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类爬行,谨慎随行    

  • 看景 2013年12月16日
             与我,出走最大的纠结就是早上赶往集合地点,这次虽然没有纠结于地铁和公交车,但在线路上稍微迂回了些,一则希望改进,二则尝试新路线。5号线倒1号线,一般的默认路线,虽然简单,但行走路线长,换车距离远。这次由地铁图看,如果5号----2号---1号线,节省的3站的地时间可以抵换乘时间,而且最后的2号倒1号距离很短,可以节省不少时间。理想化的设计,被实际击得粉碎:雍和宫开往安定门站的车特别少,对面的车都过去半天,这边还没踪影,问地铁值班人员,说外环本来就少,十几分钟一趟;好不容易来了一趟车,到西直门的时候又是半天不出站。好在复兴门倒一号线比较靠谱。出站后狂奔到892车站,就剩1-2人正在上车。


             看见小蛇站在站牌下没有上车的意思,我也打算喘口气陪他等下一拨,小蛇喊我快上车,说前边有两拨已经出发,正好头排售票员旁边的座位空闲。坐下后我就开始咳嗽,一直到下车,这嗓子都没缓上来。


             从西湖林站沿公路向前,顺左手的山谷进山。奇怪,这边的公路在山脚,临河岸,以为山谷就是山谷,除了水路就是小路,谁知道我们进去了,才发现被山隔开的是一片平原,不对,在太阳的照耀下,沿着宽宽的田间小路上升,给我一种陕北黄土高原的感觉。走过高原上的沟沟坎坎,就是举人村。也许我们是从村后进入的,起初我以为又是一个废村,或者就是几户人家的小山村,进去了才知道,这个灵水村可不简单,因为出现过许多举人,在现在这个重名的社会名气大增。村口的排水沟,错综幽深的院子,还有一家5人中举的历史,让这里号称北京最美的村子,而今看去,除了曾经的光环,就是破败的房子,也许这里差点也被废弃,只是如今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也想让曾经的历史创造些经济效益。举人旅店,举人院子,举人午餐,不知道在哪个疯狂的年代这些是怎么度过那些岁月的。村子发迹的象征有两个,一个是柏抱榆,就是柏树中间长出一个榆树,生长于龙王庙内,如今庙门紧锁,除了门前出租望远镜的村民,就是来寻古的游客;另一颗是柏抱槐,生长于村口的私塾院内,如今除了拍电影,好像也很少有人光顾,这从破败的院子就可以看出。这个村子看起来很古老,到处可见长枯了的树,就是年太久的槐树内部已经空了,树皮居然还能养活树叶。我对这种树是向来恐惧,小时候听说这种树都是成精的,中空的内部会有灵性的居住者,夜深的时候内部会有人声对话。


             漫步访古的悠闲随著开题人的到来而结束,放着铺着石头的古道不走,偏偏要沿着树枝密集的田头穿过,还好,树枝不是很密,田头的荒废水渠可以借道,绕过山头,又好像走在陕北的黄土高原般沟沟坎坎的空旷,山体裸露的横切面好像有窑洞,远看以为住人的窑洞,又像壁画,我专门横穿过成形的路跑过去看,其实就是坍塌后的土或者石的空隙,远观可以遐想,近看则大失所望,不过站在制高点环视,附近起伏错落,很有种“子在川上曰”的感觉。


             随著午饭的结束,这种在视野开阔的高点跃动也结束,下山要走公路了。下山的小路,虽然清晰,也得聚精会神。听到有人喊“小庙”,一抬头,半山腰里迎着太阳的那扇红色的大门似乎就像变魔法的出现在那里,太符合传说中的高人隐居地了,千峰排戟,万仞开屏间的一座小庙,加上周围重重谷壑环绕,处处起伏峦头,这种龙脉好的地方,太有成仙的意思。虽然还得重新上山,而且是额外的高度,却没人犹豫,一行人奔着看神仙的兴奋劲直奔寺庙,水泥台阶一直把我们带到寺庙门口,我进去的时候,里边已经有了两个冒充的神仙站在供奉神像的佛龛里。新建的寺庙内部还没有投入使用,除了建筑到位其他摆设一概没有。我们仔仔细细的转了庙里的所有空间,木质的佛龛背面没有刷漆的地方全部发霉,建成后似乎又没人管了,佛龛后边还有个天然洞穴,可以住人,让人能想起老和尚闭关来,下山的路,某人就一直在讨论传说中闭关的可能性。


             水泥台阶路从寺庙到山下就终止,到公路边还有不短的一段土路,窄窄的土路一点都没法行车,都不知道建庙修路的材料是怎么运过来的,我抬杠的说是空运的,其实像是人工一点点背过去的。到公路碰上晒太阳的村民,他们说这个庙是观音庙,以前就有,在文革中被毁,现在又被某位大老板出资兴建,但里边的观音还没找到。


             上了公路,就可以看见远处低洼处的碣石村,据说以村口处的大石头出名,但远处我们并没有看见那块大石头,倒是村头的小庙看得清清楚楚。


             盘山的公路很快就让某些人不安分起来,近乎90度的山就那么愣往上走,远远看他们早就到了坐路边歇息,就觉得有些眼热,等到下一个看似省不少路的地方,同行的几人又不安分,我也不由自主随著爬升。开始还好,有些树枝或者夹杂的石块可以抓住,慢慢就有些困难,脚无法踩住,我犹豫着是不是退回去,往下看看,太陡,像小玻璃渣子似的红色石片往下走弄不好会一发不可收。慢慢爬吧,我双手紧按在小石片上,一步一步往前挪,总是那种要滑下去的恐惧,真是欲哭无泪。其他人都上去了,小蛇站在上面居高临下地给我加油,好不容易上去了不亚于进行了一场心理蹦极,从爬了一半到爬上去,我一直在告诫自己以后一定要有自知自明。可不敢跟着有奇特功能的人冒这类险了,直到课题结束,我双手都有刺疼感,如同针灸过的。


             上塔村,僻静寺可能因为水源问题已经没了住家,破败的房子除了羊群和牧羊人的偶尔光顾,已经一片荒凉。僻静寺村还见到了临时放牧的牧羊人,牧羊人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地的情况,那座命名为村名的寺院连个遗迹都没见到。


             珍珠湖景区已经进入冬季休养期,在我们的一再央求下,看管人员让我们在码头转了转,满足了某些怕水人近距离接触水的愿望。珍珠湖名字来源于潮白河以此段盛产河蚌而得名,后来因为珠窝水库储水而形成景区。其实珍珠湖景区很大,可以沿着栈道一直西走,夏天这条路应该是不错的避暑区。


             天黑时我们到达珠窝火车站,珠窝车站和旧庄窝很像,也是没有候车室的小车站,我们坐在员工宿舍楼前的空地上等车,在冷风中看一辆辆货车经过小站,还好,我们的车准时到达,和大家在三家店下车时才7点多,可是我到家的时候已经快10点。


     


    PS:第一次和社友瓦尔登湖出走,也是觉得第一次才听说瓦尔登湖,为了做个有文化人,我能上网的第一件事就是搜索瓦尔登湖,百度出来的信息吓了我一跳,想看看这本书的念头顿时减了一半,看来还得继续做个没文化人。


            

  • 小撮
    出走社的人,如果没有读过《瓦尔登湖》,大可不必去读。出走社已然是瓦尔登湖,而且比梭罗更瓦尔登湖。梭罗的瓦尔登湖只是一次不成功的实验,他自己也坚持不下去,只不过以此为素材搞了一次成功的文学创作罢了,看上去很美,其实禁不起推敲。真正值得赞赏的生活方式,是可以持续的生活方式,是可以低成本复制的生活方式。
    2013年12月17日
  • 看景
    To 京都水怪: 呵呵,大家都是文化人。
    to 阿燚:估计农村长大的大多数有这种感觉。
    to 糖耳朵: 谢谢耳朵,主要是这本书和一些自杀的诗人有联系,不过应该仔细读读。
                        纠结是因为出门早了觉得害怕,晚些在路上就着急;而且总是既想省时间,又想少走路。在怕黑出行方面,我觉得现在进步很大啦。
    to 小蛇: 看来我周末不得偷懒啦。
    2013年12月17日
  • 受伤小蛇
    平时你肾上腺素分泌不足,周末来点刺激平衡一下,应该的。。
    2013年12月17日
  • 阿燚
    古树里住着神仙,尤其是村庄边的古树,常常上面挂着红色的布幔,那树是没人敢动的,神秘而恐怖。好有同感啊。
    2013年12月16日
  • 京都水怪
    小的时候听我奶奶告诉我,不断咳嗽就是不断有人念叨你呢。
    瓦尔登湖123123手里有,我和他借过看完了又还给他了。
    2013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