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 第一次开题,设定了五个人,这次我想,就加一个吧。结果只有一个人报名,还是被栀子花诱惑去的。好没有面子呀,深深伤害了我。但是,我没有放弃,一定要站好这班岗,那就去准备呀,最好的准备是学习,于是打开电脑,为课题做准备了。
九点集合,雨就下个不停,一路感受烟雨靳江河,钟鼓桐溪寺。一边向徒友介绍我在网上看到的那些东西。
下面就是我花十几分钟学习到的满腹经伦,有意者可看看吧。
靳江河发源于湖南省宁乡市白鹤山寨子冲,自西向东流经宁乡花明楼镇、大屯营镇、道林镇等地,经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长沙市岳麓区含浦镇、坪塘镇,然后于长沙岳麓区的柏家洲村附近汇入湘江。全长度87.5 公里,流域面积781平方公里。
其航道滩险有碍 11 处,牛车盘至双江口河道弯曲,河宽35米,最大洪水期可驶入小木船 。从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龟头市至岳麓区许家洲 42 公里,河床宽 80 米,航道宽 5 米,每年可通航 4~6 个月,洪水期可航行 6~20 吨机帆船 。从含浦镇九江庙至颜家桥,由于河道裁弯取直,河床没有挖至航道深度,所以一般中水及枯水期通航困难 。
桐溪寺始建于公元791年(贞元7年) 。据《五灯会元》 卷五记载, 属禅宗青原系下二世。振郎禅师五十来岁进了古长沙城,法眼最终锁定伏龙山。山后桐林茂密、山前流水潺潺、山青水秀、鸟鸣谷应、环境清幽而雅致,是不可多得的修行宝地。振郎禅师身先士卒,率众搬基石、伐木材、一砖―瓦磊筑起桐溪寺的前身兴国寺,堪称唐代名刹。
因唐武宗会昌法难,寺毁。然而,祖师们对桐溪寺的感情依然牢固不破,恢复桐溪寺重振宗风的愿力有增无减。一直到宋代,机缘才得以成熟,寺得以复建,重现当年瑞光,更名为伏龙庵。
明末,寺又毁于战火。时至清代,天岩应适这位大德禅师,为光大禅门接引之法,"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慈悲济世,使沉寂的十方信众又信心大增,募缘颇丰。应适禅师亲自领众收拾废墟,重建寺院,重塑佛像金身,且正式将寺名更名叫桐溪寺。终于使本寺名副其实与伏龙山神妙的人文地理景观相辉映。清同治十三年,曾国藩迁葬于寺后,并建大型石墓。文正公的到来,为桐溪寺的文化底蕴带来了莫大助缘。
下午二点达到湘江西岸,看湘江北去,豪情上涌,口占一首;
烟雨靳江河,
钟鼓桐溪寺。
何当曾文正,
高举屠龙刀。
【附录】
若有人问我何时再开题,我会悄悄告诉他。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痛。伤疤愈合便是佳音到来之时,静候吧