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和完善出走社新人支持系统的设想   

  • 小撮 2010年10月13日
    由于出走社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网络社团,在其他网络社区生活的经验并不能很好的移植到出走社,反而往往对理解出走社构成障碍,所以新注册的社友要花很大的精力来学习出走社的理念、制度、文化、规则,以适应在出走社生活的要求,这一任务如此艰巨以至不少朋友难以承受,注册之后便在一头雾水中一去不复返。
    虽然我们相信缘份,享受在如此困境中仍然顽强独立坚持下来适应了出走社生活并如鱼得水的那份默契,那份相见恨晚,那份眉来眼去心领神会,虽然我们坚持不向点击率、人气、浮名低头,不会为追逐世俗荣耀而在原则方面做出任何让步,但是我们仍然应该为那些满腔向往而来,却仅仅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帮助而无法适应、黯然离去的社友感到遗憾,我们应该体谅他们,试想一下,如果是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疏,语言不通,无人理睬,那会是一种怎样别扭的体验?
    在出走社这样一个对新人施以诸多限制(不能发言,只能看部分帖子、出走之后强制写报告)而略显“欺生”的环境下,如果不建立相对应的支持系统,对新人加以理念和知识上的辅导、情感上的抚慰,以平衡严苛的制度环境所带来的紧张、不适,那么必然会产生后继无人、青黄不接的局面。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新老交替是一个自然的生命活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果只有老人淡出,而无新人补充,组织的生命必然走向衰落枯竭,出走社北京社友的主体是2007-12-19实行嘉宾强制写报告制度及2008上半年实施报名问卷之前注册的,此后,注册人数虽仍保持稳定,但新注册社友驻留的比例却大大降低,2008年,由于2007年注册的那部分社友仍然保持活力,所以课题的报名情况无明显变化,从2009年开始,随着老社友的活性降低,新人补充不足、“人口老龄化”的弊端便开始显现,课题报名出现持续萧条。
    而此时,长沙出走社却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似乎与我上文中的分析不符。长沙现象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
    其一、长沙当地的野外活动组织较少,那些“户 外”俱乐部多以秀装备、远程旅游、爬雪山、爬名山为主题,出走课题独树一帜,在活动类型上无可替代,处于垄断地位,不存在“竞争”,所以出走社严格的制度可以大行其道,社友别无选择,只能“忍受”,忍啊忍啊,就习惯了;而北京则不是这样,虽然出走社的制度是独一无二的,但出走课题这样的活动,也有不少其他团体在组织,并不具备垄断性质,而出走社的严格制度却令不少人望而却步。
    其二、长沙出走社除了出走社官网之外,还有一个沟通场所—QQ群,很多长沙社友是先加入QQ群然后再注册出走社官网的。QQ群这个场所在阿混等社友的运作下,十分活跃,线上发言踊跃,线下也多有交往,对新人起到了良好的辅导作用,令新人对如何报名以及出走要写报告等关键问题一清二楚,在报名过程中遇到困难,也随时能得到解答。相对而言,我创建的QQ群疏于打点,沟通不畅,没有很好地起到引导新人的作用。
    鉴于以上分析,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萧条局面,本社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新人支持系统,措施及设想如下:
    作为第一个举措,我已创建一个新人咨询专帖,向社区嘉宾开放跟帖权限,以便新人跟帖提问。
    其二,我创建了一个“新人辅导”社群,征募社区居民和社区公民作为志愿者,将其QQ号及MSN在线状态随机显示在网站首页的明显位置,以便新人有疑问时随时在线咨询,给新人一个便捷的沟通汇道。
    其三、制订切实有效的方案加强“出走社新人辅导班”QQ群的辅导作用。
    其四、推动建立社友线下常规就近交往机制,划分区域,设立制度,鼓励邻近社友发展除了野外课题之外的交往。
     
  • 岳麓山人
    阿混在长沙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阿混分社的提法我觉得欠妥。
    2010年10月13日
  • 武林阿混
    长沙成员活跃还得益于我们将出走报告发布在其它网站,许多人是因为看到了我们图文并茂的报告而来的
    北京分社在这方面做得不够.
    2010年10月13日
  • 岳麓山人
    2010年10月13日
1816 浏览   3 回复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