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基地、冰湖捕鱼与湖面冰墙   

  • 穿山癸 2013年1月28日

    绿化基地、冰湖捕鱼与湖面冰墙
    ——20130126出走

     

    四个多月前的九月上旬,曾随小撮出走密云水库区域,但因为多处人为和自然的堵截,我们只是在南面库边完成了一个小折返。如今正是四九寒冬,小撮又一次开题出走,一行14人完成了库区冰上的穿越。

     

    绿化基地

       

    初秋时节的上次出走,遭遇制服和便衣的堵截,说里面是非开放度假村,逼得我们期转八绕、钻了一段灌木才走上库区里的县道,曾看见攒动的人群,曾听闻鸡鸣犬吠,也曾远望传说中神秘的石骆驼大楼。这一次,因为湖面结冰缩短了路上行程,穿越内湖直接就到了恒河西山半岛,再一次错过了近距离围观石骆驼大楼的机会;也许即便这次想靠近还是不能近前吧,领导干部培训中心不是我等草民可以出入的场所。

    都知道密云水库是帝京的饮用水源地之一,上面第一张照片上“建设生态环境 保护首都水源”的大牌子也可佐证,但恒河西山半岛北端的几个大字招牌表面这里分别是国家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和水利部的密云绿化基地。场地一个比一个宽广,建筑一个比一个高级,设施一个比一个齐全。这一代绿化倒是很好,显然是多年前的成果,却很少见新栽的树苗,事实上也难有空地安置它们。有处不见人影,有处有三两人值守,有处有寂寞凶狠的藏獒向我们狂吠。更北端,有一处修建于2012的坟墓,男墓主生于1937,逝于1973,不只是何等人物,女墓主的牌位空着,自然是要到百年之后才能见分晓。

    不知道基地的房间里住满了宾客时,如何保护水源,不吃不喝不拉不撒不睡?

     

    冰湖捕鱼

    冬日里的水库结了厚厚的冰,虽然近些年水位严重下降,广阔的冰面仍然壮观,冰面上一层完全颗粒化的白雪上随处可见车辙和凿开又冻上的冰窟窿。曾远远看见刺眼的反光,那是有人将轿车开到了冰上。更多的车辙印来自三轮农用车,是来库区捕鱼的附近村民。


    刘全录制的视频(原址观看

       

    还是第一次看到在冰封的水面上拉网捕鱼,视频里看到的是收网的一端。冰面凿开一个冰窟窿之后,用一个叫做“穿梭器”的电动工具将网绳拉倒另一处,再凿开一个冰窟窿,一端下网,另一端收网,收网的同时又下网。我们看到的这种细网捕获到的是一种叫做Chī(ì)-zǎo-gōng鱼的小鱼,大约十来厘米长,售价8元一斤,密云城里有工厂收购加工,据说还出口到韩国日本。

    水库里捕鱼是需要捕捞证的,一张捕捞证的年费是4000元,捕捞只能在秋后到开春的一个时间段进行,现在一天多了能收获一百多斤小鱼。不过冰湖捕鱼并不容易,不能遥控的穿梭器定向定位是个问题,鱼儿是否落网也只能听天由命。午餐前有走友经过的一处,当时的捕鱼人还是一无所获,让吃鱼爱好者大失所望。所幸徒步结束时终于遂愿,但价格涨到了9元一斤,还是九折价。

    看见刘全视频下有人回复“小鱼都不放过 脑残的一群没一个制止的!”这可真是既冤枉捕鱼人,又冤枉出走人。回帖人大概是个“环保主义者”或“动物保护主义者”,却不知道这种Chī(ì)-zǎo-gōng鱼的成年体型就这么大。要真环保就得多学些知识,需知小黄鱼总也长不成大黄鱼,真正的捕鱼人绝不会竭泽而渔,他们懂得更多。即便捕鱼人捕捞未成年小鱼了,也应该尊重捕鱼人的权利,他们凭捕捞证捕鱼也是为了生计,贵国不是强调生存权是基本人权吗?断路拦截运输肉狗的车辆或者将宠物遗弃到动物园里才是真正的脑残。

    根据捕鱼人的发音,Chī(ì)-zǎo-gōng鱼应该是“吃藻公鱼”或“赤藻公鱼”,当时我们无从知晓。大家追问,捕鱼人也没有更多解释。同行的云手知道的最多,并电话询问家人,告知是三个字的“X公鱼”。看到它们满腹的鱼籽,我觉得称之为“公鱼”是要打问号的。不甘心谷歌搜索公鱼,结果不仅有“公鱼”,维基、互动、百度百科还都有条目叫做“池沼公鱼”,属鲑形目胡瓜鱼科公鱼属,俗称黄瓜鱼。文字和图片与我们看到的很相像,吃起来真有点儿黄瓜味,也是出口日本、韩国的创汇产品。

     

    湖面冰墙

    上周出走密云水库里的西恒河岛,走友注意到『两水间的“河峡”处形成半米冰墙』『且冰墙和冰面接触的地方居然是一洼水』,并为冰墙的形成展开了讨论。今天我们见到的更加壮观,冰墙在冰面上曲折蜿蜒,似乎无边无际:

     

    以前也曾见过冰墙,记忆里都是在河岸边,其形成比较好理解,生长中的冰面受到冰下水流推动,遇到坚硬的陆地,只好改变方向并因此折断,但那些水面较为狭窄。但密云水库的水面要宽广得多,冰墙多是在冰面中。下面是我想到的一些因素:

    密云水库乃是在山区的下游筑坝拦水而成,其库底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水深不一,不同位置存在温差。冷空气将临时,水面在不同时间结冰,最后连接为一体,连接处自然存在缺陷。日夜温差造成冰面热胀冷缩也能导致冰缝产生,我们中午前后气温最高时走在冰上时经常能听到闷雷般的裂冰声音,似乎有些恐怖(其实冰层很厚,捕鱼的冰窟窿那儿估计厚度在30厘米以上,不必过于担心)。冰下水温差及上游来水等导致的冰下暗流推动冰层应力集中。最终结果自然是在缺陷薄弱处隆起,彻底断裂,形成冰墙。冰墙附近是否仍有液态水取决于该处水流速度和冰墙形成时间,流动缓慢且冰墙形成较早的地方会重新结冰,上右图开始时显然是液态水(表面无雪),但现在又可以行人了。后来在另一处冰墙附近,我看见目测超过篮球场大小的无雪冰面,显然也是上周日雪后形成的,并亲眼见到捕鱼的农用三轮车从上面驶过。

    当然我的知识也远远不足,欢迎对管见拍砖,提出更严谨的解释。

     

    附录

    一张合影:

    图片全集:之一 * 之二 * 之三

  • 荷包

    合影像一串企鹅,就是都不够胖胖的。

    2013年2月05日
  • 树影

    出走内容很丰富呀

    那个style是迎接蛇年到来吗                       

    2013年1月29日
  • 安静de危笑

    明明都是母的还非要叫公鱼

    2013年1月29日
  • 看景

    哈,感觉这姿势是集体藐视右手边人身高的吧,潜台词:“才这么高?”

     

    2013年1月29日
  • 穿山癸

    @一览众山,雪面上阳光刺眼,手搭凉棚遮挡一下。

    @云手,多情鱼、多春鱼、出走鱼,都是好名字,池沼公鱼太文绉绉了些。

    2013年1月29日
  • 云手

    昨天刚好赶上招待嫂子全家,买回来的鱼成了压轴的一道大菜。哄的我家老爷子特别开心,还特意多喝了两杯。边吃鱼边给他们看我拍的捕鱼视频。嫂子是山东青州人,刚开始她管这种鱼叫“多情鱼”,后被嫂子爸爸纠正,当地人称作是“多春鱼”。我想是因为鱼肚子总是子的原故吧。但我还是喜欢嫂子对其“多情鱼”的称呼。出走真好,我一个人出走,一家人尝甜头。COWBOY叫它”出走鱼”。

    2013年1月28日
  • 钟山

    那手势是何意思?

    2013年1月28日
  • 穿山癸

    @sahalayufu,北地企鹅只想吃鱼不想捕鱼,不知大漠里的你抓鱼怎么样?

    @京都水怪,喜欢“龙虎斗”的老广们肯定会有意见。

    @米格21,就别馋别人了哈。

    2013年1月28日
  • 米格21

    那鱼油炸着吃真心不错!

    2013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