众多香客前往妙峰山的一条重要通途,在妙峰山众多香道之中,被称作“中南道”。其上山的起点在北辛庄,京城的香客、游人出了阜成门,走到北辛庄,在这里开始上山,沿山路辗转蜿蜒,就到了位于青龙山东麓的辘轳井沟。从辘轳井沟再曲折西行,一直通到模式口、通到三家店,直至妙峰山。
    当年沿途有着众多的寺庙、摩崖石刻,可惜的是大多已成为了遗址,甚至无迹可寻。现在保留还较为完整的遗迹,也有一些,如狮子窝、双泉寺、慈善寺等。此外,还有两座横跨深涧之上的古桥:一座是念佛桥,另一座是万善桥。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后,古桥至今依然保存完好,供路人行走。
    大家看,这是位于青龙山东麓辘轳井沟的狮子窝(PP)。那里现在只遗留下了摩崖石刻,共刻有177字,其中以“佛”字最为醒目,字高1.6米,据说是北京最大“佛”字之一。其上方刻有“狮子窝”3字。而以前此处还有供走庙会的人们歇息的一个茶棚。
    走过了狮子窝,下到谷底,就看到了念佛桥。
    念佛桥本名宝胜仙桥,也叫面子桥,据说当年有一个王爷,进香路过此地,深感进香不便,于是为方便香客进香出钱修了这座桥。因为桥旁边有石刻念佛二字,故名念佛桥,为青龙山福惠寺到翠微山宝珠洞必经之地。
       
    福惠寺在狮子窝和念佛桥之间,曾经很有名气。现在经过岁月的流逝早已让它成为了过去。但我还是提一下,在提之前先讲一个人,一个和西山许多名胜多有关系的人。他最被人们熟知并常常提起来的,就是他为慈禧老佛爷上妙峰山进香,出资建了一条进香路,对外一般是称安德海建的,实际是他出的钱。可能已经有人知道了,这个人叫刘诚印。
    原名刘多生,同治光绪年间,慈禧太后身边的一个大太监,拜北京白云观方丈为师,并取法名刘诚印,道号素云道人。他后来曾继任白云观第二十代方丈,并由龙门派创出了龙门分支霍山派,成为一代宗师。由此,宦官信奉道教也有了宗派。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也为了解决太监们日后出宫栖身存活之处,他曾在北京城内外修建了太监寺庙二十座。
    刘诚印曾和另外两名太监,购买了太平院庙产,再次重修后易名为“青龙山福惠寺”,把大雄宝殿改为关帝殿,同时修建狮子窝塔院。这是座道教塔院,北京西山的道教塔院极为罕见。今仅存狮子窝塔院院门。下面讲到的另一个桥也和刘有关。
     
    从念佛桥向上攀登,翻过去就是一个叫陈家沟的村子。再向西,经板凳沟、满井茶棚,就到达了万善桥。现在的万善桥初称双泉桥,也是刚才提到过的清宫太监刘诚印所建。(PP)
    在这之前,当地有一平桥,是沟通古香道的必经之路。桥下沟深水急,常有人渡水而亡。明代一僧人造了一座接引石佛,祈求神佛的帮助。在石景山区现存石佛中,堪称上乘。
    清代太监刘诚印出资重修双泉寺,就重修了一座石桥,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万善桥。由翠微山去天泰山慈善寺进香必经这座桥。万善桥使深谷变通途,给山谷两边的人们带来了很大方便。小桥砖石结构,护栏外侧镌刻着“万善桥”3字。万善桥为单拱,拱券巨大,总高将近10米,相当于三四层楼那么高。
      50年代,有位古桥专家来此考察、认为:万善桥虽小,但在北京古桥中结构形式独一无二,是北京最美的古桥。
      

      废寺——双泉寺

    刚才提到的双泉寺,位于万善桥附近,因双泉山而得名,山因双泉得名。双泉寺始建于唐代,金代成为了金章宗时期八大水院的双水院。明代太监将泉水修整成两口井和一个雕有龙头的蓄水池。如今的双泉寺寺庙已经破旧,但是整体结构基本保存。(PP)
    昔日,双泉寺前还设有茶棚,过往的香客和来此踏青的人们,会在这喝上一杯清香的双泉茶,歇一歇脚。
     
    京西古刹——慈善寺
    慈善寺深处石景山区的天泰山中,也称天台山,紧邻双泉寺和万善桥。
    整个布局坐北朝南,各殿宇按“北斗七星”排列,这也是巧依山势而为。原寺中有一口大钟,上铸“天台山慈善寺,康熙三十三年”,说明该寺在清初就已建成。
    寺内四眼井泉:大悲泉、圣水泉、僧泉、将军泉。
    寺庙集佛教诸神、道教诸神、民间诸神为一处,供奉大小神像161尊。
        最奇特的是,三进后殿藏经阁又称伏魔殿,它是慈善寺最吸引人的地方。大殿正中塑有魔王坐像,高1.9米,身穿黄袍,面向东南。传说殿内供奉的魔王爷就是顺治皇帝的肉胎,清世祖顺治皇帝曾在京西天泰山慈善寺出家圆寂,并在伏魔殿墙上留有诗句。(PP)
     
    天下业林饭似山  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  惟有袈裟披肩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  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五千日  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  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  生我之后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  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又不去  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  一日清闲有谁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  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  无忧无虑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  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  皆因夙世种菩提
    个个都是真罗汉  披搭如来三等衣
    兔走鸟飞东复西  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  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州汤放桀  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今多少英雄汉  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脱换紫袈裟  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  因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  南征北讨几时休
    我今撤手归山去  谁管千秋与万秋


     

     
    传说毕竟是传说,但确实有一位历史人物和这座寺庙有密切的关系。这就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他曾多次隐居寺中,并留下了“勤俭为宝”等多处摩崖石刻。PP
    小故事二到天泰山
        这里每年三月十五至十八都有香会,来此进香的香客络绎不绝,香火极盛持续至今。
    在香道上,因为人们常年往来,在交通便利之处逐渐人口密集,形成村落。最有名模式口。名称来历。历史文物众多,形成文物街。下面木头介绍京西著名的文物街。
     
     
     
    木头发言
    京西文物街
     
    田义墓 宦官文化陈列馆
    田义墓、法海寺(重点)、冰川陈列馆和承恩寺都在模式口大街上,俗称做“京西文物街”,这里同时也是京西古道的起点。
    在老舍名著《骆驼祥子》中提到的磨石口,现在叫模式口。昔日这里作为京西重镇,古道横贯,驮队不断,如今这里变成了首钢家属区。
    从模式口大街的西口进,先到的是田义墓。田义墓东邻法海寺,是一处以明代太监田义墓为中心的明、清宦官墓群,建于明万历年间。墓园坐北朝南,依山临街。
    田义是陕西华阴县人,生于嘉靖十三年,九岁入宫,历事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至司礼监掌印太监,为人较正直,备受皇帝信任。田义死后,万历皇帝赐宝,还多次派人祭吊,并为其建亭堂、立碑亭,墓制规格之高,在中国历史上颇为罕见。现存建筑有门楼、华表、文武石像生、棂星门、碑亭、享殿、寿域门、宝顶及地宫等。田义墓前置有石香炉、石五供、石供桌、石碑等保存完好,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建筑规格。墓园另一个特点是,园内石刻雕刻精细,内容丰富,保存完好。石刻内容多为八仙、八宝、乐器等吉祥图案,尤其是中碑亭内碑座上的“螳螂捕蝉”图,雕刻得活灵活现,可称石雕珍品。螳螂跃跃欲试,蝉懵然不觉的样子都被雕刻的栩栩如生,尤其是蝉翼的纹络,丝丝缕缕清晰可鉴。
    石景山向来有“法海寺的木工,田义墓的石工,承恩寺的地工”的说法。墓园环境清幽,游人少至,如在清晨或黄昏前往最为惬意。在墓地的围墙边,我又寻到了夏天去清西陵听回音壁时的影子。


     

     
    法海寺 明代壁画
     
    先看三分钟短片
     
    法海寺坐落在石景山模式口翠微山南麓,是明朝得宠太监李童修建。
    寺院依山而建,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两侧有伽蓝殿、钟鼓楼、金刚殿等建筑。这座古刹因年久失修,大部分建筑破损严重。值得庆幸的是殿内的壁画不仅保存了下来,而且整体画面毫无脱落,色彩艳丽如初,是我国保存最完好,价值最高的明代壁画之一。
    壁画分布在殿内墙壁上,共有9铺,佛龛背壁的3铺,画的是水月观音,文殊、普贤菩萨。水月观音面目端庄慈祥,身披轻纱,花纹精细,似飘若动。东西墙上,画的是传说故事中的天帝、帝后、天王、信女、力士和童子等,共有35个人物,高的近2米,低的只有50厘米,并有祥云、花卉、动物等衬托。殿北两铺,为“礼佛护法图”,有30多个人物,刻画生动,肌肉服饰都富有质感。这些壁画是明朝宫廷画士和民间画士精心绘制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至今虽已500多年,仍色彩鲜明。美术界认为,法海寺壁画与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法海寺壁画画册在英国伦敦的博物馆都有收藏,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相媲美。
    谈到文物保护,还有段不寻常的小故事——宿舍管理员救了明朝壁画。“文化大革命”期间,法海寺是北京九中的宿舍,一个叫吴效鲁的老人是学校的宿舍管理员,法海寺大殿的钥匙就在他的手里掌握着,不熟悉的人他决然不让进大殿看的。当年一群“红卫兵”气势汹汹地来到法海寺,要毁掉殿里的一切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东西。
      吴效鲁见这些人吵吵喊喊地已经爬上了山门,他们推倒殿里的各种塑像然后砸烂。他平静了一下焦急的心情,快步跑到大殿,打开了殿门,把殿内正面供台上的四大菩萨像推倒一座,自己先动手砸了起来,这时“红卫兵”已经冲进了大殿,吴效鲁赶紧对他们说:“破四旧、立四新,我跟你们一样。”红卫兵一看吴效鲁跟他们一样,就推倒了一些罗汉像胜利而归了。后来人们问起吴效鲁这事儿,他说,我是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为大殿里特别黑,壁画上又落着灰尘,不留心的人看不出墙上有画,红卫兵只顾砸塑像了,其他也就没留意。反正塑像砸了可以再塑,可壁画毁了就不能再复了。
    吴效鲁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直义务保护着壁画,没有分文报酬。他保护壁画,掌管大殿钥匙二三十年,直到晚年病重才下山,终年74岁。
    藏于八大处灵光寺的释迦牟尼“灵牙舍利”和法海寺宫廷壁画印证了当时佛教文化和皇城文化的较高境界。
    乘336路首钢小区站下,沿模式口大街步行到法海寺。
     
     
    冰川陈列馆
    1954年,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等鉴定的这处第四纪冰川擦痕距今约250万年。在翠微山东南脚下,永定河引水渠畔,有一个南北微倾的山麓基岩凹地。凹地东南的一个小山坡上裸露着坚硬辉绿岩。岩石表面有许多刨蚀而成的深、细、长的痕迹,大都指向东南。岩石上的这些痕迹看似平淡无奇,但它却举世闻名。冰川擦痕由冰川夹带的块石地运动时相互磨擦或与冰川槽谷基岩间磨擦形成,痕迹多呈钉子形。冰川擦痕是研究古气候、古生物、古地质、古人类的珍贵资料。
     
     
    承恩寺
      承恩寺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模式口大街东段,北京九中对面。寺内有四个古碉堡占角而建,碉楼顶层遍布了望洞孔,寺中后院是个很大的练武场,据传寺内还有地道连通各处。寺中天王殿内有四铺龙形壁画极为珍贵,反映了明代壁画艺术的多种风格,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承恩寺自古就有“三不”之说,即“不受香火”、“不做道场”、“不开庙”,这就是庙门常年紧闭不开放的原因吧。也有人推断,此处可能是明代政治史上的特务机构,是东厂西厂的外围据点,兼有皇家情报机构的功能。
     
    模式口大街,同时还是古代通往关外的京西古道的起点。前不久茶马古道的驼队进京还从此经过。
     
    石景山不仅有过去悠久灿烂的历史,还曾有着现代化的建设,虽然因为种种原因,首钢这个企业需要部分外迁,但它毕竟在石景山留下了历史的痕迹。(补充首钢的经济价值及重要作用)
     
     
    钢城——首钢
     
    石景山既有名山、大河,又有老街、古道,更有对北京经济贡献起重大作用的首钢。
    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也为北京创造一片蓝色的天空,首钢将在2008年前后陆续迁出北京。
    有关首钢是否搬迁的讨论一直是个沉重而又复杂的话题,且历时长久,一讨论就是20年。始终让决策者犹豫的是首钢给北京带来的实际经济利益和搬迁难度。而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一个如此庞大的企业搬迁获成功的范例可供参考,这使得首钢外迁的工作决策变得小心翼翼。
     
    社会贡献每年最少60亿
    在北京乃至全国,已有80多年冶炼史的首钢始终是一家令人尊敬的企业。其主导产品是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设施建设的首选用材,分别占国内市场约1/13和1/7的份额,并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4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19亿元,同比增长39.9%;实现利润12.47亿元,同比增长21.6%,均创出了历史最高水平。从1979年到2003年,首钢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358亿元,为北京市、新中国的冶金工业,乃至新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有北京市领导这样评价:首钢对北京的社会贡献额每年最少为60亿元,其中包括上缴财政收入20亿元,支付工资及劳动保险费20亿元,福利性支出、培训费及贷款利息等20亿元。


     

     
      污染问题始终争议不断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首钢的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当时便有“首钢建成、首都搬家”的说法。随着北京社会、经济的发展,申奥的成功,首钢发展与首都环境以及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首钢必须整体搬出北京。” 这是1999年初北京市人代会上十几位代表共同的声音。他们指出,首钢对大气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污染必将“影响北京城市化的进程,影响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
     
    首钢涉足非钢领域
    1993年,首钢开始涉足芯片产业,并将大量资金投向机电、汽车、建筑业、保险等多个非钢领域。甚至有“首钢不再以钢为纲”的说法,但几年过去,尽管投入金额很高,但投资收益却很有限。
     
    迁走涉钢产业势在必行
    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首钢开始了产业外迁的尝试。位于唐山的县级市迁安随之浮出水面,顺利取得首钢首次外迁的200万吨产能。目前,迁安钢厂已经于2004年正式投入运营。
    首钢搬迁方案已制定完成,总部经济仍然留在北京,高污染的钢铁冶炼项目将迁至河北唐山南80公里的曹妃甸。目前,这一搬迁方案已经报批国务院,计划用5年的时间完成。也就是说2008年还未能完成全部外迁计划
    首钢的加工业不动,其中放在顺义发展的汽车用板、建筑用板项目只是企业的调整,而不是搬迁。首钢搬迁的主要是高污染的钢铁冶炼项目。
     
    企业所得税仍在总部交
    国家税务局已经批准了首钢享受国家特殊政策的申请,即企业所得税还在总部地区交,但增值税不包括在内。这种优惠政策在其它地区早有先例。
     
    首钢搬迁拟分三个阶段
      2005年底压缩200万吨钢产量。
      2007年底再压缩200万吨钢产量。
      2010年底涉钢部分全部搬迁。
     
    (以上是今年1月25日《京华时报》记者在对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采访时透露的)
     
    首钢历史
    首钢的前身为龙烟石景山炼铁厂,始建于1919年,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当时的北洋军阀为了扩充实力,组建了官商合办的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于当年9月在石景山开工建设炼铁厂,于是石景山竖起了一座日产250吨的炼铁炉,这是今天首钢一号高炉的前身。


     

     
      首钢历史上的第一
    ■1958年,建成第一座侧吹转炉,结束了石钢(首钢前身,石景山钢铁厂)有铁无钢的历史。
    ■1964年12月24日,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在石钢建成,揭开了我国炼钢生产新的一页。
    ■1979年12月15日,首钢2号高炉移地大修改造工程竣工投产,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高炉。
    ■1992年10月18日,国内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银行——首钢总公司华夏银行正式开业。
    ■1992年11月5日,秘鲁铁矿公司采取国际招标方式公开拍卖,首钢总公司在竞争中获胜。秘鲁铁矿公司是中国在海外投资的最大企业。
    ■1994年,首钢钢产量达到823.71万吨,超过鞍钢居国内首位。
    ■2004年7月28日,首钢第一台单机架冷轧板生产线竣工投产,结束了首钢没有冷轧板材的历史。
     
    现如今的首钢注重环保和绿化,历过数十载的辛勤耕耘,梳理成今天花园式的工厂。
     
    “绿色首钢游”以来,有数万人登上了石景山。如今,山上还有藏经洞、南天门、碧霞元君庙等古迹。
     
    讲谈活动的设想
     
    §通过邮件、跟帖和面对面的方式,听取批评、意见,把讲谈活动做成系列活动;
    §未来几期的预想:
     北京及周边的名山、路线及高山花卉
     帝王陵:十三陵、清东西陵及汉墓
     佛教艺术与北方寺庙群
    §变换形式:实地讲谈,如京西古道;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故宫。或推荐更适合的形式。
     
     
     
    接下来的内容
    §PPT :《近几年来的斩获》
    §DV作品
    §摄影作品
    §提问,互答
    §对讲谈的思考与启发
     
     
5361 浏览   0 回复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