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分三路,如此如此   

  • 穿山癸 2015年4月23日

    【进程】

    凌晨3点多我从梦中惊醒,梦里的我出走迟到了。再睁眼时钟已指向5.20,手机闹钟不知何故没响。三下五除二一阵忙话,骑车带上白云蓝天,急匆匆赶到地铁站,史努比已经等候多时了。国贸下地铁走向930郎家园总站,正好赶上公交车进站,与先到的丽丽和同时到的闲逛逛上车,8.10到三河京东第一集,再走到三河汽车站,还有时间去吃早饭、备午餐,这当儿大明子也到了。

    沈水香显然没看大明子在开题报告下的留言,从大望路走到国贸都没找到930车站,向路人打听后才上了车。我们走向三河汽车站时,她才到三河西关环岛。其他人坐8.30的车先去灵山寺参观,我留下来等沈水香。他到的时间是8.37,也有充分的时间用早点,下一班车是9.00。

    9.00的三河-平谷班车乘客很多,沈水香和我挤在第一排加座,加上司机和副驾座椅一共有4个人,后来的乘客就只能站着了。我问起三河城北高速路的同车情况,引起司机一阵骂娘:三河人什么都能干出来,高速路还没通车,但路已经坏了,承受不起100多吨的石料车,现在已经把路封了起来。路过与高速路的交汇处时,我看见了封路的预制件。

    出走的7人在灵山寺下会齐,徒步比计划晚了20多分钟,开始的一段与两个多月前的仿古路线相同。灵山-蒋福山公路(X751县道)开始的一段,早就被石料车压成了渣石路,原本容易起尘,多亏了灵山寺后宝塔陵园的洒水车,让我们免受粉尘之苦。过了陵园大门,没了洒水车,石料车也很快离开灵蒋路,我们始终没遇到石料车进出,就看见了栲山一村的牌子。

    栲栳山是个大村子,行政山分为一二三村。在一村,还看见了村里分区的蓝色标牌。在二村,遇见正在打理火炕大棚培育红薯秧苗的村民,问起村名的来历。得到的答案是,村东山上曾有唯一的一棵栲栳树,需要几个人合抱才能围拢,乃是一棵神树,山因之名曰栲栳山,村子也因之得名。但树毁于文革,踪迹难寻。但栲栳树是什么树,没有答案,网上也没能查到。词典注“栲栳”为柳条编制的容器,也就是我知道的“笆斗”,在老家豫东,用于计量粮食,一笆斗是一壶,记得是30斤的样子。

    栲栳山的土地上,果树的花儿正在盛开,基本上都是梨花,但连一棵桃树都没见到还是让人不免诧异。看见有人在嫁接梨树。地上的野花更多,但除了地黄、紫花地丁、蒲公英,别的我都叫不上名字。野菜不少,野葱野蒜、荠菜苦菜,看见有人在采挖。

    丽丽是丽丽党的党魁,白云蓝天和史努比都是忠实的丽丽党分子,今天这三个人凑在一起了。还在车上时,这三个人就商量着怎么采野菜,企图策反,但并没有直接去大旺务村——两年前她们在高尔夫球场附近发现了大片的野菜,我原本想到了那里再让她们了却心愿。现在刚刚出了栲栳山村,她们便被地里的野菜吸引,再也跟不上出走行进的脚步。我只能任她们随意,也不得不放慢速度。沈水香原本也想丽丽的,但因为恐惧在杂草中辨别,放弃丽丽,跟上了我们。

    我们在前边走着,发现了更多更好的野菜,打电话通知丽丽党们,她们离得太远,一时难以过来。我只能告诉她们,就在这一带采挖野菜吧,然后原路返回反向乘车回家,不必去往平谷了。哪里丽丽都是丽丽。

    蒋福山大峡谷,是在网上查找蒋福山资料时知道的,只有很少的文字而没有图片,仅看粗略的地形图,还真是无法想象在这周边海拔最高不足300米之处,竟然有这样的峡谷。我们沿着栲栳山东北的沟底小道上行,越过一个阻断机动车的深沟之后,应该就是进入蒋福山的地界了:前边的山坡上有新开的很宽的大路,应该是当要做地景区开发的痕迹。网上的资料显示,2006年,灵山-蒋福山风景区就进行招标了。很显然,没有筹集到多少资金,十来年了这里还不成景区的样子。

    经过一处当年的引水渡槽遗迹之后,大峡谷开始有模有样起来,有形的石壁变得越来越立陡。前行左侧坡上有清晰的小道,也为了更好地看清峡谷的面貌,我们走上了小道。但后来下去谷底便不得不绕路很远才找到一处不太缓的缓坡,缓坡上还有很多酸枣扎人。

    峡谷最宽处也就十米二十米的样子,窄处只有三两米,九曲十八弯,两侧的石壁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陡,只有亲临其境,才能感觉到它的险峻。相比之下,帝都周边很多名声显赫的峡谷根本不能称作峡谷,都太宽,坡业态缓。得益于峡谷的独特构造,这里难以进风,易于保温,这里有与附近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绿色明显多出很多,有几株大花溲疏正在盛开,而能看到的周边还是一片焦黄。

    路尽处是三面峭壁,正前方高处隐隐约约有个“卍”字。除了来路,只有向南一侧如水处低一些,也有十几米高,看样子也能攀爬上去,但要从上面下来就要难得多。但我们放弃了,不知道爬上去之后是否还有更陡的峭壁,而我们又没有绳索。我看看地图,这里北边二三百米就是龙王庙,那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龙潭了。现在的龙潭,滴水全无,毫无深不可测的样子。

    原路返回,快到下沟处找到左侧的缓坡,登顶一个山头,今日爬升的最高点,远远看到龙王庙前的下坡上一大片桃花,所处之地若是在彼岸的龙王庙,不向着峡谷走上几步,视野难以企及。来到可以靠近峡谷边缘的地方,到谷底也有十来米高。这里已过了龙潭的位置,往回看,从龙潭攀爬上来之后,再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了,谷底有人走过的路。

    大约13.00,我们在峡谷上方的一个拦水坝上停下来午餐。这条沟延伸上去,应当是前后蒋福山的分界线,我们从这里过沟,距离后山已是近在咫尺。一沟两旁,一行行果树的花儿正在开放:雪白的梨花树上没有一片叶儿,长满绿叶的苹果树要在合适的角度才能看到也是雪白的苹果花,而最养眼的,当然是粉色的桃花了。来过这么多次蒋福山,今天总算是赶上桃花盛开了。只可惜,今日的天空阴沉,看不见太阳,光线不好,满山的花儿无法展现其靓丽的色彩。

    近前仔细看去,一株桃树甚至是一根树枝上的花儿,粉色也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偏红,有的偏白。走到二郎庙后的人家时,闲逛逛向一位妇人询问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但她那不容置疑的答复显然不能让人满意:“桃树有很多种啊,不同的桃当然有不同颜色的花儿了!”我想,一根树枝上桃花颜色的不同,应该源自于每朵花儿绽开的时间不同。

    穿过后山一角,我们径直向平谷的渔阳高尔夫球场行进,一路两旁随处可见梨花和桃花,很多桃花还只是花苞,也许下周过来才正是时候。

    过了垭口,就是平谷地界了。高尔夫球场时满眼的碧绿,喷灌系统正向草坪喷水,到处可见打球的绅士淑女,被球童们簇拥着。旁边的渔阳滑雪场,现在当然没有雪了,也是一片绿色,有人在那边忙碌,准备即将到来的五一音乐节。到时候,那一片是五光十色歌手和粉丝们帐篷的海洋,音乐响彻云霄。

    出了滑雪场/高尔夫球场的大门,右边是一大片漫坡地,多年来未见作为农用,或许是退耕还林,或许已被渔阳公司征用,肯定是各种野菜密集之处,我们在路边就能看见一片片二月蓝。这种花儿,又名诸葛菜,从名字就能知道可以吃;传说三国蜀汉南征孟获时,春天里粮草供应不上,孔明便让军士采摘二月蓝充饥,诸葛菜之名便由此而来。但我还没见有人把二月蓝当野菜吃,这里提醒丽丽们。顺便补充一句,我们这支四人小分队也丽丽了,还是在进入大峡谷之时,沈水香和闲逛逛从树上捋下了榆钱,不知道后来她俩怎么吃的,而在当时,我们都直接把榆钱塞进了嘴里,享受了最原生态的美味。

    滑雪场路的尽头就是平三路,也是大旺务北公交车站,我们提前一个半小时于15.20到达,这提前的90分钟原本是预留给丽丽们丽丽的时间,现在没了丽丽党也就用不上了。我们脚未站稳,就有一辆平谷到通州的郊88路公交车驶来,经停打铁庄,正好可以换乘852回城。但上了车之后,大明子和闲逛逛决定直接坐到通州再换车回家,只剩下沈水香和我在打铁庄下车。我们这个四人小分队又分成了两队。

    打铁庄联系栲栳山的丽丽党小分队,她们正在灵山寺等车去三河。


    【附录】

    1、《兵分三路,如此如此》是小说《林海雪原》中的一章,是我最早看过的小说之一,时间是在1970年初期,印象深刻。那时候,根据小说部分章节改编的京剧《智取威虎山》是样板戏,小说却是禁书,我看的那本已经没头没尾。这次出走去程和回程都是分成三路,正好借用《兵分三路,如此如此》作为结题报告的题目。

    2、郊88路去打铁庄有个好处,与852的打铁庄车站在同一位置。

    3、上个月公交公司微信发布,852北京起点站要改到望京西了,今天才知道因为平谷人民的反对没改成,起点站还是东直门。

    4、图片记录:点点 之一之二


    【开销】

    公交费 17.6元:

    • 去程:郎家园-京东第一集(富达购物广场)7.1,平谷汽车站-灵山寺4.0

    • 回程:大旺务北-打铁庄1.0,打铁庄-三元桥5.5

  • 叶依
    看来丽丽最受欢迎
    2015年4月25日
  • 穿山癸
    @闲逛逛 榆树的内皮磨成粉,掺在粗粮杂面里,擀成的面条叫做榆皮面,很滑爽呢。现在不知道哪里还有做的。
    2015年4月24日
  • 闲逛逛
    一半和鸡蛋一起摊了,另一半和面粉拌上蒸了,没有任何怪味,到是口感有点滑滑的。
    2015年4月24日
  • 穿山癸
    @经典抠门女魔头 “野味都不好吃”,有理!真要好吃,老少咸宜,祖先们早就给驯化了。
    2015年4月24日
  • 荷包
    @穿山癸 啊,是这样,我们一食堂有道菜叫土豆片栲栳栳,看着就是土豆片炒面片,完全没有莜面窝窝的样子……
    2015年4月24日
  • 经典抠门女魔头
    洋洋洒洒长篇小说!但是我必须说,野味都不好吃!
    2015年4月24日
  • 穿山癸
    @荷包 栲栳栳不就是莜面窝窝嘛!至于栲栳树,我也是头一次听闻。网上有说法,栲栳树就是栲树,但“主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尤以云南种类最多”,能生长在幽燕之地的栲栳山也是异数。可惜树已不存,文革时被砍伐,或许是因为当地人奉若神明,被当作封建迷信了。
    2015年4月23日
  • 荷包
    原来兵分三路是林海雪原的典故,要看蒋福山的桃花看来得明年了,本周末有事走不开。
    一把翠翠的榆钱儿引人遐思,我在城里一次了一把,干干的,并不美味。
    我只知道栲栳栳是山西菜,不知还有栲栳树,长见识了。
    2015年4月23日
  • 看景
    癸哥果然仔细,小说一般让没走的人都有些新痒痒。图片也很有气势。
    2015年4月23日
4743 浏览   13 回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