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初设计的课题,由于接连的降雪,不想走得太辛苦,当然还有别的原因,五个星期之后才得以成行。
【进程】
停靠畅观楼路口西的平32路向阳村线,最后一段是典型的村村通道路,很宅狭,想要会车不容易,所幸最窄狭的路段没有迎面来车。过了金海湖水峪村,车子就成了出走人的专车:除了司机,车上只剩下11位走友。共有12人报名分担课题,但猪八戒早上微信对我说,起晚了,不来了;实际分担课题的是11个人,浪费了一个出走名额——据我观察,至少有两人对本课题有兴趣,看到名额已满,只好另作打算。
9.26,车到终点,是水泥抹墙的向阳村村委会,有村民等车进城。这里再往沟里走,已经没有民居了,位置比我预计的向里延伸了一公里多。村里的房子,多是二层楼房,黄色外墙,外观格局完全一样,应该是按照一张图纸建造的,属于典型的农民上楼工程。村民说,这些房子是08、09年建起来的。再往边上看,还有些红砖平房,大概是老房子。
硬化路直到山脊垭口,背阴处还有未化尽的冰雪,我们走得不紧不慢,用时40分钟,下沟就是石塘峪。但我们要向左到另一个垭口,进入天津蓟县地界。刚才上升时高高在上的柿子令人眼馋,在这京津交界处有无核的黑枣、硕大的红果补偿,再后来在沟河北-梁后庄-九花顶东垭口之间带冰碴儿的柿子也饱了口福,只需要从地上信手捡起。这多少影响了行进的速度,尽管起步时少走了一公里多路,到达梁后庄的时间一点儿都没提前,甚至还落后了5分钟。
梁后庄向蓟县、天津的唯一公路出口,蜿蜒上升,指向东南方九花顶东侧的垭口。看见阴坡商量的小道,我决定提前离开公路,避开公路上连续的发卡弯儿。一小段踏雪之后,穿过松柏树林,顺利抵达山脊。Google Earth卫星图诚不我欺,山脊上正是只有些许荒草的防火隔离带,隔离带上更有卫星图上无法辨认的清晰小道.
接下来是攀爬本次出走的最高点。正面看去完全是崖壁陡峭,又是石灰岩,直接冲顶毫无可能。到了崖壁跟前,小道果然向右迂回,到一个小支脊再循路迹向左就到了崖顶,最高海拔634米。小支脊转弯处隐约有一条抄近的小道,有人遗落了一个矿泉水瓶,但灌木密集,小撮和我不假思索便放弃了,但后队似乎有些不舍,耽误了一些时间后,其他人都走了我们的路线;只有南瓜叶抄了近道,据说是有一段只能趴在地上爬。
南下,隔离带上的小道更加清晰,甚至见到了当地某户*外的标识;每隔不远更有一个个水泥材质的矮柱,在后来很长时间一直陪伴着我们。我判断是废弃的省界碑,如今界碑两旁都是蓟县的领地。虽然天空有雾霾,能见度有些差,东边的抗日英雄纪念碑处于朦胧之中,还是能看见东南方更远处的此行次高点,那里像是有监测山火的铁架。
山脊是连贯的,当然少不了一个挨一个的山头,防火隔离带把它们串了起来,今天的千米高程就靠连接山头的上上下下了。能减少爬升的路线还是有的,就是向左下山直奔赵家峪,然后再南上回归规划路线,或者赵家峪继续向东直奔津围公路,那就再也不会有像样的上升了。午餐的时候,我指出了这两条路线,无人响应,大家都更愿意Z-tern(折腾),走山脊上的“Z”形路线。
折腾当然是值得的,因为每一个山头都是一个草坡,一段上升之后跟着一段下降,上坡刚感觉到累的时候就有下坡的休息,视野随时在变,景色各有不同,绝不会有长时间连续上升或下降的审美疲劳。我们的队伍拉得很长,却也不难前后呼应,大草坡上就一条路。走在前面的可以有大把时间休息,走在后面的也不必紧赶慢赶,第400次正式出走的小撮,一路上都在研修阿姨学。
左前方看见采石场的时候,山脊上的行走即将结束,向南山脊左侧的小岭子村也已在望。为了避开采石场,线路设计在一个陡下坡之后还要向南再爬一个小坡。但这最后一个小坡,高度也就百十米的样子,只有到跟前才能感觉到还是有些陡的,刚从陡坡上下来的我们,都不愿意再爬了。横切路口有点隐蔽,需要左后转进入松林,稍不注意就会错过。前队5人躲在三五米外的林荫之等待集结,紧跟而来的solarfe在还在坡上压阵的老独指挥下才找到我们,花了足有三分钟时间。
采石场其实早已停产,但我们还是绕过了它,走了很短一段灌木路,遭遇了一个铁丝套,其直径超过20厘米,目标显然是野猪。铁丝套对于出走人不是问题,可怕的是捕兽夹,一般比较隐蔽,一旦触发可能受伤,所幸没有遇到。这一段走得有些慢,但我们还是赶在16.00之前到了穿过小岭子村的津围公上。
津围路上来往车辆有些多,也没见着传说中的从下营过来的公交车。过了狐狸峪的岔口之后,尝试了一段走沟里的小道,不怎么好走,在得到树上的冻梨、冻柿子补偿之后,回归公路。17.10,夜幕已经降临,蓟县西关外的道口,队伍最后一次集结,一起走向渔阳鼓楼。
鼓楼南北街,正式的名称是渔阳南路和渔阳北路,还是若干年前我来过的老样子。但向南过了人民大街,已经今非昔比了:居民小区一个挨一个,直到蓟县火车站。距离盘山号列车发车的时间还早,我们先去吃晚饭,庆祝小撮完成400次出走。
【附录】
1、进入蓟县的第二个村子,地图上大多标注为“梁后庄”,但几次听人说叫“梁庄子”,因此将后者写进了课题计划。此次进入了村子,见到地名标牌,的确为“梁后庄”,村名由来大概是其地理位置在九花顶山梁之北,而非村子始于梁姓或村民多梁姓。未向当地人确认。
2、图片记录:http://www.bababian.com/set/3/E4C6890606F12D301AF7376374FE596DDS
【开销】
以我为例,交通:去程5+7+2.5,回程14.5+6;晚餐20。合计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