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ú,“壶”,也可能是“湖”   

  • 出没在山里 2017年1月29日

             北京周边山民把沟谷突然跌落的地貌称为 hú 。 hú常被写成壶,用“壶”称呼这种地貌挺贴切的,当有水时, hú地貌形成的瀑布有点像壶嘴出水。

             hú的本意也可能是 “湖” 。地图中带湖字地名的沟谷都有 hú地貌,比如“焖湖沟”,“水湖子”,“牛角湖”等等。虽然有地图绘制者牵强附会的可能,但是仔细想来,用“湖”称呼 hú地貌也挺贴切。瀑布下面都有水流长期冲蚀造成的水潭,水潭虽然不大,但是对于不容易见到大水面的山民来说,称之为湖可以理解。在中国西部,没见过大海的山区的人把很小的水面叫海,比如九寨沟里的五花海,静海,长海等。现有的“湖”的一个实例在野三坡百里峡,抻牛湖。

            现在,由于北京地区人口暴涨,水资源严重透支,地下水超采,地表水很快渗入地下, 都干了。湖没了,人们很难想到 hú的本意可能是湖。以前,北京周边山里的水还是很大的,这从山里的地名可以感觉到。比如圣水峪那边的苇子铺,狄子草,狄子草村北那个更小的村子大洼。这些地名告诉后人,曾经,那一带水很多。要知道圣水峪地区可是不容易存住地表水的喀斯特地貌。

            抄一段词条中的壶凑够500字“  这是一种沟谷微地貌,经常被不精确地称为“断崖”,在地貌学上的术语是“岩槛”“岩坎”“裂点”,“”是北京-河北山民对它的称呼。它横亘在谷底的坚硬基岩处,与下游的谷床形成一个明显转折的陡坡,坡度往往达到甚至大于90度。若俯视,它的纵向投影图往往呈弧形,弯向上游。它是在原有断层的基础上,经游水的外力作用加工而形成的。根据坡度大小和表面的光洁程度,壶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坡度低于60度,表面有明显层理,形成天然阶梯,可以徒手通行,称为“善壶”;一种坡度高于60度,表面被流水冲刷为流线形,无支点,不能徒手通行,称为“恶壶”。


48375 浏览   0 回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