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出走梁庄台-梁家山-灵山西藏风情园结题报告   

  • 受伤小蛇 2015年3月09日

    【进程】


    06:50 金安桥坐上二班892,早上为了贪吃几瓣柚子,错过了两个982。虽说是起大早赶晚集,但一路很顺,从坐上车到金安桥,也仅用时40分钟而已,最短的一次。今车892的人也很少,除了几拨爬山的,一路没什么上下。

     

    08:30 到达斋堂,时间尚早,队友们都提前在镇里下了车,只有我坐到终点,主要是奔着厕所去的。出来在大厅里闲逛,碰到个无聊的小年轻无理纠缠,过来就问我干嘛的,我说爬山。家住哪儿?我说市里。干啥工作,每月挣多少?真让人无语。他说自己英语专8,在101教初二的英语,难得见到同龄人,跟岁数大的玩不到一块。我心说真是学英语把脑子学坏了,先不说我比你大最少半轮,就是跟同龄人也没这么玩的,见面没一分钟就刨根问底,这种比较适合进局子。后来还舔着大脸问我手机号。要过去还没完,给我发了两条短信,硬要加我微信,实在是缺乏家教,无法沟通。一大早就遇到这么个奇葩,也是丧气之极了,下回还是跟集体一起行动的好。

     

    09:30 到达梁庄台。还是刚一下车就走错了,本该继续前行,我却看成往回走。路边找了个小道就进沟了,这条沟很短,也很窄,我们不得不硬上山梁,和大路汇合。最近几年规划路线,我只是凭记忆,把规划的路线模拟在等高线图里,极少情况会把规划或者参考轨迹存入手机,除非是长线。今天这个路也是,我之前反复看了无数次,可能关注的重点都是那些未知区域,而忽略了一开始最没悬念的地方,导致出现了这个小纰漏。

     

    山梁上一条大路通往垭口,这条路等级远远大于普通村道,而是由人一点点拓宽,几乎有一米多两米的宽度,没什么牲口留下的粪便,低处有一点羊粪而已。这条路也没有别的特殊之处,一直在山梁上,横切或直行。在外面走时间长了,我都会对这种路的来由产生强烈的好奇,走这条路的时候也一直没琢磨过来,人家为何要修。到垭口的上升将近400米,很多处弯弯绕,很多人工垒的石路基。

     

    在古代来讲,人们在一个地方栖息、生存,看中首先是这里的环境,是否利于搭建房屋,是否有水、有食物,其次是,交通是否便利,会不会受到其他物种的威胁。经过年代的变迁,住址的优化更替,分散的居民会逐渐聚拢,形成村庄,而这就是道路最繁盛的时期,人们会沿着村庄周围的一些痕迹,比如兽道、比如最简单的地形日复一日的去“开拓”,为了便利会逐渐整理成路。再经过一段时间,河流改道、采矿、种植等等各种人类主观或客观环境的变化,人们会更多的聚往城镇,远离乡村,这些村道的繁盛会逐渐走向衰败。

     

    我们正处在这个道路转型的“动荡时期”,回来的车上看到路边的王平村,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一边是粉饰一新的“高楼大厦”,一边是破败不堪的小茅屋。两种都是我们非常常见的,社会持续发展,我相信没有人还会抱着土坯砖房过一辈子,有好房子,有大城镇,都会往好了去追求。而逐渐淘汰的,其实就是我们每周在山里经历、看到的这些。久存在山中的,是最明显的建筑物也好,还是最不起眼的人类痕迹-“路”也好,其实都是遗迹,过不了多少年,都会被遗忘。也许再过几个世纪,世界将会持续颠覆,这些遗迹也就不复存在了。

     

    有点跑题,接着说爬山。

     

    前队到达垭口之后,发现了两条主要岔路,一条在左手,巧合去看了一段,感觉是绕山横切,没有下降。另一条在我这边的右手,等级恢复到正常村道。按我们后来的走法,回来看了ge,其实巧合那边是对的。我想走右边,主要是抱着一丝幻想,希望可以不用下到沟底再上,而是半路可以直接平切到那条沟里,距离很近,希望能有一条模糊的在ge上几乎显示不出来的路指引我们前去。

     

    但实际并不如我所想。这条路开始也很宽,并且绕行横切一点点下,过了一个小垭口之后,再往下就是一片红石。道路在这里明显被石头割裂,我们顺石头而不是顺路下来,很快到了一片梯田。所谓的路也就此戛然而止。我一直走在最前,对道路的变化最为敏感,大概看了一下,直接排除,想去红石附近再仔细找找。巧合不甘心,想继续在梯田的灌木中找寻差不多能过的地方,反正是往下,不会太困难。但我还是怕钻,这么一路钻下去后果可想而知。

     

    返回一段之后众人也没有发现成型的道路。再回到小垭口只能,这里的山梁依稀有路。南瓜叶此时超到最前,后面的都比较犹豫,我们前后跟住,最终绕过一段小断崖,走一小段山梁,从它的左侧找到了下山的好路。这段路很像我和山桃木众山在前段时间非周末险些被困的那次,也是一条绕山小路折线向下。沟底就是梯田,碰到一具羊的骸骨,看着感觉应该最少10年了,皮肉早已化光,剩下都是惨白的骨骼。它的头骨又长又大,长了很多青苔,拿起来看里面还有蝉蜕,肋骨和大腿骨都非常粗壮,绝对是只老山羊了。自己就这么躺在这里,死去这么多年也无人打扰,我们算是第一拨吧,得罪得罪。

     

    穿过这片梯田到左侧,一条清晰的小路立时出现,由此和巧合那条大路可以连通。这是在回来之后看的ge,闲逛逛当时反复几次说的,我还不信。

     

    12:00 我们顺路向山下,没多久路过了一个并不清晰的岔口,看地图已经是到了三岔口的沟底,但我并不相信,因为印象中ge显示的应该是“可以开车的大道”。往下走了50来米,彻底觉得不对劲了,路还是很窄。当时已经预感到有所不妙,还是鼓动大家硬着头皮返回去走,如果保持路况一直可以通到梨园岭,赶车时间并不是问题。但逐渐不愿看到的事还是发生了,这条路往上走,只有一部分是好路,大概一公里左右,路就消失在梯田当中,我们也几乎散开,从各个位置爬上梯田。前方的地势很平,但有几个小岔沟,越来越不像有路。由于之前有个模棱两可的地方,我注意到有小路似乎向左手上去了,当时也有人喊想可以走山梁试试。这时仔细看了一下ge,发现在一片太阳可以照到的黄色区域,正好是我们刚走过的位置,有一条很明显的小路。这让我喜出望外,但我们身处阴影的黑色区域,这条黄线进来到黑色区,也就没了走向,再往前看,很大一片都是黑色。由于脚下不再有路,我们只能抱着唯一的希望,硬上左侧的山坡,去找那条ge上明显的横切路。

     

    这个坡很不好爬,走了几步感觉非常吃力,坡度很大,都是碎土,必须要找灌木和树木借力。老家伙们都被折腾的够呛,这个坡后来爬了楞有80米,但越走是越没信心,只能跟大伙说上去之后找地儿吃饭,看等高线有个位置很平,是个平台应该。果然,上来之后我们就放弃了继续前行,这时我仔细看地图和地形,感觉是走偏了一个小沟,应该去之前右手的一个小支沟,由于我们一直贴着左手边走的,都没发现岔路。

     

    饭后本想原路下山,因为山坡能借力的树还算不少,比山桃木和南瓜叶分开上来的要好走不少。但山桃木还是推荐了他和南瓜叶上来走的那条“小路”。南瓜叶更是连饭都没吃,直接就下去了,他俩爬上来之后看到了路眼,所以想去打探一番。我们随后跟进,发现确实不错,居然就是我地图上那条“好路”。这个路实际并不横切,而是沿着山梁一直往回,退到了一个高处的废屋子,从这里路过了50米吧,大家都没注意到这堆破石头。

     

    13:00 我看时间尚早,回来也是进城吃霾,不如在山里再多呆一会,这条沟按理说出去顶多1个小时。同时也想印证一下是不是真的走错了,应该进我规划的小支沟?于是让大家先等着,我独自往回去看看路,有好路就接着走一段。这里出现问题,南瓜叶还是坚持让巧合陪我一起回去,而且有路也不要往里再走了,时间肯定不够,除非都留宿在梨园岭。当时我对返回走通只有1成的把握,也只想看看好路到底怎么没的,如果续上,还能走多远?就给了个模棱两可的话,愿意回去的可以跟我走。话外之音是,不愿意去的留着或者回家都行。由于前后拉开了几步距离,我也着急想少耽误点大家的时间,没挨个通知,脚下加速就往回小跑着走了,想早点死心早点出来往回走。

     

    这条好路走了不到50米,看到之前不曾留意的垃圾瓶子,而且在一处梯田,我们是踩着石头硬爬上去的。这让我起了很大的疑心。刚才过这里的时候闲逛逛也在念叨,梯田这么好,居然没给修台阶。我于是闾着边向右手多走了几步,发现路况延续,又走了几步,陡然转好,明显又是大村道了。这让我喜出望外,往前看也即将进入我规划的那个不起眼的小沟,犹豫了一下还是返回了,边走边喊后面的巧合。没想到我们离得还是有点远,喊不清楚也,他直接把大家都纠集过来了。本来是没想着大家一起行动的,来就来吧,路好走,早回去真是没啥事。

     

    进入岔沟之后路非常清晰,但还是少有人来。有些地方都是人堆好的台阶和路基,甚至比之前还要明显。再看地图,也确实是之前在ge上看到的“可以开车的大路”。又走了几百米,地势再次平坦,此时路也真的逐渐退化。这里梯田宽度增大,坡度减小,人类的痕迹很多,但找不到一条主线。我们分头看了三四个位置,都不是很好,灌木比较扎,堪堪可以走。但这样下去就没啥意义了,这里长死的路,再往前只会更死。这条沟里啥都没有,老乡砍柴绝不会没事走这么深。我们距离梁家山还有500米落差,真是山一样的难度,当即只好放弃了。

     

    进山的路眉头紧锁,回家的路喜笑颜开,我真是服了大家。

     

    值得一提的是,快出山之前,本以为越走越应该是大车道,实际居然还有一处大断崖,吓的我腿软直哆嗦,一直扶着山很勉强的才通过。这个断崖最少有20米,好路走到跟前直接断了,不注意的话不会发现它右侧的山石上有人凿的两个台阶。过了断崖就都是大路了,这里是个明显的分水岭。

     

    15:00 溜达到了百花山路口车站,本想多绕山里一圈去杜家庄坐车。但入口很快就错过了,后来发现绕一圈5公里,上升200米,时间只剩1小时20分钟,没太大必要了,等了5分钟百花山的车就来了,这样草草收工也好。


    【附录】

    1、最近连续多次计划难产,抓破头皮看瞎眼睛也难以得到一条让自己满意的路线。有机会真想体验下古人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维和习惯。这样对设计路线、实地找路都会有很大帮助,现在纸上谈兵太多了,还是过于偏向主观,再怎么往他们身上靠,也很难抓准。

     

    2、回来再看ge,这种山,这种地形,这个道路的样子,这些梯田的形状、走势,记住了,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开销】

    金安桥-斋堂 7.5

    斋堂-梁庄台 2.0

    百花山路口-斋堂 2.0

    斋堂-侯庄子 7.0


  • 荷包
    @受伤小蛇 灌水也淹不死你,我哪知道个个和我想法一样?
    2015年3月12日
  • 受伤小蛇
    @荷包 灌水杀无赦
    2015年3月12日
  • 荷包
    说完发现,跟人说重复了,下次先看评论再发话
    2015年3月12日
  • 荷包
    哈,大概是个寂寞的小孩,英语系的男生~~~
    我倒是跟喜欢跑题的部分呢。
    2015年3月12日
  • 受伤小蛇
    @京都水怪 第二次没去成了,从瓦窑过去的路也是第三次没走成了。@南瓜叶 没错,这些梯田每条小沟里都有一些,没有连成规模,两侧离的村庄都很远,以前也应该不常有人走。@闲逛逛 天气转暖要加强点远线了。有幺蛾子也是你们逼弄的!@反熵 有时间可以再跑远点。。@箫吟清 今早地铁里他还给我打电话呢,直接被标记为骚扰、拉黑!
    2015年3月10日
  • 箫吟清
    遇到的这个搭讪者是够奇葩的,囧
    2015年3月10日
  • 反熵
    跑了个好题。
    2015年3月09日
  • 闲逛逛
    惊蛰过了,小蛇开始自己出妖蛾子了。
    2015年3月09日
  • 南瓜叶
    从出沟遇到的那道壶可以解释沟脑的梯田不是从沟口进去开垦的,是从梁家台翻粱过来的。我们出去的这条沟,沟口沟里都没见到村落,存在翻粱村道的可能性较小。
    2015年3月09日
3144 浏览   10 回复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