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蘭巴倫   

  • 笨笨 2017年12月15日

    週六機構年會,結束後發了個課題去大西山。趕上一個刮大風的晴天。結果第一次蘿蔔地直接去了澗溝,全程10公里。線路太簡單,沒啥可說的,貼上一篇我的讀書筆記充充字數:


    这个世界最需要的,

    乃是为照顾别人的需求而忙碌的人。

      ----史怀哲语录


    2017年的情人节,在美新路办公室,【周二读书会】开始了第一次活动。在用4个月读完了《最好的告别》之后,几位伙伴不肯解散,于是开始选第二本书,晓青提出读《史怀哲传》,理由是叶先生曾推荐过。结果大家一致通过。随后的6个月,23个周二的晚上,我们把500多页的书一字一句的读完了。

    阿尔伯特·史怀哲是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在30岁之前,就拥有了哲学和神学两个博士学位;在30岁之后,为了直接服务于人,史怀哲博士开始学医,最终用8年的时间,通过了医学考试、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并拿到了行医执照,并于1913年前往赤道非洲的兰巴伦。

    兰巴伦位于赤道的南边,距离赤道仅60公里。这里只有两季,闷热无风的雨季,长达8个月,平均气温为摄氏28-35度。

    从38岁第一次踏上非洲的土地,到90岁在兰巴伦去世,除去作为战俘被遣送回欧洲并滞留的10年,史怀哲博士在兰巴伦工作的时间超过了34年,成为了一个以行动实践信仰的丛林医生。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他的诊所从一个简陋的鸡舍变成能容纳几百名病人住院的医院,并吸引了众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医生志愿者;很多因病痛濒临绝望的黑人得到了免费救治;史怀哲博士甚至建立起了一个可以容纳250位病人的隔离村落,使得麻风病人从悲惨的被遗弃者,变为被细心照料的、有尊严的人。为了感谢医院的救命之恩,治愈的麻风病人们在博士的住所前载歌载舞。到了20世纪60年代,人们不再称这个病区为麻风病隔离村,而称它为光明之村。

    因为对人类自由与和平的热爱,以及在为非洲人民服务上所表现的自我牺牲精神,史怀哲博士获得了1952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

    到1965年,老博士90岁的时候,兰巴伦的史怀哲医院已经诊治过50万病人,其中至少有一半是他亲手诊治的。

    他的妻子曾经问他:“你打算这样辛苦到什么时候?”老博士答道:“一直到生命结束的时候吧。”

    与大家分享一段书中的内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兰巴伦。"这是史怀哲博士生前反复述说的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只要你愿意,那么,无论你在哪里、在何时,你都能找到为生命服务的机会。

    前往兰巴伦为受苦的黑人服务固然可贵,但同样可贵的,是在你的岗位上,在你的身边和四周,乃至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开始为生命做点什么。

    只要你为生命做了一点什么--只要“你减轻了或是减缓了生命的痛苦与恐惧,那么,即使你做得较少,那也是很多。”

    感谢叶先生的推荐,感谢晓青的提议,感谢共读的伙伴们。

    读完书,我明白了一件事,正如史怀哲博士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兰巴伦。虽然我没有史怀哲博士的才华,也没有他的坚韧与执着,我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到70岁还是80岁,但是,此时此刻,我确信,美新路,正是我的兰巴伦~

  • 荒野行牛
    看着书眼泪不自觉的就流下来了……
    2018年1月27日
  • 笨笨
    開心開心~~更多人喜歡這本書讓我覺得2017年很圓滿
    2018年1月21日
  • 京都水怪
    很自豪,读了一段。
    2017年12月16日
  • 荒野行牛
    得赞三下……
    2017年12月16日
  • 钟山
    必须要赞一下
    2017年12月16日
1688 浏览   5 回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