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记录】
诱惑,一次充满诱惑的观察——5月9日地坛书市领队报告
象往届春秋季书市一样,从牌楼开始就是彩旗招展,就差锣鼓喧天了。一路到西门之前都象是老样子,恐怕因为是工作日,而且是五一长假后的工作日,人显得少多了,其实,正合我意方便观察。只是SITA发现了孔夫子旧书网的横幅广告,我也觉得有些新鲜。我比较熟悉这个网站,它是爱书人的俱乐部、它是爱书人的巴扎。从进了地坛西门还是老样子,迎面是书市的巨幅广告。可是,就在这平淡无奇的广告后面有着千奇百怪的销售手段诱惑着每一个进入书市的人。
我们随机从西门北通道开始观察。第一个摊位是中国书店朝外店的,相对比较安静,随着观察的进行,吆喝声此起彼伏“快来买,快来看,四大名著20一套了!”(不要误会,是四大名著的某一套甚至某一本20!)“最后一本,最后一本”(桌子底下不知还有多少本!)“快来看,快来买啊,只要10元,只要10元!”(旁边那个摊没准就卖8块!)……。
这次,书市有些杂乱无章,不仅有卖书的还有卖(声称是“拍卖”)画的,卖小百货的,卖文具的,推销保险,临时上课推销增智器材、书籍的。在斋宫门口空地上还增设了饮食摊位。
卖书人相当一部分还是见利就走,也有部分书商气质非凡—爱买不买、不买拉倒!买书人也是良莠不齐,一位老大姐见别人买画就也上来挑,挑的时候问旁边的人:“这都是真的吗?”旁边的人告诉她,这是木版水印的,“什么是木版水印的?”“是荣宝斋保有的一项复制国画的技术。”“荣宝斋是哪个出版社的?这人可发大财了。”旁边的人当时语塞!老大姐还是个热心人,指着旁边人手中一张吴冠中的画说,这是什么呀!画的不好,画的房子一点都不象!
当然,来书市的不仅有卖东西和买东西的人,还有书市的管理人员和特殊群体。这次书市我没有看到躲在摊位后面偷着抽烟的;声音虽此起彼伏,摊位还算整齐;草地虽有三五成群的游客坐卧踏踩,但很少看到垃圾。我想,这除了说明我们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可以说明管理人员还是尽到了一定的职责吧!这特殊人员呢,就是拾荒人。几乎是一个瓶子刚刚离手,就被拾荒人拣进他们的袋子里了。这些人穿着虽然破旧,大多数人有很好的教养。当他(她)们看到一个瓶子里的饮料快要喝完时,绝大多数情况是站在旁边默默的等,等到瓶子的主人喝光饮料要扔掉瓶子时才对瓶子的主人说,瓶子给我吧?下午休息的时候,在离我不远的一辆旅行车上的几个保安招呼一个年老的拾荒人:“老头,过来,我们这有好多瓶子呢!”那年老的拾荒人亦步亦趋的过去,张开口袋去接车上扔出的空瓶子。见状,我赶紧喝完了我瓶子了的水,对那年老的拾荒者说:“我这还有一个!”说着,我很没有修养地将瓶子扔了过去,那老人先对我说了声:谢谢啊!就赶紧拾瓶子,把瓶子装进去后,转过身,又对我说:谢谢,谢谢您啊!就为这仅仅一毛多钱的塑料瓶子,老人家谢了我三次!经济上我们可能是不对等的,甚至社会地位也有高下之分,但作为人而言,于苍天之下或站在上帝的面前我不如他。他用行动教育我,在社会上生活要会感恩,要懂得礼貌,即使贫贱也不能丢弃作为人的准则。
俄国作家高尔基写过《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记述了他童年和青年的经历。其实,没错,在人间,社会是一所人永远的大学。
【有关评述】
因为观察的角度和方式不同,在一开始我和SITA就没法一起共同观察了。直到中午吃饭我们才又聚到一起,交流心得、展示战利品,约好大致结束时间就又分手了。到了结束时SITA感慨颇多,其中一个就是建议下次再来类似场所最好带着手台,我说,不光带步话机,还应该开电瓶车,接着SITA又补充……,最后我们总结了一下,下次到书市来最好装备就是:持手台,带足冰凉饮料,开着带装卸功能的遮阳电瓶车,还最好是带司机那种……。
在本次活动中SITA同志认真比较、仔细观察,秉承本社坚持不懈的精神,发扬本社艰苦朴素的作风,很好地完成了本次观察,有一个很好的收获,值得称赞和表扬!
另,据不可靠消息说,本次活动创造了本社的一项记录——参加成员最少的出走。
【财务记录】
除计划外开支外,本次活动支出
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