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器不支持iframe标签,无法嵌入在线矢量轨迹地图,只好上传局部截图了,如下。
原始在线矢量轨迹地图在:
https://www.gpsies.com/viewTracks.do?fileId=ldphxciyvnpzupji&fileId=eqkyrvfkusmpuyfa&fileId=qwmptugzzqkrjfqk
图中紫色线“20160409轨迹”为本次课题的规划线路,蓝色线“20150411轨迹”是本社最早的轨迹,因为有地标名称,也放在这里。注意“麻地”应在“刀刺网”附近,其正确名称应是“庙梁”,而图中“庙梁”的真名是“涝滩”。涝滩、庙梁、麻地都是废村名,据碓臼石村国道边开店的老乡说,涝滩村民在七几年或八几年年代就迁出了,我猜庙梁麻地的迁出应该差不多同时。老乡还说,文革时期他们去八达岭烈士陵园,要经过莲花滩。
我带了充电宝,却忘了带数据线,担心手机坚持不下来,就没用手机记录轨迹。本次出走轨迹是图中粉色线“20180415轨迹”,来自开题人solarfe。
“营地”是个十字岔口,我们从西北过来,一路相陪的溪水和右方(西南)的溪水在这里汇合,往左流向碓臼石村上方的水库。刚过去的早冬时节我到过水库,没发现水库两侧有路,只能遥望水坝附近的栈道,然后原路折返到岔口,然后走向对面——图上没反映出来的谷地。今天在水库库尾发现了小道,因为要补偿西二道河路口到莲花滩的里程,便沿着小道翻过一道小梁,在貌似会所的建筑前循路上梁,再下坡来到“三道岭”。“三道岭”应该是个废村,如今已难觅痕迹,一条机耕道向东南再右转,很显然将通往碓臼石村。
机耕道将使我们远离规划线路,我们也没发现有路能翻越南边的山梁,只能前队边后队,走上向西的小道。出现岔道时,因为规划线路在左侧(南方),我们便选择向左,冀望尽快与规划会合。看见高压线时,规划线路就在其附近,但无论向左还是向前都是坡陡林密,无法靠近,真是咫尺天涯,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向右下行,与规划方向背道而驰。直到穿过一片山楂林,终于回到规划路线。如果之前的岔道走右道,很快就能走上规划路了,也会免掉这一段跟灌木的较劲。不过,钻灌木也是有收获的,出乎意料地见到了正在开放的杜鹃花。
第二次遇见铁丝网之后,沟中上行,不知不觉中又偏离了规划,偏右了,一块不大好爬的岩石和旁边沟底的残冰挡道。但后退几步右边上梁有小道,恰是20150411轨迹,让我们彻底忘却了沟左应有好路。又是一番与灌木的较劲,补偿是有机会祭一祭我新买的折叠锯。
涝滩(图中“庙梁”)废村,又一次失去规划线路,几个岔道感觉都不大好与规划会合,干脆另辟蹊径,沿着羊标高速下沟,路旁似是昔日的耕地。最后遭遇上易下难的断崖,不得已折返再向东上梁,又见铁丝网,没有成型路。我心有不甘,向东北探路大约300米,山脊上一直都有铁丝网,脚下始终不好走,也只能折返与伙伴们回涝洼。还想按规划路线行走,但仍然没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已是时不我待,原路返回是上策。最后经四道岭废村到碓臼石,返回莲花滩。
此行三次遇到铁丝网,图中标注了两处。查看地形图,涝滩东北梁上的铁丝网很可能连着我们第一次遇到的铁丝网。铁丝网附近,常有“长城公社”标记的水泥碑。粗粗网搜了一下,历史上这里未曾有过长城公社。向西山那边有地产潘张夫妇投资的“长城脚下的公社”,乃是标榜当代艺术风格的概念酒店,但与这里隔着一道分水岭,难道是跨(八达岭、井庄)镇圈地?这三处是普通铁丝网,麻地那边竟然还是近些年才见过的带有锋利刀片的铁丝网(故称刀刺网)。铁丝网围起来的是怎样一块地?有什么用途?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