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远离我们的那些节日又被重新捡了起来,不仅如此,连那些特殊人群的节日都被惦记上了,比如儿童节,居然在5月31号,就有人以过节的名义吃,喝还有玩,想必是闷闷的日子里要些标记吧。既然被过节,当然就要有些过节的感觉,我选择了休闲,起码是心理上轻松。
正好有个昌平的课题,不但距离不远,而且开题人明确是闲逛,要尽量慢,否则无法按计划坐上回程的车。7:55集合,地铁去集合地点,一小时富足,所以闹钟就6点半,后来想了想还提前了10分钟。
心理一轻松,行动上自然就松懈,磨蹭到6点50出门,等到了昌平线,才知道我有可能晚10分钟左右。看着小说,也就不觉得心里煎熬,虽然在空荡荡的车里我换了好几次座位。当无意间视线从手机上移开,余光发现开题人乐呵呵地站在路边的树下看着这辆车,猛然间觉得不像幻觉,骤然抓起书包就往车下跑,售票员小姐冲我直喊白羊城站还没到,还有一站地呢,我已经边解释着边跑下了车。
给开题人说起刚才经历,才知道昌11路的车站名是小范围内认可的,白羊城站其实是白羊村站,也就是从山上迁下来的村子,白羊沟站其实才是白羊城站,也就是我们这次集合的地点,这个我们这些局外人是不清楚的。
因为迟到,也就很愧疚,特别是对距离北边远的出门较早的队友更是替他们感觉不公平,一直想补偿,所以见了开题人,我第一句话就是我请大家吃冰棍,这个其实也就是想让自己心里的负罪感减轻些。其实从追上前队,我的心里都没有轻松,除了低头赶路,心思整个就是游离的,游离于出走的环境,以至于一路上除了对那个碰撞试验场地有些感觉外,其他都忽略掉了。
前队的人都非等闲之辈,连开题人都诧异在满目桑葚和野菜下,他们居然能视而不见。
终于在白羊沟村原址追上大家,说是原址,我什么都没看出来,除了一座小亭子,对了,还有龙宫景区,其实就是大石头中间的一小洼水,不知道为什么取名龙宫。龙宫里用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形容一点不过分,烧烤的,旅游的,把个龙宫差点掀翻。我们只能选择逃离。
沿龙宫上去,沿路都有涓涓小溪相随,路都被私家车占了,小溪则被私家车里的人占满,糖耳朵很同情北方人那怕一点点水都游性十足,可怜的被大自然抛弃的北京人。
小溪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没了,我甚至怀疑这溪水是人工泵出来的,因为不见源头哦。没了小溪的路渐渐就变得很安静,没了汽车,没了游人,自然少了喧闹,最多有找上游水的私家车确认一下没水,然后无声息地掉头回去。
宁静的山路渐渐的似乎脱离了凡尘,不管是蓝天下的太阳暴晒,还是白云下的丝丝凉风,抑或是阴云密布下,都显出惬意的舒适。路边的绿草茵茵,野花点点,路中间的粉色公主花帽,胸前 佩有小花的绿色衬衣,白色的欧洲贵妇帽缓缓流动,悄然间行驶的自行车如同天使般轻轻划过。还有那采蜜的养蜂人,一切都像在童话世界里。
尽管我们很想慢下来,甚至想停下来等到卡点末班车的时间,还是很快就到了沟口,到沟口我才知道这是一条自行车道,自行车行驶的距离都画在路上,不过这条路在沟口那里有些危险,到处都有塌方的痕迹。
出了沟口,既是禾子涧村,一路上都感觉是人名的地名,原来是这么浪漫的三个字。禾子涧村处在一个平缓的高低,周围都是果树,这里的温度稍低,所以果树的花正当时,花香也从山里一直蔓延到村口,特别是山楂树,真有点人们赋予它寓意的那种感觉,看来先入为主很重要,
禾子涧村口的城门楼叫“兴禾门”,感觉有些滑稽,有些像给小孩子搭的玩具架子,看旁边竖立的碑文才知道原来这个城门楼历史悠久,从清朝时候就建了,到民国十八年重修过,现在看到的是村民2009年(?)自己集资5万元建的,原来这样啊。
进入城门楼就是村头,村头自然有老槐树,老槐树下就是关帝庙。我从村口小路上坡,远处的庄稼和山脉都尽收眼底,开阔的视野虽然在阴云密布的天气里,也能让人有心随风飞,畅快淋漓之感。破败的关帝庙和周围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在这个人人争找心里寄托,庙宇教堂横飞的时代,确实有些不可思议。移步城隍庙里,院子里已被开垦为红薯苗培育基地,上房围墙都被随便捡起来的土块磊起来,但夹杂的几块破碎的雕刻精致的砖瓦可是爆露了曾经也是香火很旺的,房内不知道谁家的柴火,看样子也许很久不曾用过了,里面的5口黑红旧棺材可是骇了我一大跳,过去不是客死的人回乡才停尸寺庙的吗?现今社会可不允许这种情况,那么就是很久以前的了?不知道是哪些冤魂有鬼,我无意冒犯他们,心念“阿弥陀佛,无意闯入”,赶紧跑出来,后来穿山癸以专业知识和民间讲究说明后,才释然。
留守村民都是些老人,正聚集在有专人打扫的干净街道聊天,虽然有门路或能力的人家都迁居到城里,但留下来的人倒都是一幅安居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