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南的掌心里   

  • 小撮 2006年12月19日

    【过程记录】

        早上一睁眼,就听到窗外风声如鬼哭狼嚎。咬咬牙,克服了被窝的诱惑,硬着头皮顶风出门。这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7115的乘客稀稀落落。昔日云集于此的爬山客,大都不见了踪影,不识时务顶风作案的,除了我们几个,就是铁木辛哥了。他一身迷彩,背一硕大到夸张的军包,准备独上黄草梁扎营。不知哥们是执行事先定好的计划风雨无阻,还是成心选这种天气苦修,没好意思问。不过,我是前者。如果早知道这鬼天气,我不会发起这个计划。现在木已成舟,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没有后悔的余地。幸好,我们是在海拔1500米以下活动,安全系数还有保障。据我所知,今天还有十几二十人奔灵山呢,那才叫逆天而动。跟他们相比,我们只能算是中庸之道。

        这次7115在三家店没有长时间滞留,所以基本按列车时刻表正点到达旧庄窝。宽敞通透的永定河谷,由旧庄窝向西北,没有大角度的迂回,大风从官厅盆地飞流直下,长驱而入,我们一下车就首当其冲,暴露于密集的火力网中。穿过隧道,下路基,过桥,到右岸,左转向南顺风而行。

        10:20 到达安南谷入口处的铁路涵洞。右转,进谷,风力稍稍减弱。

        虽然两周前走过一次,但这次是反穿,视角毕竟有些不同,在到达旋梯之前,我犯了一次迷糊,领大家上了右侧一条小道,不过,只走了一点,就发现了错误。赶紧退回谷底,继续深入。

        穿过一段极为狭窄逼仄的峡谷,路沿左侧石壁边缘开凿,有些地方还铺着整齐的石块,右侧则是深涧。过了这一段,就到了旋梯下面。

        登上旋梯顶段,按照计划,要下降到旋梯底部,再右转。我突然发现旋梯顶垭口右侧有一条通往山脊的路。我灵机一动,变更了计划,顺着这条路直接上山脊,放弃了沿旋梯下降,再顺右侧支沟上升的设计。

        这条路起初还凑和,在石质山坡上迂回,虽然风比较大,有被吹翻的危险,但只要当心一点,注意保持平衡,还是比较安全的。后来,上了一个平台之后,地面的质地由岩石变为很松的土,略有些草和灌木。一层层地沿着松软的土坡上升,路非常滑,坡度也大,再加上风,走起来很吃力。不久,高飞和GENGHONG放弃了。

        上升到最后一级平台,山脊变得很尖锐,由一段段不连续的大石头组成,翻过或绕过这些大石头,到达一个90度的崖壁下方,山脊上无路可走,只有崖壁右侧,山坡与石壁交汇处,有一条细线,可以绕行,下方的坡度很陡,但有密集的灌木为依托,不至于坠落。帖着崖壁穿过灌木,脚下路的痕迹全无,连羊粪也消失了。但前方有一条缓和的支脊,隐隐可以看见路的痕迹,这给我们很大的鼓励。

        我们在陡坡上强行突破灌木的封锁,到达西侧支脊下方的另一条沟里,有一条比较宽的路。我们顺着路上升,进入一段缓和的谷地。路的终点是一片废弃的梯田。前方看得见一个垭口。阳光射在垭口右侧的山岩上,看着很诱人。我们这一段一直在山的阴面行走,久违了阳光。但我们已经饥肠漉漉,等不到阳光,就在山的阴影里,伴着阵阵袭来的冷风,哆哆嗦嗦地开饭了。这顿饭吃得很匆忙,我们不敢久留,一停下就冷得厉害。

        乱钻了一阵灌木,上到垭口。垭口另一面,是旧庄窝-水峪口谷地。下面隐约可见的村子,是西横岭。垭口有一条下降的路,很成熟的样子,沿着它下去,会很容易到西横岭,然后就是顺着大路向旧庄窝走了。这条路的另一端通往左侧山脊,在荆棘中穿行,看上去很久没人走过。我们决定走山脊。

        由路况来看,这条路曾经十分重要,先民们为修筑它投入颇多人力物力,不少路段底部用石块垫着厚厚的路基。沿路在山脊北侧迂回横切,最终到达另一片梯田。路由梯田左侧继续上升,渐渐隐匿在树丛中,难以辨认。我们只好向着左上方一个比较亮的方向上升,那儿看上去是一个垭口。坡比较陡,走着挺累,一会儿,好象看见了路的影子,但很快又没有了。

        到了垭口。通常,丢失了的路,能在垭口重新找回来。但这个垭口并没有满足我们的愿望。没有一点路的迹象。而且,最最郁闷的是,当我爬上垭口左侧的山头观察时,无法把附近的景观与地图对应起来。在地图上,并没有这样的一个垭口。但我们没有选择,除了原路后退,就只剩下翻过垭口顺沟下降。垭口左右的山脊上是不连续的尖峰,而并非如地图上描述的那样圆润。我们选择了顺沟下降。我希望,这条沟就是通往幽州西站的那条沟。虽然从地图上看,不太可能。

        这条沟看上去很陡。我一路在默默祈祷,求上帝保佑我们不遇上断崖。我的祈祷起了作用,沟越往下越缓,后来就看见了梯田,看见了路。沟里的落叶深到没膝,带给我们小小的乐趣。我乐观地估计,我们会顺利地提前到达幽州西站。我甚至开始忧虑如何打发在幽州西站等车的时间。

        到达一个岔路口,一条路向左上升,树上还缠着塑料袋,是路标。以后有机会再探探那条岔路吧。

        路越走路宽,并有某些似曾相识的东西。但直到旋梯下方,我才认出,这是安南谷。我们披荆斩棘,煞费苦心,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安南的手心。

        回到旧庄窝车站,意外地遇到了高飞他们。本以为他们会徒步去幽州。原来,他们在老乡的建议下,打算向北走到拦河坝乘汽车回家,但走到旧庄窝站,风太大了,不想再走,就在旧庄窝车站小楼的走廊里呆了大半天。他们见到我们也很诧异,本以为会在火车上再见呢。  

        看来,不但是我们8个逃不出安南的掌心,我们10个都没逃出旧庄窝的掌心。

    【有关评述】

    1、这样的天气,对我们是个不小的考验。应该说,我们的准备不太充分。我没戴手套,爬山虎的太阳帽聊胜于无,耳朵没有保护。计划里应该强调保暖意识,应该把需要的保暖衣物一一详细列举出来,而不是一语带过。另外,不与大自然较劲的方针,是非常正确和必要的。这次虽然我们装备不足,但因为海拔低,温度并不太低,所以没有发生冻伤事故。对比同一天其他团队的遭遇,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的中庸之道。

    2、这次又没能到达幽州西站。临时变更路线,没按计划先下旋梯再沿沟上升,而直接从旋梯顶右转上升,是个错误决策,此举弄巧成拙,延误了时间。上升阶段最后那片梯田是另一个关键,大方向错了,应该向右上升,我们偏左了,受了垭口那片亮光的误导,我误以为那个垭口是通幽州的。

    3、即便上从梯田向右上到主脊,也未必能顺利到达幽州。按照逻辑,村民并没有必要开辟一条从山脊到幽州的路。连接村与村之间的路,一般是沿着沟选址的,从一条沟翻过垭口,到另一条沟。山脊,只有在顶部特别平坦连续的情况下,才会成为通道。而幽州-旧庄窝一带永定河右岸的山脊,顶端张牙舞爪,异常崎岖,不具备通行条件。

    【财务记录】

    往返火车票15元。
  • 爬山虎

    总结的挺深刻。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真是太渺小了。

    这次出走由于重视不够,准备的不充分。早晨怕赶不上车,只找到一副棉手套,戴上单帽就出门了。

    吃饭时,金属勺拿出来刚吃两口,勺就沾嘴唇上了,手也发僵,可见当时的温度之低。

    多亏了开心的围巾,不然我的两耳朵不挂彩才怪。  衷心感谢开心mm。

    2006年12月20日
  • 开心

    是啊,世界因有你而变得更精彩!!

    哈哈

     

    2006年12月19日
  • 小撮
    呵呵,为什么要扣你的分?加分还来不及呢。谢谢你带给我们的笑声。
    2006年12月19日
  • 武林阿混

    写得不错!

    没想到我第一次出走就碰上了这种恶劣天气,这是我一生中所遇到的最冷的气候了,带的水全部结冰了,没喝到,但倒是不觉得口渴。

    这次出走的印象是:风大、天冷、树叶多。

    最后到了北京北站下车后,我搭上了高飞和Genhong的顺风车,到家门口下车了,回家后洗了个热水澡,才缓过劲来。

    要是没有他俩,我一个人还将在北京的大风中摸索前进很久,我不知是否应该在此对他俩表示感谢,如果不合适,请按规定扣我的分。

    2006年12月19日
  • 西山老闫

    "早知道这鬼天气,我不会发起这个计划."总结中说出内心的话,令人佩服.不与自然较劲是出走社的宗旨.三月灵山出现冻伤,上周又有冻伤.根剧客观环镜合理调整活动不是退缩而是成熟.那些使队友冻伤.不知道规避风险的领队是多麽幼稚.无知和不负责任.

    "木已成舟,箭在弦上......没有后悔的余地."此语反映出言必信,行必果的为人品质.

    2006年12月19日
  • 威猛仙圣
    总结的不错......
    2006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