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天气在5月份是如此多变,雨天晴天轮番上演都不肯谢幕,自从加入出走社这个大家庭,渐渐养成了关心天气预报的习惯,早早看这周的天气,又是时晴时雨难以将就,已经闲置了一周,按捺不住外出透气的冲动,于是报名参加了5月17日出走三姊桥-决心水库-千担岭-张家冲水库-长湘公路的课题。
由于自己属于那种心里搁不住事类型的人,再加上有第一次错失误车的教训,清晨自然的早醒,5点半起床,漱洗完毕,吃完早餐,背好行囊,出门直接打车赶往集合地-汽车北站。
6点40到达车站,候车室稀疏的坐着三五个旅人,连车站的工作人员都还没开始上班,知道自己来的过早了,由于自己仍然是个新人,在社中的熟识不多,便在挨近入口处找了个明显的歇息处,掏出胸牌挂在胸前,开始闭目养神小憩一番,等待社友前来“认领”。
听到候车室渐渐人声喧哗起来,我迷迷糊糊的睁眼,不知什么时候,身旁已经有了几个远游装束的人在谈论着什么,定睛一看,发现了上次出走的社友小草,喔!等到大部队了,心中一阵喜悦,不枉我这番起早的努力!
慢慢的,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渐渐多了起来,在社友中,第一次认识了名声在外的老不与山人,果然身材高大,气宇轩昂,谈吐不凡,气场强大啊。又经过相互介绍,认识了多个社友。
时间已经是7点30分左右,由于此次出走,都在相近的位置,大家决定先来先走,到出发地再集合队伍。
长沙北站是一个州县支线公交车站,目的地多为长沙周边地区县市,由于路况与乘客属性,决定了此处的公交车多为中巴,而中巴车基本是上车买票,人满即走,因此团队在此集合出行,非常容易由于现场的混乱,导致无法统一行动,我前一次出走就由于此原因未能与社友汇合而遗憾退出,所以,一定要提前到集合地点汇合,避免后面寻找大部队的麻烦,这是我的经验总结。还好,由于这次参加课题的人员较多,几个开题人也考虑了此种情况,在车站留有人员进行指引,也将到目的地的路线说明的很清楚,缺人掉队的问题并不突出。
清晨的中巴上,坐满了出走社的社友,无论是老相识还是新朋友,大家谈笑风生,追忆过往出走经历,讨论社友趣闻轶事,这是个典型的阴沉雨天,昨晚的一场大雨,所有的东西都给人一种湿漉漉的感觉,这要是在平时,对于喜爱晴朗天气的我,或多或少会存在些郁闷的情绪,但奇怪是在今天,车窗外积水的路面,不远处弥漫的雾气,路两旁外墙潮湿的房屋村舍,却给人一种清新气爽的氛围,感觉世界经过雨水的沐浴,变得干净清洁,人的心态真是不可琢磨的东西啊。
我们作为先头部队,到达了出发点,下车后,同一课题的社友在路旁站立闲聊,等待后续乘车的社友赶来集合。
不久,集合完毕,突然发现本次课题组参加的社友绝大部分是女性,只有我,如果,老不,三个男性,当时也没想这么多,只认为是偶然罢了,但其实偶然中存在必然,具体是什么,暂且不表。
一开始是很好走的水泥路面,路两旁是灌溉用的的沟渠,水塘,以及插满秧苗的稻田,不远处就是村舍农庄,在宁静的早晨,不时传来鸡犬交鸣之声,好一幅田园美景。不多时开始转上山路,说是山路,路面还是很宽,可通行摩托与一般的农用车辆,这不,一位骑乘摩托的农夫在我们身旁擦身而过,在摩托车的后座,携带捆绑一把干农活的锄头,这种现代与传统的结合方式,不禁让我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村生活产生诸多想象。
这一时节,山上的艾叶生长茂盛,带着雨后清晨特有的水珠,甚是喜人。社友中谈论起艾草治病的功效,一时的热闹兴奋,见到路旁丰盛的艾草,队伍停驻,如果和老不便拿出砍刀,十分麻利的顺着艾草丛,一览一抹,专业的采割姿势,艾草便成为了我们的收获。几个女社友心情激动,喜出望外,呼叫着收集到手的自然馈赠,有经验的拿出自带的绳索进行捆扎,没准备的也不甘示弱,搜遍全身,看是否有合适的工具可以携带。此时当然是队中的三位男同胞显示绅士风度的时候了,老不的背包被主动腾开,随着安置在背包上硕大的艾草枝叶出现在他的后背,活脱脱一位现代神农百草诞生了。如果依然保持着淡定的神采,手中帮忙提携着一大捆艾草枝叶,走路仍旧不急不缓;小生我初来乍到,虽然没什么准备,也积极主动的将背包的功能进行发挥,将一捆艾草横架在背包顶部的捆扎扣中,一番负笈而行的姿态。
山上的雾气一直氤氲缭绕,不肯散去,人眼所及,不远处均是白雾茫茫,带着收获的喜悦,呼吸着新鲜艾草沁人心肺的香味,队伍中每个人都感到神清气爽,不知不觉一路走来,轻松惬意。
快要到这次大会师的目的地——千担岭,前方传来欢呼,我们与天马的部队提前汇合了,大家快步迎上前去,一阵喧哗嬉闹,一阵群情汹涌,热情的氛围还在蔓延中,大队人马已经呼啸而过,向终点行去。
途径一座道观,我们这组课题中几位初次出走此处的女社友兴趣盎然,打算进入一探究竟,老不和几个熟悉的社友已经随着大部队的谈论与脚步声,消失在白茫茫的路途雾气远方, 如果很平和的放下行囊,停下脚步,招呼着那几位探索道观的社友,告诫说明其中情况,便安静的在路旁等待她们的回归,我这时好像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我们这组课题队女性人数占优的原因,果然偶然中存在必然,此言不虚。
等待社友返回后,我们继续前行,不多久到达了目的地,已经有另外几对课题组社友提前到达,大家散坐在四周休息闲聊,中午时分,聚会的午餐开始了,大家兴致高涨,欢声笑语,一片喜庆气氛。不知不觉,午时的屋外下起了大雨,风伴雨势,又急又密,外面顿时变成了水的世界。夹杂着屋外的雨声,感受着屋内的热情,两个世界,泾渭分明,给人一种特别的温暖。午后时分,屋外的雨势渐弱,各队课题组整顿完整,开始返程。我与开题人如果说明缘由,跟随山人的课题组继续前行。
打开雨伞,漫步雨中,雨水声淅淅沥沥,伴随风势,时强时弱,山中水气雾气弥漫四周,稍有迟缓,跟随着的前方社友的身影就模糊不清,只闻人声话语,此番景象,即是熟悉,却又陌生,宛如梦境,令人感想万千。
行约多时,来到一处叫做“高华亭”的石屋模样建筑,大家进内稍作休息。仔细观察,发现原来石屋一端开口正对我们行进的小路,另一端开口处是一通往山下的青石路,石屋作用是建来给登山行人喝茶歇脚之用,山人给我们谈起此亭的历史,原来此处为湘阴与汨罗两县的交界,古时旅人行走两地,常在此歇息,后有左宗堂的曾祖父出资在此修建茶亭,经后人修建维护,始至今日。我对历史渊源探因朔流一向颇感兴趣,于是便不断问询,山人也款款而谈,话题涉及地名来历,又延展到名人轶事,天南海北,海阔天空。待我们休息完毕,继续前行,山人谈性正浓,我们聆听的也兴趣盎然,一路行来,少了行路的辛苦,多了行走的乐趣,或许这也是出走的魅力之一吧。
至下午莫约4点左右,我们来到公路边,旅程结束,乘上返回长沙的客车,大家行路辛苦,不知不觉在车上瞌睡起来,待清醒过来,长沙汽车北站已经在望。
这又是一次愉快的出行,一次难忘的经历,此记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