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的公共交通涨价了——20150110出走   

  • 穿山癸 2015年1月21日

    这是20141228帝都公交实施新价格标准后我在帝都的第一次出走。

    是为序。

    30年前毕业离校来帝都工作,到单位办完报到手续、安顿下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了一张公交通工月票,票价5元。记得这种月票要贴照片(来京之前早已准备好了),只限本人使用,城区地面上的公交车(汽车和无轨电车)随便坐,不限次数,乘坐地铁得另外买票。那个时候,还有2元一张的通勤票,是限定路线的,只能在规定的两路公交上使用。另外还有10元一张的不限乘车人的月票和10元一张的公交地铁通用月票:前者一般是单位购买,供大家在市区里办事使用;后者对于上下班必须乘坐地铁的人才有价值。

    我总共买过当年8月、9月共两次月票,第二次买只需要在贴着照片的月票卡上加贴9月的月份条。每天下班之后或者周日,单位食堂里吃过饭,几个人结伴就出发了,去找同学,或者去那时京师的繁华地带——西单东单王府井、前门大街天安门,或者别的大街小巷。公园博物馆是不大去的,不舍得花5分1角的门票,留待日后亲戚朋友来访时陪同前往。

    刚参加工作的新人不是特别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只要不下雨,几乎每天出去,月票乘车比每次买票肯定是省下了不少钱。那时候每月工资也就几十块钱,几毛钱就能吃饱一顿饭,交通上能省一分是一分啊(记得有7分的车票)。听说,上年来单位的一个同事,在京的亲朋不多,又喜欢独行,买月票的第一个周日一天就把5元钱的票价用足了。

    那年的十一,广场长安街,又是游行,又是阅兵。有同学家住西长安街附近,我们自然也都过去近距离看看。虽然月票过了期,但月初的头3天还是5天是购买新月票的缓冲期,老月票可以继续使用,白天在外的饭钱也都省出来了。

    后来工作走向正轨,忙了起来,再没买过公交月票。上下班,有私事需要外出,大多是步行或者自行车,乘公交就不那么频繁了。去北京火车站接人,来回大约50公里路,驮东西载人,全凭两只轱辘。载人是会被警察拦截的,但凭着来京头俩月的经验,知道哪里没警察。帝都的街道比较平直,只要不进死胡同,瞄准大方向就不会走冤枉路。

    那时候虽然挣不了多少钱,但年轻,也能任性。

    渐渐地,收入提高了,公交费用也增长了,票价开始了1元起步。进入21世纪,不记得是哪一年,有了公交卡。帝都的公交卡乘车,还是比较优惠的,5字头以下的公交车,无论多远,刷卡只花4毛钱,6字头以上的地面交通,按里程计费,刷卡4折。乘地铁虽然不打折,但2元钱不限时随便坐,又不受交通堵塞的影响,也算方便。于是出走在帝都乃至邻近天津河北,交通费用开支,总是让外地走友羡慕。但这种廉价的公交出行,在2014年底到了尽头。

    廉价公共交通是行政当局必须给予纳税人的便利,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公交出行可以降低排放,减少拥堵。但有一天,当局说,他们对公交的财政补贴太多了,公交太便宜了,导致了车内拥挤甚至交通堵塞。于是作秀一般弄了场听证会,就是在两个大涨价方案中,让出席人员装模作样地辩论一番,选那个涨幅较小的。两害相权取其轻,也只能这样了,还得感谢他们的恩赐。

    这个涨幅较小的方案就是:公交车辆无论城郊5公里1元钱,2元起价,刷卡5折;轨道交通6公里3元起价,按里程分段递增不封顶,4小时限制。嗯,一张卡当月刷卡超过100元后,还有个8折、5折的优惠,当然这也是恩赐,还得感谢。

    这一来,帝都的公交开支也与外地接轨了。于是,当你来帝都,选择公交出行时,也不能太要求方便了,得精打细算,算好里程和换乘地点。

    如果你不是很有钱,就不要太任性。

    这次出走的交通,我下了点功夫。

    不去东直门 980始发站,换一次公交到西坝河中途上车,花了2元,肯定比从五道口乘地铁到东直门便宜。

    980坐到了密云总站,我好像比同行走友在密云城里下车多花了1元,但接着密25到松树峪我花的少找补回来了。

    回程的公交共同路线部分,大家不应有差别。

    但有人与众不同,是动静相宜。她从米国来帝都时间短,不知道地铁卡也能刷公交,去程是现金买的全价票。回程杨家堡坐车,我把我的备用卡借给她,她刷卡之后才发现地铁卡和公交卡是一样的一卡通!下车时她还我卡时付给我5元钱,我没零钱找赚了5毛,她省了4元。

    这次出走,我挣了5毛。亲,别笑话我,更不要骂我哦,亲!

    是为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